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难就业年”带来的反思是什么--教育--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最难就业年”带来的反思是什么

2013年05月20日15:13    来源:山西晚报    手机看新闻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毕业生最多的一年。全国毕业生数量达699万,比总人口数为630万的宁夏回族自治区还要多69万人。

  理论上讲,大学毕业生就业本应该不成问题,问题在于现实生活中工作岗位的数量与结构均存在问题。从供给角度看,既存在毕业生不愿从事的工作岗位,也存在着因毕业生自身因素而不愿或无法从事的职业。

  眼下,制约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因素很多,主要来自学生、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主观上看,与大学生个人自身条件有关,诸如求职心态、学习成绩、能力素质、就业成本、可雇用性能力、职业成熟度等对就业竞争力的影响。客观上讲,与当前的高等教育体制、政府政策及社会需求有关,诸如就业市场的有效性、课程设置的指向性、就业指导的力度等因素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此外,大学生的家庭类型、家庭居住地、父母文化程度、家庭所拥有的社会资源等也间接影响着他们的就业意愿和就业选择,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顺畅或困难、就业途径多样或单一、就业范围宽泛或狭窄。

  我们为什么要读大学?读大学,究竟要读什么?毕业后,又能做什么?面对“考霸”“面霸”越来越多的情况,面对“毕业即失业”的大学求职军团,不得不思考的一个问题是,大学生究竟怎么了?大学生为什么如此选择?高校怎样培养人格健全、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高校专业设置怎样与社会需求相结合?

  国外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和就业促进的措施可以归纳为三大类:需求促进措施、供给促进措施与供求匹配促进措施。需求促进措施的核心在于鼓励创业精神,扶持创业行为,创造新的工作岗位。供给促进措施的关键在于改进教育培训体系,注重进行市场激励,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鼓励大学生从事特定的职业。供求匹配促进措施重点关注大学职业指导体系的完善,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和成功创业。实践证明,通过毕业生、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改革教育体系、改进市场机制、强化职业指导、刺激创业活动等措施,对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提高能产生有利的促进作用。

  事实上,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是就业率提高的关键,高校尤其应该加强对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加大求职技能的培训。当下,高校必须改革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适应构建终身学习体系的需要,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做到人才的培养适应市场的需要,使毕业生有更多的就业机会,更好服务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各种行业。至于毕业生自身,要把握就业的主动权,就必须注重自身能力的培养与素质的全面提高,以满足用人单位和社会越来越高的要求。郭立场

(来源:山西晚报)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