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项针对国内256所大学的调查显示,有192所学校的校训都是“四词八字”的口号式,还有个别大学校训甚至完全相同,高校校训同质化、标语化现象严重。调查还显示,六成大学生对校训“不感冒”,甚至有在校老师工作七年竟不知校训。(2月24日《武汉晨报》)
校训,《辞海》的解释是这样的:“学校为训育上之便利,选若干德目制成匾额,悬之校中公见之地,,是校训,其目的在使个人随时注意而实践之。” 校训,本应是一所学校之魂。什么样的校训,就规定着什么样的办学方向和什么样的人才培养规格。校训像一面镜子,它之于学生的记忆和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程度。中国大学同质化的校训,说明培养的是同质化的人才;成为摆设的校训,说明培养出来的是无魂的人才。
学生为什么会觉得校训是摆设,不感兴趣呢?原因很简单,因为办学者、育人者自己都做不到。“博学”,老师却一知半解;“厚德”,老师却一再学术腐败;“团结”,却常见“窝里斗”;“创新”,却只是照本宣科;“载物”,为利益忙碌却见得更多;“求是”,却听到的尽是口号……在办学者和育人者身上,很难体现出校训的精神追求和坚定信仰,更多的是形式主义的“假、大、空”。现在很多教师抱怨德育很难,其实,“摆设化”的校训就是最好的原因注脚。
功能的发挥,离不开来源的正解。国外大学校训的来源,无外乎是两种,一是奠基人的举办目的,拿破仑“为了打仗而受训”创办了圣西尔军校,康奈尔为了“让任何人都能在这里学到想学的科目” 创办了康奈尔大学;二是以杰出校友为标杆,便选其名言以励志,柏林大学的校训来自马克思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斯坦福大学的校训来自首任校长大卫·斯塔尔·约旦的“让自由之风吹拂”……可以说,西方每一所大学的校训,都有一段精彩的故事。因为故事精彩,所以校训有力。
而我国大学校训的来历,就有点“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感觉,为了“标配”而生憋出一个校训。“寻章摘句老雕虫”,到古老的经典里去找;“逢迎领导、投其所好”,一个人的题词就变成了一所大学的校训;“征文启事”,由领导凭其偏好打钩。这样的校训,看似句式工整、形式优美、词义明快、朗朗上口,然而缺乏历史的厚重,缺乏情感的亲切,缺乏故事的精彩,缺乏榜样的激励,从而也就缺乏刻骨的铭心和长久的印象。
既然超过六成的大学生认为校训只是学校的“应景之作”,“不感冒”,对他们“没多大实际意义”、“很空”、“不能深入人心”,大学何不实事求是,顺应民意,推倒“摆设化”的校训重建?特别是在新一轮的“大学去行政化”,纷纷制定《大学章程》,追求特色办学、自主办学的背景下,深入挖掘一下自身的办学传统和文化内涵,深入思考一下学校的当下之要和未来之本,明晰自己的办学定位,重新确立一个具有广泛认同感的校训。
当然,已经有了校训的大学,也不一定非要抛弃“假、大、空”的校训,从现在开始,围绕校训开展持久相关的文化建设,用实际行动一点一点去落实校训,即使只是“八字四词两句”中的一个字、一个词也很好。“求实”、“创新”、“厚德”、“博学”、“勤奋”、“团结”、“严谨”……只要能做到其中任何一条,都很了不起,都让人肃然起敬,都可以将校训内化为师生们的为人为学品格,展现一所大学的精神追求。
大学校训已经沦落到“到底有没有存在意义”的争论之中,毕业生对国外大学的校训记得比自己的还清,真是大学办学之耻。问题是,现在的中国大学,能够知耻而后勇吗?能将“假、大、空”变成脚踏实地吗?能让自己的学生“感冒”起来、自豪起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