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在台州,讀懂和合文化

竇 皓 黃敬惟 泮永翔
2023年11月20日08:42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和合人間文化園。
  台州市委宣傳部供圖

  外國友人在參觀和合文化展陳。
  潘侃俊攝

  天台山國清寺。
  台州市委宣傳部供圖

  和衷共濟、和合共生是中華民族的歷史基因,也是東方文明的精髓。11月7日,2023和合文化全球論壇在浙江省台州市天台縣開幕。中國、美國、日本、韓國、泰國、保加利亞等國官員和相關國際組織代表、多國駐華使節,以及有關智庫、高校、研究機構的專家學者等約300人齊聚一堂,共赴一場和合之約。

  台州已連續3年舉辦這場全球文化交流的盛會,每年都有新面孔、新主題。不變的是,始終圍繞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目標,緊扣“貴和尚中、善解能容,厚德載物、和而不同”的內涵,孜孜以求,共話和合。

  行走台州,和合之美在當地的城市建設中隨處可見,和合文化地標與城市的人文氣質密切聯結,人與城市和諧相處、和合共生,令人印象深刻。

  和合文化源遠流長

  中華民族素來以和為貴,和合文化既縱向貫穿於文化發展的全過程,又橫攝於各家各派的思想文化中,是中國思想文化中最完善、最具生命力的精髓之一。

  台州和合文化既是中華和合文化的鮮活樣本,也是當代城市精神的動力源泉。

  和合文化雖是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提出的概念,但實際上,中華民族講究和合由來已久。

  “和”“合”二字,早在甲骨文、金文上已經單獨出現。直至西周末期,史伯提出“和實生物,同則不繼”的觀念,第一次對和合文化作出了系統性的闡述。春秋時期,和合的內涵不斷加深,外延也逐漸擴大,逐漸積澱成一種以和為貴、圓融和諧的文化精神。

  先秦時期,諸子百家秉承各自立場,孔子執禮、荀子以法、孟子秉仁,初步形成了和合觀,而遠離中原的天台地區踐行和合,將和合文化上升到了儒釋道合一的高度。以天台宗為代表的佛教和合思想、以南宗為代表的道教和合思想、以理學為代表的儒家和合思想,三者互鑒互融,共同構成了台州和合文化的有機整體。

  隨著唐代天台宗東傳日本,兩宋時期寒山詩東傳日本,元明清時期濟公文化傳往日本、東南亞地區,形成了台州和合文化的“三座高峰”。歷史上神山秀水、三教圓融的天台山,既為和合文化提供了廣闊的天地,也是后人心向往之的“和合聖地”。

  作為和合文化象征的“和合二仙”,原型是隋唐時期的天台山名僧寒山、拾得。1300年前,唐代白話詩人寒山子從長安到天台山,與國清寺僧拾得結為好友。他們寄情山水、吟詩會友、包容友善、淡泊名利的對答和詩篇,被人們廣泛傳頌。

  清雍正十一年(1733),皇帝敕封寒山、拾得為“和合二聖”,寒山、拾得成為和合文化的象征,傳達的正是一種追求“身心和合、人際和合、天人和合”的精神,二人所在的天台山也被視作中華和合文化聖地。

  和合之美隨處可見

  走在台州,“和合”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存在。

  在天台山和合小鎮,有一座佔地1.5萬平方米的和合人間文化園,每年接待游客約8萬人次。

  今年,由天台和合人間文化園一根藤工坊提供的“一根藤”作品,走進了杭州第19屆亞運會。《福祿壽》《五福臨門》《葫蘆寶瓶》《雙福祿》4件作品,借用葫蘆、蝙蝠、鹿、龜等與福、祿、壽寓意相關的動植物來傳達祝福,完美詮釋了和合圓滿的美好寓意。

  除了和合人間文化園,天台還有和合文化創意街區、和合聖地碑公園、天台山民俗博物館、天台山家風家訓館等,可以說,和合文化融合在街區、公園、廣場,成了市民隨處可見的真實場景。

