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廠二代”的奮斗青春

甄 文
2024年05月29日08:17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黃希誼在工廠中。

  陳啟熙近照。

  葉陳寧在家族美術館中宣傳書畫作品。
  本文照片均由受訪者提供

  “廠二代”,指的是中小民營制造業工廠老板的子女們。如今,隨著父母輩逐漸退休,“廠二代”吸引了更多目光。

  創業大潮中,他們也是心懷夢想的海歸“創二代”。面對時代機遇,這些海歸青年接過長輩們的事業,在創新的道路上勇往直前,以新思維、新技術為企業注入活力。摸索、前行、收獲……他們書寫著屬於自己的創業篇章。

  

  打造社群

  黃希誼,一名廣東機械設備廠的“廠二代”,曾在巴黎高等商學院攻讀過與時尚相關的專業。那時,她似乎與家族事業漸行漸遠。然而,因為疫情,黃希誼再次踏進那個自己“熟悉又陌生”的工廠世界。

  回國后,黃希誼面對的是一個全新的、未知的領域。她對國內的商業環境知之甚少,對家族事業更是一無所知。她坦言:“我隻知道工廠涉及機械,但具體業務我都不知道。”

  2023年初,黃希誼在社交平台分享了她的回國工作經歷與心路歷程,讓她有些意外的是,這些經歷分享引發了一些共鳴。不少與她有著相似經歷的年輕人被她的故事吸引,大家開始在評論區積極跟帖,分享自己的故事。

  為了搭建一個讓這些年輕人交流經驗、共謀發展的平台,黃希誼創建了名為“廠二代GOGOGO”的社群。在這裡,他們分享各自在家族企業中的成長與困惑,探討如何推動企業創新與發展。他們希望能帶來新的管理理念,為傳統的家族企業注入新活力。

  “廠二代”社群裡有不少豐富多彩的學習活動。從主題沙龍到名企探訪、從經驗分享到工廠互訪,來自不同行業、不同領域的同齡人,在這裡分享各自的經歷與感悟。在黃希誼看來,不同的故事也在鼓勵著彼此不斷前行。

  碩士畢業於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陳啟熙曾深有感觸地說:“這樣的社群為我們提供了一個非常有特色的平台,讓大家能夠共同面對並探討外貿、電商和創新等話題。在這裡,我不僅找到了志同道合的伙伴,更收獲了豐富的合作資源和經驗。”

  摸索“接廠”

  今年是黃希誼“接廠”的第四年,從最初茫然到如今對業務熟稔有加,她的每一步走得堅實有力。面對全新的領域,黃希誼辭去了海外的穩定工作,回國后將目光瞄向了工業互聯網和工業軟件設計研發。她決心用創新思維和技術,為家族的傳統制造業工廠帶來轉型升級的更多可能性。

  每天清晨八點半,黃希誼就開始了巡廠工作。通過不斷學習與嘗試,她逐漸摸清了工廠的業務脈絡,並深入參與客戶溝通、合作洽談等各個環節。“雖然一切都是從零開始學習,前路充滿了挑戰和困難,但我願意勇敢地邁出每一步。”她說

  面對數字化轉型的難題,黃希誼沒有退縮。她深知,這是家族企業轉型的關鍵一步。從提出一個嶄新的概念,到真正研發出適配自家工廠設備的工業軟件,黃希誼帶領團隊克服了重重阻力。但正是這些困難,讓她更加堅定了前行的決心。她說:“我們走了很多彎路,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和時間成本。但我相信,隻要堅持下去,就一定能夠找到適合我們的數字化轉型之路,這是發展的必由之路,經歷難以避免的‘陣痛’是正常的。”

  相較於黃希誼“半路出家”接手企業,葉陳寧的接班之路更明確和堅定。還在美國卡耐基梅隆大學學習人機交互專業時,她就已經將未來回到家中企業工作當成自己的事業主線規劃。她說:“學習人機交互,就是為了幫助傳統企業做好轉型。用數字化手段接入工廠脈搏很重要。”

  在福建廈門,葉陳寧家中做外貿生意。隨著長輩年齡漸長,她逐漸感到肩上的擔子重了。2023年,葉陳寧辭去了一家知名互聯網公司的工作,從今年1月起開始參與家族企業的運營。

