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嵊州越劇:高新技術增添戲曲魅力

2025年02月08日08:49 | 來源:科技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嵊州越劇:高新技術增添戲曲魅力

2025年春節假期,走進紹興嵊州的越劇小鎮,可不時聽到婉轉悠揚的曲調從青年游客口中唱出,與街巷間高懸的彩燈、張貼的對聯相映成趣。在嵊州越劇博物館藝術體驗中心尤其熱鬧,人工智能(AI)生成越劇角色等項目頗具趣味性。

作為中國第二大劇種,越劇發源於浙江紹興嵊州,迄今已有上百年,是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越劇以優美的唱腔和精湛的表演而聞名,也被稱為“中國歌劇”,擁有《梁山伯與祝英台》《紅樓夢》《西廂記》《碧玉簪》等諸多代表劇目。近年來,越劇不拘泥於傳統,結合現代科技創新演繹形式,喚起越來越多的年輕觀眾對戲曲的好奇心。

浙江小百花越劇院宣傳策劃部副主任韓斌告訴記者,越劇表演也在不斷借鑒融合大型演唱會、旅游實景秀等大型演藝舞台設計,舞美燈光技術的應用,對越劇表演的改變尤為直觀。

以浙江衛視“越韻中國年——2025越劇春節晚會”為例,在越劇演員陳麗君、范雅琪出演的唱段《斷橋·下山》中,舞台屏幕隨劇情發展而變化。特別是到“許仙”決心冒著風浪下山尋“白素貞”的情節,演員身形晃動、演繹船隻顛簸的狀態,搭配舞台屏幕上翻涌的風浪以及緊張激烈的聲樂,使畫面更有感染力。

在舞台上設置超高清LED屏幕,通過動態投影技術呈現如夢似幻的風光,或是採用分布式精准擴聲技術和多角度照明系統,使整個舞台層次分明、光影交錯,為觀眾營造出一種身臨其境的沉浸感,在如今的越劇演出中已不鮮見。

若論沉浸感,除了舞美燈光,擴展現實(XR)技術通過結合虛擬現實、增強現實和混合現實等技術,創造出的表演效果令人耳目一新。此前,上海戲劇學院、上海越劇院聯合高校、企業打造XR戲曲《黛玉葬花》,設計制作了“三生石畔”“榮國府”“沁芳橋”等相應的舞台三維場景模型。

該創作團隊將若干舞台道具、布景以及越劇演員的表演合成在虛擬空間,開發專門軟件,通過擴展現實設備的物體對象和圖像識別跟蹤定位技術等,獲取“大觀園”實體空間中的舞台藝術裝置、建筑、道具等空間特征及定位信息,並將虛擬空間與實體空間疊加。觀眾能借助平板或虛擬現實頭顯設備,全景式自由觀看演出,同時通過自由移動探索不同情境,實現“非線性”的觀演模式。

傳統戲曲除了在舞台、視覺方面下功夫,近年來還聯合動畫、游戲等領域嘗試跨界。在2024最美的夜bilibili跨年晚會上,虛擬歌手依托全息投影技術“現身”舞台與越劇演員陳麗君互動,將昆曲《牡丹亭》、越劇《梁山伯與祝英台》、京劇《霸王別姬》等經典劇目唱段串聯。

早在2019年,游戲《王者榮耀》中的角色“上官婉兒”跨次元“拜師”越劇名家茅威濤。彼時《王者榮耀》與浙江小百花越劇院合作,為游戲角色“上官婉兒”打造了一款限定皮膚。這一游戲皮膚以茅威濤演繹的梁山伯形象為基礎,運用動態捕捉技術,對越劇名家瀟洒飄逸的身段進行了復刻。

韓斌介紹,利用動作捕捉技術記錄名家表演身法,建立數字資料庫,創新學習模式,也是越劇利用數字技術的一個探索方向。結合現代科技,豐富呈現方式,越劇要持續保持年輕化,讓年輕人樂於接觸、有足夠耐心感受傳統藝術的魅力。(洪恆飛 記者 江 耘)

(責編:郝孟佳、李依環)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