  和合不止於天台,和合氛圍早已氤氳到整個台州。在城市公共空間,和合之美幾乎隨處可見。台州圖書館將“和合e書吧”搬上市域鐵路S1線全線15座站點,這是全國首個城市軌道交通閱讀設施全覆蓋案例﹔在非遺展示館,陳列的80余件展品,聚集了全市66個省級以上非遺代表性項目、32位傳承人的精品力作,成為了解台州和合文化的打卡地。

  將共享法庭融入街長驛站,調解員在線上遠程指導,確保在街區一線化解矛盾糾紛,這正是台州創建“和合街區”的成果。截至目前,台州建成92個示范“和合街區”,把“與民共享,與民交心,與民協商”的和合理念融入基層治理的細枝末節。

  把和合文化融入社會治理理念,將和合思想運用到基層治理實踐,是台州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的最大特色,也是最亮底色。

  圍繞著“和合”二字,台州著力提升市域社會治理的“軟實力”——和合司法,以貴和尚中的無訟理念化解糾紛,打造和而不同的“現代化特色法院集群”﹔和合調解,以新鄉賢和合調解服務團為依托,與人民調解、司法調解、行政調解共同打造基層“和合善治同心圓”……台州正通過“和合善治”新模式,用心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

  和合之道走向世界

  在2023和合文化全球論壇上,專家學者共話和合文化,以和合之道凝聚全球共識、以和合之力匯聚全球智慧。

  來自中國、黎巴嫩、白俄羅斯、巴西、日本、印度的青年代表一起宣讀《“和合世界”全球倡議》,雖然語言和文化背景各不相同,但弘揚和合精神、共建美好世界是他們的共同心聲。

  《和合文化快讀》中英文版圖書亮相,以“全球文明倡議”為引領,以和合文化為核心,通過問答形式,向更多讀者介紹和合文化的深厚根源、核心內涵、標識符號、時代意義與世界價值。

  負責《和合文化快讀》英文內容編校工作的大衛·弗格森,從英國遠渡重洋來到中國,在華從事英文編譯工作15年。這些年,弗格森以西方視角向國際社會講述中國故事,傳達中外文化交流的和合之聲。“和合是一條基於文化多樣性,追求和諧、融合的道路。”弗格森表示,“世界各地理解和合、運用和合理念的人越多,越有可能達成不同文明的交融。”

  吉利集團開創企業跨國並購新模式,收購沃爾沃、寶騰汽車﹔杰克縫紉機並購奔馬、拓卡與邁卡﹔利源重工與德國葛利茲鋼廠成立合資公司……生動反映出和合文化所蘊含的“和而不同、和實生物”兩大基因,為企業的創新發展注入了源頭活水。

  和合文化是人類文化寶庫的一顆璀璨明珠。和合文化屬於台州,屬於中國,也屬於世界。

  在一次次“文化出海”中,和合文化逐漸融入世界文明版圖,散發出古老的東方智慧,展現著濃厚的中國文韻。

  今年2月,在法國中部歷史文化名城納維爾市的公爵宮費爾南多·錢蘭德大廳,“和合文化走友城”之風光攝影與非遺木雕作品圖片展覽拉開帷幕。

  這場跨越萬裡的展覽,由台州市委宣傳部、台州市外事辦聯合主辦。50張展現台州山海風光、風土人情的攝影圖片和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主題的台州非遺木雕作品照片被整齊陳列,散發著來自東方山海水城的旖旎而深沉的魅力。前來觀展的納維爾市民對台州的人文風光和非遺藝術贊嘆不已,紛紛表達了對台州的向往之情。

  隨著“和合文化走友城”“山海台州進友城”“台州智造連友城”等品牌的推出,台州搭建起了與世界和合經貿、文化交流的橋梁,先后開展“波蘭友城周”“德國友城周”“韓國友城周”和“美國友城周”等活動,在友城多個平台展播非遺項目、美麗鄉村、美食、旅游風光等。

  為了更好地挖掘和傳播和合文化,台州今年還致力打造和合文化全球傳播體系,成立和合文化國際傳播中心,通過舉辦海外青年台州行、和合文化海外行活動等,形成了全媒體、多語種、廣覆蓋的海內外傳播矩陣,讓更多人感受到“中國聲音”的獨特魅力。

(責編:李昉、郝孟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