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
|
【字号 大 中 小】 | 打印 | 留言 | 论坛 | 网摘 | 手机点评 | 纠错 |
注重考查思辨能力 使“套用”“抄袭”无处遁形
提到高考作文,网上流传着这样的“箴言”:“名言荟萃、古人开会、反复唠叨、高分绝对”。其实,这个“秘籍”说的是这些年一直被人们诟病的“宿构作文”、“模板作文”。学生们因为积累材料有限,视野不够宽广,而在写作时,套用固定的模板,使用固定的材料。
除了高分“16字箴言”,“一些学生会固定地在开头使用四五个反问句或名言,然后再举古人或名人的例子,俨然是一套‘武林秘籍’!”湖北省语文特级教师胡道明说。
不过,令胡道明感到欣慰的是“今年的作文题让学生不能虚化了,也不能宿构了”。她说,湖北省的作文题就在引导学生进行思辨能力的培养,“这种能力确实是学生现在最为缺乏的”。
温儒敏教授也认为,今年的一些高考作文题让学生在写作的时候“既要联系现实,又要有些想象力和科学思维。这样那些读书多、知识面宽、思维活跃的学生会发挥得好,而死读书的学生就会觉得难了”。
虽然有不少人认为今年北京高考试卷的作文题容易让考生“发懵”,甚至有网上调查表示六成多的网友认为北京作文最“奇葩”,但是温儒敏认为,这是今年出得最好的考题。
北京的考题也是材料题。
它提供的材料是科学家与文学家的对话,谈到假如爱迪生来21世纪生活一星期,看到手机会有什么反应。科学家想象手机丰富的功能一定会让这个大发明家感到新奇,而文学家想到手机的广泛使用影响到人们的交往方式、思想情感和观念意识,这或许是爱迪生意想不到的。由此引发什么想法和思考,要求考生自命题写作。
“北京的考题能够考查出学生实际的语文素养及写作水平,具有较高的效度。”温儒敏说,“这种题是很难套题的,写的好就可能很好,不好就是不好,会拉开分数距离,方便分级评分,也就有较高的信度。”
可能是真的想扭转高考作文模板化写作较为严重的局面,今年多个省份的作文题目偏于哲理。比如上海卷围绕这样一句话让考生去写:“生活中,大家往往努力做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但世界上似乎还有更重要的事。”安徽卷引用萧伯纳的话:“有的人看到已经发生的事情,问:‘为什么会这样?’我却梦想一些从未发生的事情,然后追问:‘为什么不能这样?’”四川卷要求以“过一个平衡的生活”为话题,展开写作……
这些题表面上看起来简单,实际上需要一些辩证思维,难度不小,也有利于拉开分差。对于那些平时读书少、做题多、却不善于思考的考生来说,要能自立题目,开展论述,又有些逻辑性,并不容易。
“这些题偏重考查理性思维能力,值得鼓励,以往高考作文中常常见到的那种‘文艺腔’,这里恐怕派不上用场了。”温儒敏说,但那些哲人的话可能是在某种语境中提出的,现在单独提出来,容易模糊,让很多考生不知所云,往往就会“跑题”。出题还是要考虑大多数考生的接受能力,切忌设有圈套陷阱。好的题目是让大多数考生都能发挥,就看发挥得如何了,那种在审题时就让众多考生损兵折将的题目,不见得是好的题目。
太简单或太模糊 有些题让考生“雾里看花”
不过,不少专家和一线教师也表示,今年仍然有些作文题出得不太好,“有的过于简单”,有的“太过模糊,让人费解”。
今年天津的作文题是这样的:
中国自古有“学而知之”的说法,这里的“学”,通常被理解为从师学习。韩愈就说过:“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获取知识、掌握技能或懂得道理的途径日趋多元。请结合你的心得和体验,在“___而知之”中的横线处填入一字,构成题目,写一篇文章。
“这道题在所给的材料中就有关于现代人获取知识、掌握技能途径的多元性的提示,应当说指向性非常明显。”温儒敏说,但也限制了考生思维,容易套用已经准备好的素材,进行“宿构作文”。
“这是过于简单的。”温儒敏说。
也有模糊的。
比如,福建省的考题。
