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频道 在线提问 志愿答疑 大学排行榜
高考地方站  自命题       统一命题港澳台
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聚焦青岛外籍学生:进不了名校 就回国上大学

2013年06月17日10:03  来源:半岛都市报
 【字号 打印 留言 论坛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聚焦外籍学生:进不了名校 就回国上大学(图)

青岛“小留学生”分布现状

中国高考堪称全世界规模最大的升学考试,2013年青岛的中高考中,都出现了外籍考生的身影。这些洋学生如何在异国他乡开展求学路?又想通过中国学习经历获得什么?把目光聚焦在这些中国考场上的特殊参与者,将能让人们以新的视角审视高考。

回国考大学其实不轻松

今年高考中,本报报道的青岛17中韩国籍学生崔元钟引来很多人关注,崔元钟参加中国高考并不是要上中国大学,而是希望借助含金量高的中国高考成绩申请韩国知名大学。同样是在17中,崔元钟的韩国师弟目前读高二的郑雨泽,明年将主动放弃中国高考,返回韩国考大学。

小学在李沧区实验小学、初中在青岛63中,当年中考时 ,郑雨泽成绩位于级部前10名,有可能拿到青岛二中的指标生名额,但是因为妈妈不赞成他到青岛二中,所以就放弃了。“在青岛二中读书要求学生住宿,妈妈担心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我和中国同学住在一起交流会有障碍。”于是,郑雨泽填报了青岛58中,结果因为跟录取线差七八分没考上,最后到了17中上高中。

郑雨泽并没有因为外国人的身份而放松学习,从高一开始,他就有意识地给自己制定学习计划。令众多高考生头疼的数学考试,在郑雨泽看来相对简单,“韩国高中的数学学得知识深度跟中国大学的高数差不多,因此我觉得中国数学挺容易。”数学满分150分的试卷,郑雨泽的成绩一直保持在130到140分之间,有时还超过140分,再加上英语成绩名列前茅,郑雨泽参加中国高考的胜算其实很大。

而郑雨泽的姐姐是在韩国读了两年的小学后才到青岛,从小学3年级一直上到高二,高二会考结束后,返回韩国上辅导班,恶补本国课程,后来考上了韩国一所大学。有了姐姐这段经历,郑雨泽决定走同样的路。

由于从小到大都在中国长大,崔元钟和郑雨泽都没有多少韩国朋友,作为师兄弟的两人交流频繁,崔元钟表示,韩国高考也很累,考生、家长以及社会的紧张程度丝毫不逊于中国,即便回国高考也不见得轻松,因此郑雨泽回韩国考大学并不是逃避压力。

在韩国考生当中有一种说法,“如果你想每天睡4个小时,就别想上大学。”郑雨泽曾跟着姐姐去参加韩国高考辅导班,那个假期他每天都是早上9点起床,晚上10点回家,一天学八九个小时,晚上回到家还要继续背单词。据郑雨泽介绍,韩国对于在国外学习满3年或者12年的学生有优惠政策,他可以作为优惠生考取韩国的大学,因此中国学习经历对他还是有帮助的。

留下来想了解中国文化

也有个别外国学生,在参加完中国高考后,选择在中国大学读书,如今在青岛大学外语学院读本科的韩国学生李镇昊就是其中之一。

李镇昊在韩国小学毕业后来到了青岛,在青岛上了初中和高中,最后又在青岛上了大学。

“韩国学制跟中国基本相同:小学6年级,初中3年级,高中3年级。”李镇昊介绍,韩国小学主要有国语(韩国语)、数学、社会、道德、体育、音乐、美术、英语八门课程,每天有四到六节课,基本上从九点开始上课,每一节课40分钟,作息时间10分钟,而中国中考压力明显要大于韩国,初中学习比较紧张。

谈到高中教育,李镇昊觉得中国和韩国“几乎相同,没有什么两样”。都有高考,都分文科和理科,学生们为了上名校都要非常努力,睡也睡不好,他还认为在学习压力上韩国学生似乎要忍受更大的痛苦,“韩国是一个地小人多的国家,可能是因为就业机会比较少,很多年轻人不好找工作,所以父母强制要求孩子努力学习将来争取那些比较少的好岗位。”

在中国接受教育时,李镇昊了解了不少中国文化,也认识了许多中国朋友,学习到了他们的思考方式,“这是我在中国接受教育期间最大的收获。”他告诉记者,“我感觉中国学生很和蔼可亲,对待别人又善良又亲切;另一方面,中国学生好奇心很强,常问我许多关于韩国的一些问题,让我用韩语翻译他们的名字。”

李镇昊表示,他和他的韩国朋友在中国学习的主要目的是学好汉语和中国文化,“一个人在外国学习本地人的生活和思考方式是一份非常宝贵的经验。虽然也有部分同学更愿意考好试得到优秀的成绩,但包括我在内的更多留学生 ,更加注重于汉语和中国文化的学习和理解。”

回国上学再“回来”找工作

今年高考前,有媒体报道一名非京籍高中生本来无法在北京高考,但他即将加入美国国籍,之后不但可以参加“美国高考”,还可以凭外国侨民的身份参加北京高考,并享受10分的加分政策。尽管北京市教委对此辟谣称,外国侨民不享高考加分政策,但此事中国人关注的焦点是“跨国高考移民”所带来的对高考公平性的巨大破坏。

