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當代中國”來華留學生中文短視頻大賽舉辦
遇見多彩中國
浙江水利水電學院團隊在拍攝《一葉浮香 茶緣悠長》時遇到當地小學生秋游。和帶隊的老師協調后,把小學生們關於茶文化的認識和感受拍攝到了作品中。 |
江蘇大學團隊在決賽中獲得比賽金獎(亞軍),圖為團隊成員和指導教師領取獲獎証書。 |
來自馬裡的發牟尼在決賽中。 |
來自喀麥隆的維納斯在決賽中。 |
由北京外國語大學、北京語言大學聯合主辦,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承辦的2024“理解當代中國”來華留學生中文短視頻大賽全國總決賽日前在北京舉辦。來華留學生們通過自己的視角,詮釋了對中國文化的熱愛與理解。
“難道茶裡有海那邊的故鄉”
浙江水利水電學院團隊的作品《一葉浮香 茶緣悠長》獲得了此次比賽的金獎(冠軍)。來到決賽現場的3位同學均是馬來西亞華裔,他們受父輩影響,從小便學習中文,對中國文化有著深厚的情感。在參賽視頻中,他們娓娓道來一個有關茶葉的故事,也是一個有關文化傳承的故事。
余晨星是該團隊成員之一。小時候,他問爺爺為什麼人們總要喝茶,爺爺答:“因為我們的故鄉在中國。”余晨星又問:“難道茶裡有海那邊的故鄉?”他問的這個問題一直伴隨他成長,直到來到中國學習生活。“在馬來西亞,很多華人家庭保留了喝茶的習慣,開始我一直把茶葉當作一種飲品來看待,來到中國后,我對茶葉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一片茶葉,背后蘊含了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中國哲學。我們團隊意識到茶文化是理解中國文化重要的一環,所以便從茶葉出發,講述我們與茶、與中國文化的情緣。”余晨星說。
在拍攝視頻的過程中,團隊留下了許多溫暖的回憶。陳偉棠說:“參觀中國茶葉博物館時,我們遇到了一隊秋游的小學生,當時我的內心很受觸動。他們這樣小的年紀便開始了解茶文化,與視頻想傳達的主題不謀而合。於是我們的指導老師便向小學生的帶隊老師表達了拍攝想法,大家都很願意參與,便有了視頻中小朋友們的片段。”
“期間,還有來華留學生自發參與到拍攝中來,講述他們對茶葉的喜愛與理解。很神奇的是,大家雖然來自不同的國家,說著不同的語言,但是‘茶’的發音相似。當我們端起一杯茶時,升起的茶香仿佛是一種無聲的語言,將大家的心連在一起。”
團隊的另一名同學陳穎恩說:“因為這次拍攝,我有機會走進浙江龍井村體驗採摘茶葉的樂趣。龍井村的景色非常美麗,被綠色的茶田環抱,滿眼翠綠。我還品嘗到了桂花龍井,濃郁的花香和清新的茶香結合在一起,是很新奇的體驗。”
當得知自己團隊獲金獎(冠軍)時,幾名成員都非常激動。他們說:“我們的指導老師非常棒,了解我們的選題后,帶領我們到中國茶葉博物館參觀學習,去龍井村親身體驗,還幫我們聯系炒茶專家,這樣我們就有了更多角度講述茶葉的故事。不僅如此,老師們還對我們拍攝的視頻提出建議,比如選取哪些角度來拍攝等。”
“姐妹三人小時候便開始學習中文”
浙江農林大學團隊的作品《改變》,記錄了維納斯一家與中國的情緣,獲得了金獎(季軍)。維納斯來自喀麥隆,目前就讀於浙江農林大學。20多年前,她的父親無意間發現了一本記錄植物的書。難道植物也能救人?帶著這個疑問,他越看越入迷,越看越覺得有意思,后來才驚覺這是著名的中醫典籍《本草綱目》。中醫藥文化的巨大魅力讓維納斯的父親決定赴中國求學。