福建卷提供这样一首诗:我仰望着夜空,感到一阵惊恐;如果地球失去引力,我就会变成流星,无依无附在天宇飘行。哦,不能!为了拒绝这种“自由”,我愿变成一段树根,深深地扎进地层。
试题要求学生以自己的感悟写一篇议论文或记叙文。
“这样的题会让考生无所依凭,只能胡思乱想没话找话。”王丽说。
不少专家认为,面对这个考题,多数考生可能都是围绕“自由”与“现实”,或者如何“扎实学习”等去写,容易被套题,彼此雷同。
试题出的比较模糊就会让学生摸不着头脑,不知道该怎么做。“作文题的大忌是令人费解。”温儒敏说。
今年的湖北试卷给出的是这样的材料:
你注意到了吗?装鲜牛奶的容器一般是方盒子,装矿泉水的容器一般是圆瓶子,而装酒的圆瓶子一般又装进方盒子里,方圆之间,各得其妙,正如古诗所云:“方圆虽异器,功用信俱呈。”人生也是如此,所谓:“上善若水任方圆。” 要求考生根据此材料,题目自拟写作文。
温儒敏指出,这道题所说的牛奶、矿泉水的“方圆”,实在有点牵强,而且引述“上善若水任方圆”,又是很深奥的哲理,对中学生来说是否太难了?
其实,作文试题的好与坏并没有一个绝对统一的衡量标准,不过对于考生来说,面对考题时的解决途径归根结底只有一个:那就是用给你的新材料来印证你所熟悉和生活的世界,同时去思考人生、抒发情怀,并且正确地表达观点。
这一切的功夫都不是在考场迸发的,它靠的是十几年的日积月累。(记者 樊未晨 李洁言)
(来源:中国青年报)
![]() |
![]() |
||
![]() |
![]() ![]() ![]() ![]() ![]() |
![]() |
新闻排行 | 重点推荐 |
1北大卖猪肉校友谈高考:我那时裸考 现在拼爹 2江苏高考作文作者不确定看到的是蝴蝶(图) 32013年各省市高考试题答案公布 快来给自… 42013年高考数学试题及参考答案(山东理科… 52013年高考英语试题(新课标Ⅰ) 62013年高考江苏作文题 72013年高考文科综合试题(安徽卷)清晰版 82013年高考数学试题(新课标Ⅰ理科卷) 92013年高考安徽作文题 102013年高考语文试题(新课标Ⅰ) |
视频新闻 | 更多>>> |
|
重点推荐 |
·放下考试救同学 高考男生拒绝“最美”称呼 ·四川省高考作文 过一种平衡的生活 ·2013高考北京卷同题征文:手机微电影 ·高考后中医推拿 请认准执业医师资格 ·紧张高考后 考生享受“陪伴式端午假期” ·2013年高考上海化学试题 ·2013年高考上海物理试题 ·老百姓点评2013年高考全国各地作文题目 ·广东2013年高考录取时间安排(各批次) ·明星高考"奇葩事":杨幂唱歌跑调仍考第一名 |
![]() |
高考资讯 备考辅导 院校报考 互动交流 |
高考最新动态高考视点高考政策各地动态新闻人物家长必读 高考大纲语文数学外语物化生历地政文综理综作文作文素材库满分优秀作文 高校招办访谈招生动态高校信息库院校信息专业动态模拟填报系统志愿填报技巧 在线做题估分高考论坛高考博客圈讨论区考试经验交流试卷上传试卷下载许愿送祝福 |
![]() |
欢迎教育机构、媒体、高校、出版单位联系合作! 电话:65367973 信箱:jypd@people.cn |
呼叫热线 4008-100-300 服务邮箱 kf@people.cn
人民日报社概况 | 关于人民网 | 考生服务 | 招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供稿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 呼叫中心 | ENGLISH
京ICP证000006号 | 京公网安备110000000008号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65)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13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