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鞋墊:時時呵護 步步“精”心

圖為可實現足底壓力實時監測與多運動狀態精准識別的智能鞋墊。受訪者供圖
記者5月7日從蘭州大學獲悉,該校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蘭偉、靳志文以及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教授李婧華組成的聯合團隊,成功研制出一種高集成度、自供能、無線智能鞋墊,可實現足底壓力實時監測與多運動狀態精准識別。相關研究成果日前發表在國際期刊《科學進展》上。
“走路、跑步這些日常動作看似簡單,實則蘊含著身體狀態的重要信息。步態可以反映人體的運動狀態、健康水平及潛在患病風險。”蘭偉說,比如,老年人走路時步態不穩,可能是身體出問題的信號。年輕人運動后長期步態異常,或許暗示著運動損傷。而步態監測不僅能用於心力衰竭、帕金森、腦卒中等疾病的早期篩查與評估,還能用於運動姿態糾正、跌倒預警。
足底壓力監測是步態監測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步態監測提供了數據支撐。“足底壓力監測專注於採集足底與支撐面接觸時產生的壓力數據,這些數據直觀反映了足部在運動過程中的受力分布、壓力變化規律,是判斷步態正常與否的重要依據。”蘭偉說。
為實現足底壓力監測以及步態實時可視化分析,聯合團隊研發出一種智能鞋墊。該鞋墊內部集成了22路壓力傳感器,如同在足底構建了一張細密的感知網絡,能夠精准捕捉足底每處細微的壓力變化。當人們踩著這款鞋墊行走、運動時,傳感器採集到的壓力數據會被實時傳輸到智能手機端,通過專門的應用程序,將復雜的壓力數據轉化為直觀的動態可視化圖像。無論是足底壓力的分布區域,還是壓力值隨時間的變化曲線,都能一目了然地呈現在用戶眼前。
在運動狀態識別方面,研究團隊運用支持向量機的機器學習模型,為智能鞋墊打造了“智慧大腦”。該模型通過大量的運動數據訓練,能夠精准識別坐、站、走、跑、跳、蹲等8種常見運動狀態。當用戶踩著智能鞋墊運動時,鞋墊中的壓力傳感器採集到的實時數據會傳輸給模型,模型可快速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判斷出用戶當前的運動狀態。
蘭偉介紹,未來老年人出門散步,隻需穿上這雙智能鞋墊,子女就能通過手機實時查看老人的步態數據。一旦監測到步態異常或老人有跌倒風險,鞋墊會立即發出警報,為老人的出行安全保駕護航。對於熱愛健身的年輕人,智能鞋墊可以精准識別其跑步、跳躍等運動狀態,分析足底壓力分布,幫助他們糾正錯誤的運動姿態,避免因運動不當造成損傷。在兒童成長過程中,家長可以借助智能鞋墊監測孩子的步態情況,及時發現潛在的足部問題。
為解決智能鞋墊的續航難題,研究團隊開發了柔性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這種電池就像一層輕薄的“能量膜”,可以貼附在鞋面外側。它具備高效的光電轉換能力,在普通光照條件下,可快速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再通過智能電路將電能存儲在鞋墊內置的鋰電池中。如此一來,智能鞋墊無需頻繁充電,即可實現長時間自供能運行,徹底擺脫對外部電源的依賴。(記者頡滿斌 通訊員余若怡)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