  憑借出色的外語水平和專業能力,葉陳寧逐漸幫助企業構建起國際平台,以開拓海外市場。“老一輩專注於創作研發,但在市場營銷方面做得相對較少。‘酒香也怕巷子深’,我就通過各種途徑提升產品的曝光度。”為幫助家族美術館的書畫作品增加傳播度,葉陳寧精心制作了微信H5頁面。同時,她還積極與拍賣行、畫廊以及品牌廣告策劃人建立合作關系,進一步推動家族企業的商業化進程。

  與此同時,葉陳寧也希望能凝聚更多青年創業者的力量,以建立廣泛的資源平台,共同開展合作項目。她積極參與新媒體平台、時尚品牌活動以及電視媒體路演,有效提升了品牌的曝光度。葉陳寧認為,將家族業務與年輕人的興趣點相結合非常重要,她也因此成功帶動了銷售業績的增長。

  剛回到公司的時候,葉陳寧也遇到了許多困難。她坦言,傳統工廠的數字化轉型、工人老齡化以及招聘難等問題,都讓她倍感壓力。但她沒有放棄,仍在不斷尋找新的經驗。“我經常會想,我們到底可以給工廠帶來什麼?新的理念和方法推廣起來並不容易,但正是因為棘手,才更值得努力去做。”葉陳寧說。

  跨界逐夢

  2021年,留學美國9年的陳啟熙決定踏上歸國的旅途。盡管他本科和碩士階段專注於材料科學與工程,但他始終很關注人工智能領域的發展。在深入走訪工廠並與企業家們深入交流后,陳啟熙對中國制造業了解更加深入,他開始在父母創立的公司中承擔關鍵項目的管理工作。

  “我最初選擇從數據可視化這一領域切入,深入參與項目的運營與管理,隨后成立人工智能部門並擔任主要負責人。同時,我也在集團內部積極嘗試創建新項目,以項目化運作方式推動企業發展。”陳啟熙說。

  然而,在公司的人工智能部門並不足以滿足陳啟熙的想法,創業的種子始終在他心裡。陳啟熙一直想走出去,試試自己干。左右掂量,他終於決定走出舒適區,於2023年創立了自己的科技公司。

  “我們公司主要面向企業家提供咨詢培訓服務。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日新月異,我們將迎來一個全新的技術時代。推動人工智能的發展,不僅順應了時代的潮流,也是我們這一代人的責任和使命。”

  目前,陳啟熙已經在自己的企業中廣泛應用人工智能工具。他打造的人工智能客服系統已經取代了原先需要大量人工完成的客戶服務工作,大幅提高了咨詢效率。“這種創新不僅將人與機器的互動推向了新的高度,還為企業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經濟效益。”他說。

  對年輕的“廠二代”們來說,除了自我提升,他們有著相較於父輩更強的分享欲。2019年,當葉陳寧收到卡耐基梅隆大學的錄取通知時,她將自己的經驗和心路歷程寫成了一篇長達十萬字的文章,在網絡平台分享給了更多人,其中詳細記錄了自己申請大學的歷程和內心的掙扎。這篇真誠又實用的文章,在留學生中激起了水花。

  “我的初衷是幫助那些同樣有夢想但感到迷茫的年輕人。”葉陳寧說,“如果我的經驗能多少幫到他們一些,我也會感到非常滿足、非常開心。”

  受到這篇文章的啟發,許多后輩紛紛聯系葉陳寧,尋求轉專業或申請人機交互的建議。其中,兩名學生的成功轉型和獲得頂尖大學的錄取通知更是讓葉陳寧倍感欣慰。

  為了將這種影響力持續擴大並發揮更大的價值,葉陳寧於去年創建了一個產學研平台。這個平台匯聚了產業、高校和個人的資源,共同研發對人才培養具有直接意義的課程。她深入企業了解需求,將痛點轉化為選題,再由她及經驗豐富的高校同學擔任導師,將選題轉化為錄播課程。這種教學模式不僅降低了學習門檻,也讓用戶以更親民的價格接觸到了更廣泛的行業知識。

  “我希望能通過這個平台,為大家彼此學習與交流提供更多機會。同時,我也希望我們的課程能夠真正為產業帶來價值,為社會的發展貢獻一份力量。”葉陳寧說。

(責編:李昉、孫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