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推動精准對接 助力成果轉化

——“千校萬企”協同創新伙伴行動成效顯著

2024年03月27日08:15 | 來源:光明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推動精准對接 助力成果轉化

“套管是電氣裝備的重要部件,技術含量很高,通過‘千校萬企’協同創新伙伴行動,我們和西安交通大學緊密合作,實現了從超高壓到特高壓、從交流到直流套管的升級,成功打破國外壟斷。”在日前舉行的2024中國千校萬企協同創新推進會上,中國西電電氣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常委、副總經理謝慶峰告訴記者,產學研協同創新是西電構建研發體系、破解“卡脖子”難題的寶貴資源。

為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有組織地推動校企精准對接、合作創新,2022年,教育部牽頭,聯合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知識產權局等相關部門共同組織實施了“千校萬企”協同創新伙伴行動。行動實施的效果如何?產教融合如何進一步深化推進,助力新質生產力的培育?記者對此進行了採訪。

拉緊校企高效互信合作紐帶

千校萬企如何發揮協同力量?同以往的校企合作模式有何不同?

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常務副會長、教育部科學技術與信息化司原司長雷朝滋表示,與過去量大面廣、自發的高校科技人員與企業合作相比,有組織的校企合作可以組建跨學科跨領域、上中下游銜接的攻堅團隊,針對行業產業的關鍵核心技術、共性技術和“卡脖子”問題,解決行業產業發展中的重大問題,切實推動產業迭代升級,提升企業的國際核心競爭力。

“截至目前,平台參與高校共計500余所,參與企業超2000家,收集技術研發需求超3500項,成功幫助一批企業對接高校,解決了技術研發難題。”千校萬企協同創新平台秘書長趙強介紹,平台將從加速開展校企精准對接、加快成果落地轉化、大力開展科創服務創新試點等方面展開工作。預計到2024年年底,將完成5000項高質量科技成果、5000項企業需求和1000名行業領域專家入庫,服務不少於2000家企業與高校對接,落地成果不少於1000項。

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副校長朴世龍表示,校企循環促進機制是深化校企協同創新的核心驅動。他認為,科技創新是個系統性工程,高校與企業扮演著功能不同但優勢互補的角色,來自高校的前瞻性研究可以為企業提供技術思路和解決方案﹔來自企業的市場信息和資金支持可以分散高校的研發風險,加快技術的成熟與產品生產,完成“從0到1”“從1到N”的跨越。

“與此同時,我們也應注意到校企合作並不只是以高校基礎研究為起點,以企業應用轉化為終點。生產一線往往蘊含著關鍵的科學問題,源自企業的技術需求可以持續推動高校開展以需求為導向的優質科研轉化,發揮成果轉化對教學科研的帶動作用。”朴世龍建議,下一步應構建好高質量的校企循環促進機制,使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密切結合、科學家與工程師深度理解、高校與企業高效互信,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

科技成果轉化制度革新成熱議話題

賦予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試點加速推進﹔科技成果評價改革試點、加快職務科技成果單列管理試點正在進行﹔國家技術轉移體系建設大力推進,專業化服務能力逐步提升……當下,科技成果轉化制度的革新成為專家們熱議的話題。

“2023年,全國技術合同達到94.6萬項,成交金額6.15萬億,同比分別增長了22.5%和28.6%﹔高校院所成果轉化合同總金額,高校與企業共建研發機構、技術轉移機構、服務平台數量均持續增長。”科技部成果轉化與區域創新司副司長秦浩源用一組數據說明科技創新成果應用正在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

朴世龍認為,穩定可靠的科技成果轉化制度是深化校企協同創新的重要保障,完備的科技成果管理規則、良好的成果轉化制度不僅是對各方行為的規范,也是對各方權益的保障。

“原始創新成果的轉化周期漫長、不確定性高,隻有制度明確、規則清楚,企業才有信心把真金白銀投入科技成果培育與轉化過程中,科研人員才能安心從事基礎研究。因此,建議高校與企業從實際出發,明確知識產權歸屬與權益分配,完善制度化的轉移轉化流程,搭建專門化的成果管理與對接平台,打造專業化的轉移轉化團隊,以便消除校企合作過程中潛在的誤解與沖突,為新質生產力要素順暢流動與高效配置創造良好的制度環境。”朴世龍表示。

“面對新形勢、新要求,通過高校和企業雙向發力,促進產生更多原創性、顛覆性科技成果,實現成果供給和企業需求的精准對接,有助於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秦浩源表示,下一步,科技部將加快推進科技成果轉化的體制機制改革,研究制定科技成果賦權制度,進一步暢通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轉化的制度路徑﹔完善新時期國家技術轉移體系頂層設計,優化技術轉移服務體系,推動重大科技成果轉化應用示范﹔培育壯大科技領軍企業,支持領軍企業聯合高校院所共建高水平創新平台,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

推進科創服務體系化標准化

朴世龍表示,開放的合作生態是深化校企合作創新的關鍵支撐,發展新質生產力要向改革要動力,向開放要活力,開放的校企合作生態不能隻包括高校與企業兩個創新主體,而要聯合地方政府、金融機構等其他創新主體的優勢力量。

“近年來,地方政府在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塑造區域發展創新動能方面意願強烈、政策有力,金融機構參與可以有效緩解高校企業創新項目缺乏早期資本、中小企業融資難等問題。因此,建議高校與企業主動對接國家戰略需求,積極爭取各地政策支持,通過合作共建新型研發機構參與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等建設,推動原始創新成果、先進技術與優質產品更好服務區域發展﹔建議在合法合規、嚴控風險的前提下,實施引入金融機構支持科技成果的轉化工作,通過多種金融工具和服務推動更高質量的校企合作,發揮金融創新對科技創新的促進作用,為新質生產力發展凝聚強大合力。”朴世龍說。

“今年我們要在中關村策劃舉辦千校萬企協同創新平台的產業對接活動,尤其是針對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科技等前沿優勢領域,與我們服務的中關村科技企業開展校企對接,還要積極協同創新網絡開展平台落地工作試點。”中關村發展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潘金峰介紹,目前中關村發展集團在全國50個城市通過輕資產運營等方式共運營66個創新空間,與當地政府、科技企業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系。“在這些創新空間中,有一批專門服務於高校成果轉化的產學研協同創新基地和高校大學生創業園,通過這些合作網絡,我們可以集全集團的力量與資源,為服務對象提供項目落地的成熟空間和完善服務體系,讓平台上的高校、企業在全國各地享受到一流優質服務。”

(記者 周世祥)

(責編:李昉、郝孟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