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牢記囑托,在黨的領導下奮力前行

——各高校全力做好黨的建設與思想政治工作

2024年12月24日08:56 | 來源:光明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牢記囑托,在黨的領導下奮力前行

調試補光燈,學習帶貨模式,打磨直播文案……新學期,復旦大學材料科學系學生王海冰當起了農產品銷售“主播”:“老師帶我們去浙江嘉善紅菱村,了解農產品從田間地頭走向餐桌的全過程。我真切感到,鄉村振興,我們青年學生也能出份力。”

讓王海冰如此興致勃勃的,是一堂“強國之路”大思政課。這門課不拘泥於課本,而是從校情、學情、國情、社情出發,引導學生從“學會學”到“學會問”“學會做”﹔不局限於一個學期,而是以“學思踐悟”四步兩階設計引導學生用兩年時間關注思考、分析解決“完整問題”﹔主講人有500余位之多,匯聚國家級人才、思政工作隊伍等多方力量……

在鮮紅的黨旗下闊步向前,扎根中國大地辦教育。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國各地各高校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主動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以高質量黨建引領推動學校事業發展。隨著近日第二十八次全國高校黨的建設工作會議召開,各高校及廣大師生更是步履堅定、奮力前進。黨的旗幟,高高飄揚在高校陣地、飄揚在師生心間。

強基固本 加快構建高質量黨建工作體系

“之前,我們是師生、朋友,還是團結協作的同事。在此之后,我們成為擁有共同信仰的共產黨員。”在同一場黨員發展會上,與自己的學生陳鍵飛一起被批准入黨——在清華大學計算機系教授朱軍的“人生表盤”上,這是一個“特殊且重要的定格”。

在黨員發展會上,這位曾獲得諸多榮譽的青年科學家回憶起少時在洪災中吃救濟糧、大學時接受國家資助的往事,一度哽咽。而在目睹家鄉脫貧摘帽后,他的信仰愈發堅定:“我開始和學生一起認真思考,如何做才能無愧於新身份賦予的榮光。”

緊扣新時代知識分子特點開展思想政治工作,重視在學術骨干和青年教師中發展黨員,是清華大學黨委廣撒深播信仰火種的有力舉措。數據顯示,該校自2018年成立“青年教師骨干領航工作站”以來,6年中累計發展工作站成員入黨140余人,其中高層次人才50余人。

黨旗飄揚,依托制度建構。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共產黨普通高等學校基層組織工作條例》修訂印發,《關於堅持和完善普通高等學校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的實施意見》《關於加強民辦學校黨的建設工作的意見(試行)》《關於加強高校黨的政治建設的若干措施》等文件相繼出台,黨對高校全面領導的“四梁八柱”系統搭建。全國各地各高校不斷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著力增強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全面提升黨建工作水平。

思想武裝如何入腦入心?“沉浸式”黨課給出了答案——

早上在楊家嶺革命舊址聆聽《“窯洞對”及其現實啟示》,下午在王家坪革命舊址感受偉人家風,晚上分組結合工作實際交流研討——這是湖南化工職業技術學院以“用主題學習的方式踐悟,以喜聞樂見的方式踐學,以體驗的方式踐行”三種學習法推動理論學習創新的生動一課。該校以“三會一課”為載體,建立“1+N”主題學習制度,不僅帶領廣大黨員干部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還深入開展“一月一課一片一實踐”活動,鼓勵黨員干部走進農村、工廠企業開展實地學習,不斷深化學習內容。

黨建工作如何更有活力?來看VR與黨建的“美妙相遇”——

戴上VR頭盔,立刻置身於黨史館正中央,通過定位追蹤設備交互控制前行方向,可以自由行走其中,深切感悟黨的光輝歷程——在學校“以學科專業優勢創建黨建品牌”的活動推動下,東北大學理學院物理系黨支部堅持做好“新時代VR黨員教育中心”建設,把虛擬仿真技術融入黨建活動。

