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看!就業市場暖意融融

2025年02月10日08:49 | 來源:光明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看!就業市場暖意融融

新春伊始,工廠員工集中返崗、企業開足馬力趕制訂單、重大項目集中開工……火熱的景象隨處可見。開行返崗專列、設立就業服務站、舉辦大型專場招聘會、布局線上服務矩陣、組織開展“點對點”送工……各地推出一系列舉措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為用工企業和求職者搭建起溝通的橋梁,解決了務工人員就業的后顧之憂,也為企業實現“開門紅”注入了強勁動能。

個性化措施助力高質量就業

“聽說有招聘會,我早上7點多就來現場了。”在江蘇省宿遷市泗陽縣公共人力資源市場舉行的春節線下招工大集上,一直從事服裝工作的顏金蘋,通過“職在泗陽”微信小程序篩選適合崗位,經過現場面試后入職了心儀的企業。

聚焦勞動者就業所盼,江蘇省市區聯動開展“春風行動”,籌集了一批傳統行業、新興領域、服務消費就業崗位,打造招聘大集、人才夜市等線下服務場景,充分運用網絡招聘、直播帶崗等線上服務矩陣,累計將舉辦各類求職招聘活動3000場,發布不少於100萬個就業崗位,讓求職者就業有崗、求職有路。

南京春節前就開啟拓崗擴工促就業“早春行動”,組織助企專員摸底企業用工需求,籌集10萬多個就業崗位,同時收集重點企業、重大項目等用工需求,針對性舉辦專場招聘、用工推介等活動。在江陰、常州、淮安等地的交通樞紐設立返鄉返崗就業服務站,為各類求職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就業服務,精准服務各類人群。

“歡迎來到昆山!”2月7日上午9點半,6輛滿載返崗人員的大巴緩緩駛入人力資源市場,來自河南省平頂山市葉縣的300名務工人員跨越800多公裡,即將奔赴就職企業。“我2019年來昆山工作,今年已經是第5次搭乘‘點對點’返崗大巴。在昆山工作很親切。”葉縣小伙子劉成磊說。

江蘇還聚焦企業用工需求,加強省內南北勞務對接和東西部勞務協作。昆山市密集赴相關勞務輸出大省、對口支援地區等進行勞務協作對接。常州市組織8條線路赴雲南、貴州等地開展省外招聘。揚州市加強與四川涼山、新疆伊犁等省外地區勞務對接,簽署勞務合作協議,助力外來人員順利返崗。

為保障重大項目用工,江蘇各地接連推出個性化政策措施。常州市聚焦專精特新、規模以上、納稅星級、重大項目等重點企業,通過開展用工形勢調查、配備用工服務專員、落實助企用工政策等行動助力企業緩解春季用工壓力。泰州市實施“泰周到”服務專項行動,春節期間常態化運行服務專班,重點面向2025年新開工的省、市重大產業項目和近三年建成投產項目,梳理人才用工需求信息,建立信息庫、制定服務清單。

精准服務點亮就業夢想

“我是學工程管理的,希望通過這次招聘會找到更好的職業發展平台。”畢業於山西省工程技術學院的劉興瑛說。2月7日,以“春風送崗促就業 精准服務暖民心”為主題的就業服務系列活動在山西大同就業創業服務中心正式拉開序幕。當日,大同市30家用工企業現場招聘,提供就業崗位958個。同時,該中心還通過駐京津冀地區就業服務站收集到1100余個優質崗位,供求職人員選擇。

據悉,此次行動將持續至4月中旬。在此期間,大同市就業創業服務中心將推出多場現場招聘會、直播帶崗活動、春風送崗縣區行、重點行業專場招聘會等活動,為求職者和用工企業提供更為精准、貼心的就業創業服務。

“大年初九,開工第一天,我們公司全員到崗,大家都從‘假日模式’切換到‘工作模式’,各分廠‘早’字當頭、‘緊’字入手,生產線陸續開工。”大同市華建油脂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馮功信心滿滿。為確保企業年后順利開工,大同市工信局、人社局等部門主動服務,春節期間舉辦企業用工專項招聘會,全力幫助企業解決用工難題。

近兩年,大同市通過創新模式促進就業,依靠勞務輸出推進就業,利用政策兜底保障拉動就業,進一步擦亮民生幸福底色。2024年,大同市全年城鎮新增就業人數52690人,以119.75%的完成率遠超年度目標。

為了更好服務穩就業保就業工作,大同市積極構建全鏈條人才政策體系,一方面,當地先后出台“雙十六條”人才政策、柔性引進人才若干措施等優惠政策,讓大同成為廣大勞動者求職創業的平台。另一方面,過去一年,全市公益性崗位在崗人數達3867人,切實保障了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

去年以來,大同市相繼設立了駐京津冀勞務就業服務總站、駐天津勞務就業服務站。目前,兩個站點已為勞務人員提供30多家單位的近600個優質就業崗位。

如今,通過內外聯動,當地構建全方位勞務協助生態系統:對內,大同市通過建立1944個鄉鎮(街道)和行政村(社區)基層就業社保服務點,形成“15分鐘就業服務圈”﹔對外,先后與北京、天津兩地人社局建立勞務協作對接機制。截至目前,大同市已成功打造一個全國知名勞務品牌——“天鎮保姆”,以及“廣靈巧娘”“雲岡親人”“北方好焊”三個山西省省級勞務品牌,培育了“恆山北芪工”等一批“叫得響”的勞務品牌。

返崗專列拉開復工序幕

2月3日,由廣西壯族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等聯合組織的廣西脫貧勞動力就業增收專列首發開行。

當天一早,人社部門安排就業服務專車從各鄉鎮將600余名外出務工人員接到廣西來賓北站。出發前,人社、公安等部門向務工人員宣講就業創業、勞動維權、反詐等政策知識,並派發飲用水、食品、政策宣傳折頁等暖心物資。

來自武宣縣的務工人員黃夏告訴記者:“在廣東,有我們廣西人社部門設立的勞務服務站點,出門在外務工有‘娘家人’,感覺更踏實了。”

當天中午,務工人員有序登上列車,踏上赴粵返崗務工的路途。這是今年廣西首趟免費“點對點”返崗專列,拉開了全區年后返崗復工序幕。“之前在網上了解到有免費的返崗務工專列活動,就報名試試,沒想到真的獲得了免費乘坐專列的機會。這次還有中巴車將我們從鄉鎮接到火車站,這樣的服務非常貼心。”務工人員楊兵說。

據悉,粵桂兩地人社部門已連續多年通過省(區)、市、縣三級聯動機制,定期收集發布廣東企業優質崗位信息、聯合舉辦粵桂協作專場招聘會、組織開展“點對點”送工,促進農村勞動者特別是脫貧勞動力外出務工增加收入。

今年一季度,廣西人社部門全力做好勞動力換崗流動高峰期和企業復工復產關鍵期的就業服務工作,依托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建設成果,發揮市、縣、鄉、村各類就業服務站、零工市場作用,計劃舉辦專場招聘會1000場以上,服務30000多家企業招聘用工,發布200多萬個就業崗位,開行專車專列1000車次以上,為100多萬人次提供公共就業服務。

(記者 李健 蘇雁 李建斌 楊玨 周仕興 王瑾雯 通訊員 馬靜波)

(責編:郝孟佳、孫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