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永遠處在科學的起跑線上”

——追憶中國科學院院士、物理化學家萬惠霖

2024年06月14日08:06 | 來源:科技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永遠處在科學的起跑線上”

4月28日,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物理化學家、廈門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教授萬惠霖辭世,享年86歲。

萬惠霖畢生致力於催化化學研究,始終活躍在催化化學的前沿領域,取得一系列原創性重大研究成果,是我國催化化學研究的先驅。

創新路上無畏懼,一馬當先創佳績。這是萬惠霖一生追求真理、勇攀科研高峰的生動寫照。

潛心催化獻終身

催化化學對人類社會的發展和進步有著深遠的影響,80%以上的傳統化工過程都與催化作用有關。從踏入這一領域開始,萬惠霖就有強烈的創新意識和責任感。他說:“催化化學這個學科近幾年在世界上發展得很快,我們不能步人后塵,要勇於創新,不僅要在基礎理論研究上有所突破,研究方法也要創新。”

當時,國內外研究者主要依靠陽離子來調變催化劑的活性與選擇性。萬惠霖課題組選擇獨辟蹊徑,研究一種新型陰離子(即氟離子)調變的催化劑。這類催化劑因其獨特的物理和化學性質,在多個化學反應中展現出高效催化性能。

經過多年研究驗証,萬惠霖帶領課題組闡明了氟化物助催作用的本質,創新研制出一系列性能優良的含氟稀土(鹼土)氧化物催化劑,為從天然氣等低碳烷烴資源中制取乙烯和含氧有機化合物等開辟出全新方向。

強烈的創新意識使萬惠霖的科研工作始終走在前沿。一生中,他與老師、同事合作在國內外刊物發表論文600余篇,出版專著1本﹔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三等獎2項、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和二等獎3項,以及國家發明專利40余項,榮獲中國催化成就獎。

談及取得的科研碩果,萬惠霖總是輕描淡寫。他說:“我只是一個比較肯學習的人,組織上交代的教學或是其他任務,我都很認真地去做。”

在同事及學生眼裡,他是一名典型的“三無”教授,沒有星期天、沒有節假日、沒有在晚上十二點前休息過。隻要不出差,不論是星期天或節假日,同事和學生經常能在實驗樓看到他的身影。而他家書房的燈,午夜之后也總是亮著。

在萬惠霖的同事、廈門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教授王野眼中,萬惠霖嚴於律己,對實驗數據要求極為嚴格,最大的愛好是看文獻。甚至在外地考察期間,他都背著一大包文獻隨時翻閱。

別人問他為何這樣拼命?

萬惠霖說:“我覺得自己永遠處在科學的起跑線上,要拼命地向前跑。”學習興趣一直推動著他前進,做學問搞科研讓他有一種難以言表的歸屬感和幸福感。

甘為人梯育棟梁

在勤於科研的同時,萬惠霖也投身於教學一線,長期為本科生和研究生講授專業課程。在學生印象中,他講課深入淺出,條理清晰,重視教學與科研的結合,總能激發興趣、啟迪思維。

為了讓年輕人有更多時間作研究,他肩負起學院、學校交給他的行政任務,曾任廈門大學化學化工學院院長、固體表面物理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其間承擔了大量行政性、服務性工作。

萬惠霖除了給學生們“傳道授業解惑”,更以身示范,教給學生做人的道理。

令學生龍瑞強記憶猶新的是,20多年前,他與導師討論課題時,萬惠霖坦誠布公地告訴他,自己對實驗裝置的細節不懂,要他自己摸索或向別人學習。在龍瑞強看來,當時在他面前說話的萬老師已是全國知名的“催化大師”,完全可以安排他去問別人,壓根兒沒有必要在一個毛頭小伙面前如此謙虛。

龍瑞強在回憶文章《我的恩師萬惠霖院士》中寫道,萬老師這種謙虛和誠實的態度給他的一生都帶來深遠影響,特別是在以后的工作中,當他有不懂的問題而羞於開口時,萬老師的一席話總是回蕩在耳邊。

“973”項目“天然氣、煤層氣優化利用的催化基礎”是國內最重要的重大基礎研究計劃之一。彼時,萬惠霖是新當選的中國科學院院士,但他卻堅決推薦當時小他21歲的包信和擔任項目首席科學家,並在隨后的工作中給予鼎力支持,最終項目高質量完成。

“先生那淡泊名利、提攜后學的崇高品質和甘為人梯的寬廣胸懷,我時刻銘記在心。”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長包信和說。

中國科學院院士、廈門大學黨委書記張榮說,萬惠霖淡泊名利、勵精圖治,他崇高的科學家精神和道德風范永遠值得后輩學習和敬仰。

(記者 符曉波 通 訊 員 曹京柱 歐陽桂蓮)

(責編:郝孟佳、李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