一項項務實制度接連出台,一個個創新舉措強基固本……高校高質量黨建工作體系加快構建,黨對高校的全面領導持續加強。

培根鑄魂 著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

“大家要度過更有意義的大學生活,為實現中國夢作出積極貢獻,成為具有為國奉獻鋼筋鐵骨的‘鋼小伙’‘鋼姑娘’。”北京科技大學校長楊仁樹以“感恩自強,不負韶華”為題為2024級本科新生講授“開學第一課”。近年來,北京科技大學、中南大學聯合70余所高校、行業企業、科研院所成立“鋼筋鐵骨”育人共同體。

黨旗飄揚,映照初心使命。近年來,教育戰線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不斷推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發展。

講深講透講活道理,“大思政課”體系日益完善。全國高校開好講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和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兩類重大專項深入實施,以體系化學理化研究闡釋幫助師生更好掌握正確的立場、觀點、方法。教育部組織高校師生開展“青春告白祖國”“青春獻禮二十大,強國有我新征程”主題宣傳教育等活動,推動新時代偉大成就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構筑黨建前沿陣地,“一站式”學生社區不斷建強。在華中科技大學“一站式”學生社區,學生日常生活的“神經末梢”轉變為思想引領、發展指導、生活保障等工作“前哨”。組建“黨員先鋒隊”、設置“黨員先鋒崗”“黨員挂牌寢室”,校黨委書記、校長帶頭走進社區講授“深度中國”青年思政課、“畢業生黨員最后一課”,開設聚焦學生發展的“能力提升工作坊”“學業提升營”……“校區就是社區,社區就是課堂”,有效打通了高校育人的“最后一公裡”。

一堂堂“大思政課”入腦入心,一次次育人活動引領成長……高等教育“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定位更為凸顯,培養擔當民族復興重任時代新人的步伐更加穩健。

丹心報國 推進黨建工作與辦學育人深度融合

雖已年逾八旬,但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海洋大學教授管華詩依然初心不改。致力於海洋藥物研發40余年,這位主持編著了我國首部大型海洋藥物典籍《中華海洋本草》的老黨員,將“謀海濟國”的信念書寫在蔚藍大海上,如今最大的心願依然是向海“問”藥。

打造中國的“藍色藥庫”,是管華詩的前進目標。“黨旗所指就是前進方向,國家所需就是使命擔當,人民期望就是奮斗目標”,是海大人百年來銘記於心的奮斗方向。

黨旗飄揚,鐫刻奮進足跡。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中,作為教育強國建設龍頭的高校,必須積極探索黨的建設與事業發展深度融合的路徑,切實以高質量黨建引領推動事業高質量發展。近年來,教育部制定黨建與思想政治工作融入高校事業發展評價體系,以評價為導向促進黨建與教學科研管理深度融合。各地各高校不斷完善黨建與事業融合發展的制度機制,加快把組織力量、組織優勢有效轉化為發展動力、發展優勢。

依靠組織力量,充分保障有組織科研。北京大學推動懷柔科學城“一設施三平台”和懷密醫學中心聯合黨建工程,充分發揮黨組織攻堅克難的戰斗堡壘作用。目前,全校已有超過400個教師黨支部與校外機構黨組織達成共建意向,共建單位覆蓋科研院所、地方政府、軍工央企等領域。

聚焦產研融合,寫好服務發展實踐新篇。蘇州大學把發揮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作為關鍵抓手,推進“高校對接產業鏈黨組織”行動,與地方生物醫藥、新材料等近20個產業鏈黨組織共建合作,推進實施“組織同建共提升、資源同享共發展、科研同向共合作、人才同育共培養、工作同頻共增效”。

擦亮先鋒本色,推動黨員干部率先垂范。電子科技大學組建教師黨支部書記“頭雁領航工作站”,設立年度“書記項目”,發揮黨員專家帶頭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的先鋒模范作用。計算機學院黨支部書記夏琦帶領支部成員應用區塊鏈技術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筑起網絡空間安全屏障﹔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教師黨支部聚焦攻克國防重點難題,開展聯合攻關,突破“卡脖子”關鍵技術。

高高飄揚的黨旗是信仰,是保障,更是召喚。面向2035年建成教育強國目標,全國高校將堅持黨的全面領導、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昂首闊步挺進新征程!

(記者 鄧暉 周世祥)

(責編:李昉、郝孟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