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廟會:潮流風尚融入年俗活動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夜幕降臨,在山西太原,當游客踏入玉泉山新春廟會的特定區域,上萬隻形態各異的蝴蝶、昆虫伴隨著窸窸窣窣的聲音,仿佛從神秘的大自然中穿梭而來,配合震撼人心的全息山體激光秀,呈現出如夢如幻的昆虫世界光影秀。
作為傳統民俗文化活動,廟會以熱鬧非凡的場面與豐富多彩的內容,為節慶生活增添了無限歡樂與儀式感。如今,伴隨著科技進步,曾經熟悉的傳統民俗文化活動正在迸發出新活力。
科技+年俗,廟會“動”起來
1月29日大年初一,在山西太原鐘樓街,“鐘樓舞獅,採青送福”的年俗活動紅火上演。
隻見兩隻活靈活現的獅子,一紅一黃、文武相濟。表演者相互配合,兩隻舞獅扑、跌、翻、滾、跳等動作行雲流水一氣呵成。
在太原動物園,太原廟會同樣火熱開場。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獨具地方特色的傳統社火表演“背棍”。隻見一個個身材壯碩的表演者,肩上扛著特制的鐵棍,棍上穩穩站立著一個身著華麗服裝的小演員。
白天逛廟會,晚上看花燈。夜幕降臨后,在山西太原玉泉山城郊森林公園,以“奇視廟享趣玉泉”為主題的玉泉山新春廟會吸引了眾多游客。
玉泉山公園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張俊平介紹,今年玉泉山廟會旨在突破傳統廟會與單一燈展的模式,突出“新、奇、動、文”四大亮點,為游客帶來一場別開生面的新年盛會。
張俊平告訴記者,為了突出科技特色,今年園區從廣州引進了大型聲光電昆虫世界燈組,通過巧妙的機械設計與電子控制,展現出靈動的姿態,讓昆虫仿佛擁有生命一般。
不僅如此,園區還設置了“步步生蓮”“靈動疊韻投影”等科技互動裝置。游客可以通過手機,與展示內容進行實時互動,提升了游客的參與感和游玩樂趣。
科普+非遺,廟會“火”起來
“小時候特別期待過年,那時候去逛廟會、趕集,爸媽總會給我買個小糖人,這是我童年最美好的記憶之一。”在太原動物園,前來參加太原廟會的市民秦勇笑著說,廟會不僅讓孩子體驗到了新年的“儀式感”,也讓家長們領略到了“新”廟會的獨特魅力。
今年太原廟會將民俗文化展示作為一大亮點,專門設計了非遺文創市集區,讓傳統文化與時尚潮流在此相遇。剪紙藝人指尖靈動,一把剪刀、一張紅紙,便能變幻出花鳥魚虫、人物故事﹔糖畫師傅以勺為筆、以糖為墨,就能在石板上快速勾勒出各種圖案……
太原動物園科普宣教中心主任陳艷霞介紹,今年太原廟會已是第十一屆,內容愈發豐富,有非遺展演、文創上新、社火表演、科普展覽、美食展銷、晉劇展演等幾十項內容。
傳統廟會內容不斷上新,新式文化活動同樣綻放異彩。今年春節期間在太原植物園,四場花卉盛宴同時拉開帷幕。游客隻需打開太原植物園科普導覽小程序,就能跟隨導覽上的地圖指示輕鬆到達。
太原植物園科研科普部部長呂劍南介紹,今年太原植物園策劃了高山杜鵑展、朱頂紅花卉展、新春菊花展和非遺花藝展,在慶祝佳節的同時也科普了植物知識。值得一提的是,在高山杜鵑花卉展上,主辦方還將漢、唐、宋、明、清歷代的織錦服飾與高山杜鵑的絢爛花色巧妙融合,呈現出服飾與花海交織的絕美景象。(記者 韓 榮)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