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热衷于改名 盲目改名不如抓教育质量--教育--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高校热衷于改名 盲目改名不如抓教育质量

2013年05月31日13:48    来源:海口晚报    手机看新闻

  据统计,2008年3月至今,全国共有257所高校获得教育部批准而更名,占到目前全国高校总数的10.35%。科技、财经、工商、文理、经济等成新校名中被追捧的热词。高校更名过程中,存在着高职专科升级为本科、学校学院变大学、教育学院“转型”师范学院、地方高校升级为省级等几大更名现象。

  短短5年时间,竟出现众多高校集体改名的现象,除了令人眼花缭乱之外,实在令笔者讶异。难道口口相传的社会热词也“恰如其分”地被高校所吸收,难道改个名字就能变成“白富美”了吗?

  高校热衷于改名的现象,说白了就是在顺应社会热捧,迎合社会需求的一种表现。诸如文理、财经、工商、经济等,都是社会热门话题,通过更名,一方面彰显了学校的“精准”定位,另一方面也吸引到社会上更多的关注,招揽全国各地优秀的生源,提高学校在社会中的声誉以及影响力。

  笔者闻悉,还有一些地方高校为提高“地位”,硬往省会城市靠。在校名选用上,一般能用省名的就尽量不用地级市名;能用地理大区名称就尽量不用省名;能用国名的就不用地理大区名称。或许在这些高校看来,简单的更名,实在比长期的教学建树所获得的口碑要见效快。走这样的捷径去“修炼”成“白富美”,实在让人不敢恭维。

  乌鸦变成凤凰,并不是插根漂亮羽毛就可以完事的。笔者认为,高职专科升本、学院变大学、地方高校升级为省级等改名现象,正是不安于现状却又不“苦心修炼”的表现。当然,部分高校改名从实际出发,比如要独立办校、合并扩校等,原有名字已不适合,需要重新命名就另当别论了。事实上,高校所谓的名称并非最重要的东西,充其量只不过是一个形式代号,决定一个高校地位的,并不取决于名字,而是拥有的教育实力。

  评价一所高校的优与劣并非看是否具有“响当当”的名字,而是看它是否藏大师出大师、科研强出成果、氛围浓出思想。人们熟悉的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商学院、剑桥大学、牛津大学等学府,所培养的人才和学术研究成果,都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它们的名字从建校起便未更名,即使“土得掉渣”,也不影响其在教育界中的良好口碑和稳固的地位。与其一窝蜂脱离实际盲目改名,倒不如沉下心来,将教育质量抓起来,一步步实现“响当当”校名的宏愿。

  或许“贴金”更名会让高校瞬间成为“白富美”,但这样的“白富美”却经不起推敲,稍稍不注意,这“白富美”便会被打回原形,成为从前的“矮搓穷”了。因此,笔者认为,若想成为众人景仰的著名学府,修炼成真正的“白富美”就得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将地基打稳,将教育质量摆在首位,培养优秀人才的同时才能招收更多优秀的生源,这样的“白富美”才会是长久的“白富美”。

(来源:海口晚报)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