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科技進步將奠定鬆材線虫病未來研究基礎

2025年02月14日09:10 | 來源:科技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科技進步將奠定鬆材線虫病 未來研究基礎

近日,中國林學會森林病理分會在北京組織召開未來5—10年我國鬆材線虫病研究發展討論會。來自中國林科院、南京林業大學、北京林業大學、中國科學院及中國農業大學等19所研究院和大學的鬆材線虫病研究領域專家學者參會,最終形成了未來5—10年我國鬆材線虫病研究發展的“香山共識”。

“香山共識”認為,1982年我國在南京首次發現鬆材線虫病,由於寄主植物和媒介昆虫的多樣性和廣布性,40多年來,我國的森林生態系統遭受了重大的危害與損失。由於鬆材線虫基因表達調控適應環境變化的功能十分強大,其入侵擴張不受溫度的制約,我國廣袤國土上的9億畝鬆林將長期面臨嚴重的入侵風險。鬆材線虫在我國正在經歷從入侵種向本地種演化的自然過程,這將是一個漫長的群體免疫自然形成過程。介導這個過程,最大程度地降低損失,是中國科學家長期的歷史使命。

“香山共識”指出,科技進步為鬆材線虫病的研究奠定了新時期的發展基礎,將對鬆材線虫病,諸如致病網絡的分子靶點機制、診斷與檢測技術、監測與預警技術、RNAi等綠色藥劑、景觀大尺度生態抵御技術等的研究與研發產生深刻影響。

“香山共識”強調,在技術與產品研發方面,要基於傳統育種和分子育種持續進行抗病育種研究,基於微生物組學及其中華—北美比較學研究基礎持續進行免疫育苗研發,為構建鬆材線虫病防御體系提供鬆樹個體尺度的資源支持。同時,基於森林系統生態學的突破和進展,研究對鬆材線虫抵御和包容的森林生態系統營林技術,為鬆材線虫病防御體系構建提供森林生態系統尺度的技術模式支持。

與會專家提出,未來5—10年,研究人員將進一步聚焦國家目標,集成、優化現有技術和產品,融合科技前沿研發新技術、新產品,結合鬆林改培提升鬆林生態系統抗性,逐步完成從被動防治向戰略防御的過渡,最終形成人類介導下的鬆林生態系統群體免疫,實現對鬆材線虫病的綠色長效防控,保障國家森林生態安全。(記者馬愛平 通訊員張偉 理永霞)

(責編:李昉、李依環)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