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
|
【字号 大 中 小】 | 打印 | 留言 | 论坛 | 网摘 | 手机点评 | 纠错 |
出土石钺之一。资料图片
石钺上的文字(正面)。资料图片
石钺上的文字(反面)。资料图片
史学界普遍认同中国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距今3600多年,而平湖庄桥坟遗址考古成果表明大约在距今5000年前,良渚先民就开始使用文字。这些刻画符号将中国的文字史向前推了1000多年。
本报杭州7月8日电(通讯员朱海洋 记者陆健)记者从浙江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浙江平湖庄桥坟遗址考古有重大发现,在出土的器物上发现大量刻画符号和部分原始文字,经有关专家论证是迄今为止在我国发现的最早的原始文字。这表明大约在距今5000年前,良渚先民就开始使用文字,在那时华夏民族已进入文明时代。
7月6日,来自全国的古文字研究专家们齐聚平湖,现场对这些符号进行论证。专家们认为庄桥坟遗址出土的确为良渚原始文字,是迄今为止在我国发现的最早的原始文字。国家文物局考古专家组成员、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张忠培表示,庄桥坟遗址所有出土文物是真实而有科学依据的。
庄桥坟遗址位于平湖市林埭镇群丰村,是一处大型的良渚文化遗址。2003年至2006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平湖市博物馆联合对该遗址进行了两期发掘,遗址中共有240余件器物发现了刻画符号,这些文字曾引起业界强烈关注。
随着对出土的陶器与石器进行整理,庄桥坟遗址考古领队、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徐新民等人发现了几个排列成序的符号。徐新民称,侧转石钺,就能看到其表面有极浅的划痕,这些划痕比较集中,并非杂乱无章,有些符号单个存在,笔画较多,显得较为复杂,还有几个组成一组,笔画相对简单。随后,考古专家在其他的石钺上也发现了类似的刻画符号。
徐新民根据刻画的痕迹在纸上描下了这些符号,就看得很清楚,那些单个的符号很像一件件事物,比如旗帜、鱼虫等,还有连接在一起的6个符号较简单,每个符号的笔画不超过5笔,有两个像现在的“人”字。
整理还发现在陶器上的刻画符号大多在烧前形成,石器上的刻画符号与陶器上的多有相似之处,其中两件残石钺的两面均发现了良渚文化的原始文字。通过研究,徐新民等认为这是一种原始文字,且是较为成熟且初具系统的文字,该发现对研究良渚文化的文明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为何会有如此判断呢?徐新民表示,如果是普通划痕的话,一般整个石钺表面都会出现,而不会就集中在某个区域,另外,普通划痕不会如此规整。“最主要的是,这连在一起的6个符号,其中有3个是相同的,这明显是表达某种意思的一句话。”徐新民说,这些古老的文字,正如甲骨文一样,是象形文字,不是会意文字。
据介绍,出土的两件石钺上的原始文字除正面的6个字笔痕较浅,风格略有不同外,其余字刻的方法基本一致,说明其刻字方式和笔顺较为规范。国家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专家、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李伯谦欣喜地说,这些原始文字不像其他单体刻画符号那样孤立地出现,而是可以成组连字成句。
史学界普遍认同中国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距今3600多年,而庄桥坟遗址距今5000多年,这些刻画符号将中国的文字史向前推了1000多年。庄桥坟遗址的研究表明,当时的先民已达到了一定的文明程度,需要用某种方式来交流沟通,就会出现这类刻画符号。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主任刘钊等专家表示,该发现对研究中华文明的进程具有极为重要的学术意义,对研究中华文明进程中的社会结构形态和模式有着相当重要的价值。
(来源:光明日报)
![]() |
||
![]() |
![]() ![]() ![]() ![]() ![]() |
![]() |
新闻排行 | 重点推荐 |
12013各地高校在北京录取分数线 2清华北大公布小语种分数线 32013全国各地高校分省录取分数线汇总 4北京高招录取周六开始 网传录取线不靠谱 52013北京大学分省录取分数线 6上海北大清华分数线出炉 理北大522清华5… 72013年全国各地高考文科录取线排行前十位 8石家庄中考成绩及各校录取分数线7月3日下午… 92013各地高校在山东省的录取分数线 102013年全国各地高考理科录取线排行后十位 |
视频新闻 | 更多>>> |
|
重点推荐 |
![]() |
高考资讯 备考辅导 院校报考 互动交流 |
高考最新动态高考视点高考政策各地动态新闻人物家长必读 高考大纲语文数学外语物化生历地政文综理综作文作文素材库满分优秀作文 高校招办访谈招生动态高校信息库院校信息专业动态模拟填报系统志愿填报技巧 在线做题估分高考论坛高考博客圈讨论区考试经验交流试卷上传试卷下载许愿送祝福 |
![]() |
欢迎教育机构、媒体、高校、出版单位联系合作! 电话:65367973 信箱:jypd@people.cn |
呼叫热线 4008-100-300 服务邮箱 kf@people.cn
人民日报社概况 | 关于人民网 | 考生服务 | 招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供稿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 呼叫中心 | ENGLISH
京ICP证000006号 | 京公网安备110000000008号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65)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13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