異地高考,堪比一場曠日持久的博弈。高教資源的不均、戶籍制度的牽絆、生源利益的難調,讓這項關乎眾多考生的政策,遲遲難以落地。如今,31個省(區市)年底前出台具體政策的倒計時已然開啟。截至目前,黑龍江率先明確異地高考門檻,江西、雲南、浙江等10余個省市均表態將於年底出台方案。
盡管表態頻頻,但在落實層面我們卻看到了不同的生態:北上廣的舉步維艱,高分省的內外有別,中等省份的試點突破,邊遠地區的敢為人先——不同生態折射的是政策環境、教育傳統的截然不同,異地高考的全面鋪開不能一盤棋、一刀切﹔不管是率先突破,還是原地徘徊,他們所經歷的都是可貴的印記。而異地高考,也將堅定地走下去。
——編者
“先行者”福建
高職單招首嘗異地高考 完整配套方案尚在醞釀
人民網記者 趙鵬
在異地高考的大方向上,福建早有“准譜”。
今年5月28日,福建省教育部門正式發布消息:從2014年起,凡在福建高中有三年完整學習經歷的非戶籍考生,都將可在福建就地報名參加普通高考,允許參加本科、專科層次錄取,並與福建考生享受同等的錄取政策。
“異地高考是關乎整個小、初、高三個階段現行教育體制變革的一系列舉措,而絕不僅僅是放開身份認可這一簡單之事。”福建省教育工委宣傳部部長葉揚說,“目前,福建省異地升學考試的具體實施方案還在醞釀中,省級這塊政策年底前會出台,具體到各地可能要到明年,才會有完整配套方案出台。”
據了解,所謂完整配套方案,還將包括對全省各地中小學現有優質資源如何圍繞異地高考的總政策進行有序、合理放開。目前,泉州已全部放開,福州、廈門還在部分放開中。“最終的方案,將肯定是一個既治標也治本、綜合各方面情況的方案。”
應該說,福建對於異地高考的探索,在全國范圍都算“先行”。
2011年,福建省高招政策開始“悄悄變化”——首次允許省內戶籍的考生可以在學籍地和戶籍地中任選一地參加高考。當然,這項“跨地借考”也有相應條件。當年3月14日,福建省高招辦作出《關於做好2011年普通高考考生跨縣(市、區)借考工作的通知》,其中要求一是考生具有借考地二年以上(含二年)高級中等教育學校學籍﹔二是考生父親或母親持有借考地的房產証或暫住証﹔三是考生父親或母親近兩年在借考地有納稅或繳交社保的記錄。
而在這一年的高考大軍中,有一支342人的特殊高考生群體享受到這一政策,可在就學地參加高考。“這還是叫借考,從2012年起,這些想跨地的考生還可直接就在異地報名申請、異地參加高考,也不用再回原籍報名申請了。”時任福建省高招辦主任林其天說。
2012年,福建又“首吃螃蟹”。1月4日,福建教育部門出台《關於做好2012年高等職業教育面向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單獨招生考試工作的通知》,首次將“在我省完成三年全日制中等職業教育、具有我省中職學校學籍並獲得職業資格証書和中職畢業証書、法定監護人近三年在我省連續繳交社會保險、戶籍不在我省的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納入招生范圍。4月底,福建省招委會又進一步放寬報名條件,對外省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凡在福建省中職學校有一年及以上學習經歷的應、往屆畢業生均可報考“高職單招”。
在官方的探索之外,民間版本的異地高考也在進行中。在福建外來務工人員最密集的晉江,一位叫溫玉澤的重慶籍外來工,創建了一所從小學到高中學制的荊山學校。自2009年以來,荊山學校開始嘗試“曲線致變”。按照老溫的辦法,就是把在這所學校裡的外省籍學生學籍寄挂在外省學校。按照各省不同的教材情況,專門開設渝、川、徽、湘、鄂、貴、豫共7個外地高中班。教材各用各的,老師自然也是從各地請來的,還分文理。畢業會考可放在福建,但最終高考時,仍需各自回原籍參加。
這顯然與目前福建省所規定的“凡在福建高中有三年完整學習經歷的非戶籍考生”有所出入。而這一細節的沖突,也恰恰體現了實施異地高考,必然導致牽一發而動全身的難處。據悉,荊山學校為對接新政策,正在抓緊時間為186名外省籍高中生重新辦理學籍變更。
與此同時,利益的矛盾與糾結,也在所難免。福建本身是優質教育資源相對匱乏的省份,高考又是自命考題。“放開異地高考政策后,不得不考慮的就是有可能出現的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對本省初、高中本已並不寬鬆資源的沖擊問題。所以現在壓力最大的正是初、高中這一塊。”福建省教育考試院研究與宣傳處副處長劉輝雄表示,目前省教育部門正在抓緊醞釀細則。
他建議,國家通過中央財政專項經費加大對福建省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義務教育的支持力度,並適當增加優質高校在福建的招生計劃,以抵沖外省隨遷子女在福建省參加高考所擠佔的本科招生計劃指標。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