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
|
【字号 大 中 小】 | 打印 | 留言 | 论坛 | 网摘 | 手机点评 | 纠错 |
尽管简晓在北京已整整7年, “对这座城市产生了感情”,但在数次权衡之后,他还是做出了回到家乡工作的决定。简晓是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的研究生。今年全国有699万名应届毕业生,严峻的就业形势使2013年被冠以“史上最难就业季”之称。许多毕业生面对强大的就业、生活压力不愿与一线城市“死磕”,而选择了回二三线城市就业。《新京报》的统计数据显示,七成受访学生表示择业不以“北上广”为就业地点必选, 而人人网的数据则显示不足三成应届毕业生愿意选择“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作为工作地点。
张媛是北京林业大学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整个夏天,她“很难找到能解决北京户口的工作”,最终回到老家贵阳。该校的校报文章显示,2009年,该校超七成学生期望能留在北京,而到了2011年和2012年,愿意留京的受访学生比例降到了50%左右。
唐强2010年考入清华大学读研,“当时就希望在一所名牌大学读研,然后能回到成都选择一份理想的工作”。今年年初,他就确定了去成都的工作岗位。唐强从来没有想过在北京扎根,“父母不在身边,生活压力又大,坐公交、地铁全都是人”,他无法接受这样的生活方式,学有所成后回到家乡是他一直的规划。他所在的班级,过半的同学选择了离开北京。
此前,《新京报》曾对2013年高校毕业生进行过就业调查,在307份有效问卷中,尽管择业时“地域因素”仍占有较高的比例,但与此同时,也仅有近三成受访学生表示必须在“北上广”找工作,七成受访学生表示择业不以“北上广”为必选。
由全国各地大学生构成主要用户群的社交网站人人网,也做了一份《2013届应届毕业生求职意向调研报告》。报告显示,22.7%的应届生愿意选择“北上广深”作为工作地点,无论是北京外地生源还是“双外生”,对北京的热衷程度均降到了历史新低。据清华大学就业中心公布的数据,该校去年在北京以外地区就业的毕业生人数占毕业总人数的46.8%,留京人数更是达到了10年来的最低水平。
“大家面对就业问题越来越现实”,简晓告诉记者,他所在的专业中,8位男生留在北京的仅仅两人。简晓曾和同样回到家乡的同学有过交流,大多数人都认为“以为进入一所高等学府读研会改变生活状况,可事实并非如此,既然这样,不如回家乡找一份安稳的工作”。与此同时,“有同学即便有留在北京的机会,也选择了回到家乡”。
中国就业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副教授葛玉好称,近年来,“逃离北上广”已经越来越被学生理性认识。二三线城市经济发展迅速,“北上广”自身的薪金等优势逐渐弱化。唐强认同这一观点,“家乡现在的发展越来越不错,回到成都也能找到一份有发展前景的工作,何必要和北京死磕呢?”(实习生陈俊宇)
(来源:工人日报)
相关专题 |
· 职场频道_教育频道_人民网 |
![]() |
||
![]() |
![]() ![]() ![]() ![]() ![]() |
![]() |
新闻排行 | 重点推荐 |
视频新闻 | 更多>>> |
|
重点推荐 |
![]() |
高考资讯 备考辅导 院校报考 互动交流 |
高考最新动态高考视点高考政策各地动态新闻人物家长必读 高考大纲语文数学外语物化生历地政文综理综作文作文素材库满分优秀作文 高校招办访谈招生动态高校信息库院校信息专业动态模拟填报系统志愿填报技巧 在线做题估分高考论坛高考博客圈讨论区考试经验交流试卷上传试卷下载许愿送祝福 |
![]() |
欢迎教育机构、媒体、高校、出版单位联系合作! 电话:65367973 信箱:jypd@people.cn |
呼叫热线 4008-100-300 服务邮箱 kf@people.cn
人民日报社概况 | 关于人民网 | 考生服务 | 招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供稿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 呼叫中心 | ENGLISH
京ICP证000006号 | 京公网安备110000000008号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65)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13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