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河南省漯河市多所高中组织即将高考的1100多名尖子生代表,到被誉为“文宗字祖”“许夫子”“文曲星”的许慎文化园祭拜,祈愿在今年的高考中能“金榜题名”。这究竟是祈福还是无奈?
还有20多天,又是一年高考时。据媒体报道,近日河南省漯河市第一、二、四、五高中和实验高中由校方负责人带队,组织即将高考的1100多名尖子生代表,到被誉为“文宗字祖”“许夫子”“文曲星”的许慎文化园祭拜,祈愿在今年的高考中能“金榜题名”。“学生祭拜许慎一来可以缅怀圣人,二来可以求得心理上的安慰,有啥不好?”此事在漯河引发热议。
在中国,高考是一件很重大的事情。考生在高考前去拜“文曲星”、放孔明灯等种种祈福行为,每年都会在各地出现,已屡见不鲜。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是漯河市多所高中校方负责人亲自带领学生去拜“文曲星”,不再是以前学生的自发行为。由此可见,高考在人们心中的重要程度有增无减,学生、家长和学校对高考的期待更是极度膨胀。
赞成者认为,此举可以适当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是一种心理寄托;批评者认为,这是临时“抱佛脚”,应该让学生调整好心态、查漏补缺、积蓄足够的能量迎战高考,而不是浪费时间去搞祭拜祈愿活动。拜“文曲星”许慎的举动,本身就暗含着对分数、对功利的追逐,而这与现有的高考升学压力及评价制度密不可分。
对于千余名高考生拜“文曲星”,笔者持中立态度。因为在笔者看来,这只是在应试教育之下的无奈之举。在这个生存竞争压力极大的社会,高考作为可能通向康庄大道的“独木桥”,已经让千千万万的考生急红了眼。考生们知道拜“文曲星”可能只是一种心理安慰,并不能起到任何实质性作用,但仍然满怀诚意地去做这件事,其间的无奈与辛酸,估计只有这些考生最了解。
要想真正解决这种状况,需要深入改革应试教育。首先要让高考不再是“独木桥”,为学生提供多种人生道路选择。而要做到这点,就需要将“文凭决定一切”的固有习惯和做法转变为以“能力决定一切”。只有可供选择的路多了,才能让考生理性地面对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