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
|
【字号 大 中 小】 | 打印 | 留言 | 论坛 | 网摘 | 手机点评 | 纠错 |
没有煽情、没有调侃,只有温情的叮嘱。昨天,清华大学4000多名研究生在校体育馆上了“最后一课”,校长陈吉宁的临行叮嘱聚焦于两个字——良知,他嘱咐学生要坚守良知,拒绝做“高知坏人”。(7月17日《北京日报》)
此前,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的一个观点引起了舆论的关注:“我们的一些大学,包括北京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老到,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人一旦掌握权力,比一般的贪官污吏危害更大。”现在,陈吉宁先生又对大学生提出了“学生要坚守良知,拒绝做‘高知坏人’”的劝诫,两者结合,让我们看到了什么?
无论是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批判,还是拒绝做“高知坏人”的期待,在笔者看来,一方面体现了大学人的忧虑和不安,另一方面则是对未来的精英群体提出了要求,归纳到一点,就是希望精英群体有担当和坚守,更要有底线思维而不能随波逐流,不能为了自身利益的追逐而放弃了责任和勇气。
这样的忧虑显然不是没有道理,正如陈吉宁所说,从社会转型、竞争压力到功利思想,从食品安全、环境污染、腐化堕落到金融危机……很多问题一再触碰社会良知的底线,不断拷问着人们的心灵。坚守良知,将是你们走上社会面临的第一个考验,也是终身的考验。换句话说,陈吉宁把坚守良知当作了对精英群体的底线要求,而“带回来的不只是出色的业绩,更有坚守良知的故事”的观点,更是表明了一种情怀和希冀。
早在 100 多年前,梁启超便抨击中国人只有私德而不讲公德,他提出“新民”也主要是革新国民的道德,培育公德意识。然而直至今天,这种状况仍没有多大的改变。大多数人仍只讲小圈子的道德——遵守家庭的、朋友的、单位的、熟人的道德规范,而一旦脱离开这个血缘的或类血缘的环境,到了陌生的公共环境中,就往往对那些应该共同遵守的东西视若无睹,甚至故意破坏那些明文规定的守则。这种现象在公共场所里已经司空见惯,正因为如此,精英群体不仅要避免成为“高知坏人”,而且要学会用规则意识和底线思维拒绝自己不知不觉间成为“高知坏人”。(舒锋 )
(来源:郑州晚报)
新闻排行 | 重点推荐 |
视频新闻 | 更多>>> |
|
重点推荐 |
高考资讯 备考辅导 院校报考 互动交流 |
高考最新动态高考视点高考政策各地动态新闻人物家长必读 高考大纲语文数学外语物化生历地政文综理综作文作文素材库满分优秀作文 高校招办访谈招生动态高校信息库院校信息专业动态模拟填报系统志愿填报技巧 在线做题估分高考论坛高考博客圈讨论区考试经验交流试卷上传试卷下载许愿送祝福 |
欢迎教育机构、媒体、高校、出版单位联系合作! 电话:65367973 信箱:jypd@people.cn |
呼叫热线 4008-100-300 服务邮箱 kf@people.cn
人民日报社概况 | 关于人民网 | 考生服务 | 招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供稿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 呼叫中心 | ENGLISH
京ICP证000006号 | 京公网安备110000000008号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65)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13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