而从另一个角度看,之所以有人要花巨款为子女办理外国护照 、以留学生身份申请入读国内高校,还是因为留学生在中国入学门槛要低于普通中国人。

根据青岛教育部门统计,在青岛中小学就读的洋学生已经突破5000人,其中2000多人在岛城的一些国际学校就读,其他3000多人在全市50多所普通中小学随班就读。洋学生中,韩国留学生占到70%左右,而这些洋学生,一般都是因为父母在青岛长期工作或定居才选择在青上学。

这些在中国求学的外国留学生,其实并不用去挤高考独木桥,比如李镇昊就是凭着高中成绩单和汉语水平测试六级证书被青岛大学录取,并没有参加中国高考。一般来说,想要上中国大学,外国学生可以参加特别针对留学生的升学考试,青岛2中今年就有3名韩国学生在5月份被清华大学录取,而此前2中几乎每年都有留学生凭借外国国籍,通过单独考试,考上北大清华,但除了这些中国顶尖名校,2中国际部的留学生一般选择是回国上大学。

而在记者采访中,一名外国学生指出中国从小学到高中都是一种应试的学习状态,学生自主发展空间很小,甚至直言中国大学文凭含金量过低,回本国上大学之后再回中国工作肯定很好找工作,而假如在中国上大学毕业后找工作,会让自己无形中降低竞争力。

高校留学生门槛过低

“中国对留学生设定的门槛,远远低于对国内学生设定的门槛 ,可统计发现,来华留学生百分之七八十是读语言的,还有一些是短期进修班的,再有就是读学历、专科层次的,只有很少一部分是读学位的。中国现在的留学生教育,在一定程度上面临着"抓进篮子就是菜"的困窘,但如果提高留学生门槛,我们将面临留学生减少的尴尬。”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与内地高校扩招教育部门想怎样扩就怎样扩不同,增加留学生规模,主动权是掌握在留学生一方的,中国教育质量如何、教育回报如何,这是留学生在选择留学时必须考虑的,而我国教育在国际教育竞争中并无优势。

“中国现在越来越多的优秀学生放弃国内好大学去留学,很大程度上就是出于对国内大学教育的失望。吸引这些留学生留下,绝非靠加大宣传、招生力度、增加奖学金就可达到,必须对我国高等教育体制进行根本改革。这就要推进与国际高等教育竞争接轨的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扩大办学自主权,尊重受教育者的权利,增强教育回报率,充分融入国际高等教育竞争。”熊丙奇表示,与中国学生相比,这些接受了中国教育的外国学生无疑是幸福的,毕竟他们能够选择是否接受中国教育,“中国每个教育者应该问问自己:假如中国学生自己能选择,他们有多少能选择中国的教育?”

记者 单俊楠 实习生 王彩云

(责编:袁勃、熊旭)
相关专题
· 留学频道_教育频道_人民网_最权威的留学信息
· 高考频道_教育频道_人民网_权威全面报道高考
  新闻排行   重点推荐  
1吉林榆树高考乱象:作弊器缝进卫生巾带入考场
2明星高考分数曝光 李冰冰语文27 汤唯高考…
32013年江苏省高考数学试卷及答案公布
4老百姓点评2013年高考全国各地作文题目
52013年江苏省英语高考试卷及答案公布
62013年高考数学试题及答案(新课标Ⅰ理科…
7官方证实湖北钟祥两名高考监考老师被打
82013年高考山东卷基本能力测试试题及答案
92013年高考河南省试题及答案
10组图:状元出身七大美女主播
  视频新闻 更多>>>
名师连中国预测2013年高考作文
东北大学招办负责人解读2013年招生
专家解读2013年高考志愿填报技巧
西南交通大学招办负责人解读2013年招生
  重点推荐  
·浙江大学1个寝室4名女生皆同月同日生
·湖北枝江农村独生女高考可加10分
·清华北大等名校山东减招 录取阶段有扩招可能
·高考状元职场表现低于预期 6成本科毕业后出国
·高考生咨询志愿填报看重就业面 医科渐受青睐
·网友呼吁有关机构对学生填报专业进行指导
·进校凭成绩 哈佛大学无“艺术特招”
·古代高考落榜生人才多 李时珍三次落榜
·19岁男孩两次复读失败 高考后跳楼自杀
·辽宁2013高考一本分数线预测:理533文548
高考资讯
备考辅导
院校报考
互动交流
高考最新动态高考视点高考政策各地动态新闻人物家长必读
高考大纲语文数学外语文综理综作文作文素材库满分优秀作文
高校招办访谈招生动态高校信息库院校信息专业动态模拟填报系统志愿填报技巧
在线做题估分高考论坛高考博客圈讨论区考试经验交流试卷上传试卷下载许愿送祝福
新东方在线高考天利考试信息网天星教育网中学学科网高考资源网冠华作文网北教恒谦教育网光华鼎力教育学易网
中国教育出版网北京四中网校清华附中网校中国高考招生网江苏招生考试网高考网考试吧精品学习网高校招生杂志
中国教育招生网新浪高考搜狐高考腾讯高考中国教育在线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广网教育中青在线光明网教育中国经济网全品高考网计桥高考志愿网中国招生考试网高考学习网学优高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