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著力培養具有創新精神的高層次技能人才

——專訪蘭州石化職業技術大學校長李常鋒

2024年06月21日08:16 | 來源:科技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著力培養具有創新精神的高層次技能人才

近日,在備受矚目的2024年全國石油和化工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蘭州石化職業技術大學代表隊勇創佳績,榮獲團體二等獎。

多年來,蘭州石化職業技術大學持續深化教育改革,積極探索“中職—高職—本科”相貫通的一體化職業教育辦學新路徑,通過全面推進本科職業教育改革試點,著力培養富有工匠精神、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層次技術技能人才。

日前,蘭州石化職業技術大學校長李常鋒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獨家專訪時表示,職業本科應承擔起培養高技能人才、卓越工程師和大國工匠的重任。

職業本科學校應助推產業升級

記者:在您看來,職業本科高校的定位和使命是什麼?

李常鋒:職業本科高校的定位首先要在“職業”二字上下功夫。相較於普通本科來說,職業本科是以職業為基本導向,培養的是技術技能型、能工巧匠型、大國工匠型人才。普通本科以知識傳授、學科評價為主,而職業本科以工學結合、校企多元評價為主。

穩步發展本科層次職業教育,既是職業教育邁向高質量發展的必經之路,又是時代必需、歷史必然。我國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新一輪產業變革和職業崗位革新必將隨之展開。這於職業教育而言,既是新機遇,也是新挑戰。職業本科理應承擔起為技能型社會培養高技能人才、卓越工程師和大國工匠的重任。

記者:在發展新質生產力過程中,職業本科學校應起到什麼作用?

李常鋒:新質生產力以創新為驅動,開啟了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核心的新一代科技革命,催生了數字產業化與產業數字化,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加速涌現。“新質生產力”這一概念是對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繼承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生產力經典理論表明,生產力包括勞動者、勞動對象和勞動資料三個要素。其中,勞動者是生產力的主要要素,其技術技能水平直接決定了生產力能級。

職業本科教育以培養技術技能人才為己任,兼具技術研發、服務社會等職能,是實現各類先進優質生產要素高效配置、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力量。因此,發展新質生產力,必須發展高質量的職業本科教育。當前,我國職業教育已進入提質培優階段,但仍存在一些問題亟待解決,例如辦學基礎條件薄弱、現代職業教育體系不夠完善、服務產業發展能力不強、產教融而不合等,與發展新質生產力的要求還有一定差距。因此,職業本科學校必須深刻理解新質生產力的內涵,把職業本科教育作為服務強國建設的主陣地,讓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實現數量、質量和評價上的躍升。職業本科學校應深度服務行業企業、助推產業升級和經濟轉型,與新質生產力發展同頻共振。

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大局

記者:職業院校如何為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項目提供支撐?

李常鋒:戰略性新興產業以關鍵技術突破和重大發展需求為基礎,對經濟社會全局和長遠發展具有重要引領帶動作用,是知識技術密集、物質資源消耗少、成長潛力大、綜合效益好的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其發展水平可以作為特定時期國家競爭力、現代產業體系成熟度、產業競爭優勢和領先地位的關鍵衡量標准。

職業教育是與產業經濟發展聯系最為緊密的教育類型,其職責使命是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貼近實體經濟訴求、服務人的全面發展。一定程度上講,職業院校的人才培養與供給能夠縮短戰略性新興產業“由弱到強”的發展周期﹔職業院校在關鍵共性技術方面的突破可以提高戰略性新興產業競爭力﹔職業院校的社會服務能力可以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規模化、集群化發展保駕護航。

記者:您認為,職業院校應如何構建自身的技術創新體系?

李常鋒:創新發展是實現職業教育現代化的關鍵,是引領職業教育走向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要深刻把握創新發展的豐富內涵與實踐要求,圍繞新型勞動者的培養需求,優化專業設置、改革培養模式﹔圍繞新型勞動工具的快速迭代,強化師資支撐、激發創新動力﹔圍繞新型勞動對象的數智升級,深化產教融合、加強國際交流,跟上產業轉型升級的步伐,助力技能型社會建設。

產教融合是培塑新質勞動者的關鍵

記者:職業院校應如何培養適應新質生產力發展的新質勞動者?目前,學校有哪些探索路徑?

李常鋒:發展新質生產力,根本在人。新質生產力的發展離不開取得技術突破的專家學者,也離不開讓新技術落地的新質勞動者。有了新質勞動者的參與,才能助力“制造”向“智造”轉型。目前,企業、行業的生產自動化、智能化程度越來越高。這對學校的人才培養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職業教育是培養適應產業發展需求的技術技能型人才的主陣地,為了適應新質生產力的發展需求,我們要了解產業的發展趨勢和新技術、新材料、新設備、新工藝,更要深入研究“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的問題,把“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和服務新質生產力發展的要求有機結合。加強科技創新,推動成果轉化,實現產教融合,是職業院校的重要發力方向。其中,產教融合是關鍵。產教融合是教育和產業互補互融、共生共長的有效方式,全方位高質量推進產教融合,是產業轉型升級難得的機遇,是服務實體經濟的重要抓手。

蘭州石化職業技術大學為培養新質勞動者,不斷推動產教深度融合。以工業機器人技術專業為例,學校先后與匯博機器人有限公司、深圳市大恆數據安全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北京中教雙元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等企業共同建立校內實訓基地工業機器人編程實訓室、工業機器人控制實訓室等。在此基礎上,學校以機器人與人工智能產教融合共同體為紐帶、應用技術研發為導向,構建產教科融創一體化平台,實現了人才培養、技術創新、產業孵化的良性循環。同時,學校通過崗課賽証融通,深化產教融合,構建產、學、研、用協同創新鏈條,打造高水平教師團隊,創新卓越工程師、現場工程師人才培養模式,助力新質勞動者培養。

記者:您認為,甘肅在深化科教融匯方面需要完善哪些政策措施?

李常鋒:一是政府要發揮主導作用。明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甘肅實踐中,科教融匯的地位作用、目標任務、路徑策略和配套措施,推出相關改革舉措和支持政策。

二是打造區域性科教融匯平台。企業和高校應聯合設立科教融匯型產業學院,完善行業專家參與課程建設的相關機制,努力將企業案例和項目模塊內容融入課堂教學,實現“科”“教”的交叉融合。

三是時刻關注新興產業的發展趨勢,緊緊圍繞國家重大發展戰略優化專業課程,構建基礎學科與應用學科深度融合、多學科交叉的課程體系。推動傳統專業轉型,打造品牌專業,凸顯職業教育科教融匯新趨勢。

四是建立健全科教融匯工作評價機制。成立由相關部門組成的聯合評價機構,明確科教融匯評價指標體系,分享典型案例,並對各地科教融匯實施情況進行評估反饋。(記者 頡滿斌)

(責編:李昉、李依環)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