在父親的影響下,維納斯很小便接觸到了中文與中國文化。她說:“這件事特別有意思,在我爸爸的影響下,我的媽媽也開始學習中醫藥,愛上了中國文化。然后,在父母的帶動下,我們姐妹三人小時候便開始學習中文。”
她分享了一件在中國生活的趣事:“我和妹妹剛到中國時,家裡有一名來自山西的阿姨照看我們,正是因為她,我愛上了山西的面食。阿姨有時會用山西方言和我們交流,相處時間長了之后,媽媽說我說的不是普通話,而是山西方言。”
維納斯的父親不僅痴迷中醫藥文化,還非常熱愛中國武術。“我爸爸每天早上都會起床打太極,他也常常拉著我們一起站樁,我覺得可能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我的身體非常健康。”
來到決賽現場是維納斯非常難忘的回憶。“我的性格有些內向,面對許多陌生人完成演講對我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挑戰,但我很高興,因為最終戰勝了恐懼,成功地完成了演講,將我們與中國的故事講給了更多人聽。”維納斯說,“整個視頻制作過程非常不易,老師一直鼓勵我們並提供了很多幫助。”
“行李箱裝滿在中國收獲的知識、愛與溫暖”
江蘇大學團隊的作品《探秘〈夢溪筆談〉分享中國科技文化》獲得了比賽的金獎(亞軍)。當問起為什麼選擇這本書作為切入點時,來自孟加拉國的哈可比說:“這本書展示了中國古代豐富的科技文化,涵蓋了非常多的領域,如天文、地理和機械等,特別是書中對機械原理的描述,深深吸引了我們。”
來自越南的吳劉玉玲補充道:“我們都是江蘇大學的留學生,與這片土地已經有了很深的感情,所以我們想向更多人介紹鎮江,這裡也正是《夢溪筆談》作者沈括晚年居住並且撰寫這本著作的地方,所以就更加堅定了我們選擇這個主題的決心。”
吳劉玉玲將自己在中國的留學生活形容成一個行李箱,“來中國前我帶了一個小小的行李箱,但當我回國時,我帶走了一個大大的行李箱,裡面裝滿了我在中國收獲的知識、愛與溫暖”。
團隊中的另一位同學馬娜亞來自科摩羅,來中國已3年。除了對中國古代科技文化的熱愛,她對旅行與美食也情有獨鐘。“這幾年我去了中國很多地方,每去一座新的城市,我都會品嘗當地的特色美食。借著這次比賽的機會,我品嘗到了北京烤鴨,留下了美好的回憶。”
展現豐富多彩的少數民族文化
發牟尼來自馬裡,目前就讀於西南林業大學,他們的團隊作品旨在探尋少數民族文化,獲得了比賽的銀獎。校園坐落在風景秀麗的雲南省昆明市,這裡豐富多彩的少數民族文化,激起了發牟尼的探索欲。“我情不自禁被那些美麗的服飾吸引。他們身穿這樣的服飾,無論是載歌載舞,還是做家務,我都覺得非常俊美瀟洒。”發牟尼說。
他在決賽現場還穿了一身自己國家的傳統服飾,以展示馬裡的文化,他的願望是成為中非文化交流的使者。發牟尼說:“除了視頻裡展現的豐富文化,中國給我最大的感受便是熱情友好。當時我剛到中國,中文也不太流利,凌晨落地機場想給家裡的人報個平安,但是我沒有能夠在中國使用的手機卡,便向一位中國人求助,他二話不說便提供了幫助。這件事讓我非常感動,也讓我感受到了中國人的友好善良。”
從茶葉的醇厚韻味到中醫文化的博大精深,從《夢溪筆談》的科技智慧,再到豐富多彩的少數民族文化,每一個視頻中展現的故事都承載著對中國文化的真情實感。這些視頻作品不僅是來華留學生眼中的中國的展示,而且搭建起一座座文化交流的橋梁,它們跨越國界,將中國文化的獨特魅力展現給更多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