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
|
【字号 大 中 小】 | 打印 | 留言 | 论坛 | 网摘 | 手机点评 | 纠错 |
昨天是父亲节,相比情人节、儿童节和母亲节的喧嚣,父亲节有些不温不火。淘宝网数据显示,最近一个月平均每天仅有800多人次搜索“父亲”相关的礼物,平均1000个中国爸爸仅有一份礼物,这个“待遇”还不如母亲的1/8、情侣的1/20和子女的1/30,有媒体说中国父亲遭遇“最尴尬父亲节”。
中国父亲大多性格内敛,对子女讲究无偿奉献,因而对父亲节遇冷、少收到礼物,恐怕也只是一笑而过,大度的父亲们不会与孩子计较。再说了现在的节日更多的像是商业的炒作,表面上看很热闹,实际上节日文化相当贫乏。因而从另外一个角度看,父亲节的“尴尬”至少表明它还没有被异化,这何尝不是一件好事呢?
不过在父亲节之际,不妨重新审视一下,当今的社会究竟需要一个什么样的父亲角色?
梳理父亲的角色变迁可以看出,在不同时代,父亲承担了不同的社会角色。传统农业社会,“男耕女织”、“男主外、女主内”,这种社会分工下,“严父慈母”构成了父亲和母亲不同的角色定位。而“严父”背后则是父权为重的时代写照,父亲一言九鼎,甚至可以为孩子“设计”未来。然而随着女性社会地位越来越高,父亲的角色权威受到了挑战,这之后,父亲和母亲一样,社会化为家庭中的一员,夫妻之间、父子之间越来越趋向平等,父亲要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那个在家庭中“包办一切”的父亲角色已然被打破。
其实,越来越市场化、越来越职业化的今天,父亲的角色必然面临重新界定。就家庭来说,传统的父亲角色还须继续维系,这是任何时代不变的主题。但从社会学意义上来说,父亲的角色应该是亲情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承担着让孩子成为一个完整意义上的自主性个体和正常社会人的重任。
值得警惕的是,当下社会越来越多的“拼爹”现实,让曾经那个可以包办孩子一切的父亲角色又部分地重新回归。一批批“火箭提拔”的年轻“官二代”背后,大多有着一个“影子”官员老爸;从孩子上幼儿园起,一直到升学、就业、破格提拔,“拼爹”无处不在……这种父权为重角色的“回归”不能不说是社会的倒退。
“觉醒的父母,完全应该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孩子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当下社会需要什么样的父亲角色,鲁迅在上个世纪就为我们作出了回答。(李 龙)
![]() |
||
![]() |
![]() ![]() ![]() ![]() ![]() |
![]() |
新闻排行 | 重点推荐 |
视频新闻 | 更多>>> |
|
重点推荐 |
![]() |
高考资讯 备考辅导 院校报考 互动交流 |
高考最新动态高考视点高考政策各地动态新闻人物家长必读 高考大纲语文数学外语物化生历地政文综理综作文作文素材库满分优秀作文 高校招办访谈招生动态高校信息库院校信息专业动态模拟填报系统志愿填报技巧 在线做题估分高考论坛高考博客圈讨论区考试经验交流试卷上传试卷下载许愿送祝福 |
![]() |
欢迎教育机构、媒体、高校、出版单位联系合作! 电话:65367973 信箱:jypd@people.cn |
呼叫热线 4008-100-300 服务邮箱 kf@people.cn
人民日报社概况 | 关于人民网 | 考生服务 | 招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供稿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 呼叫中心 | ENGLISH
京ICP证000006号 | 京公网安备110000000008号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65)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13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