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體測培訓班火爆

青少年體育鍛煉跟上了嗎

2023年10月24日08:56 | 來源:光明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青少年體育鍛煉跟上了嗎

【記者調查】

近日來,北京中小學四年級、六年級、八年級體測考核陸續展開。對於學生和家長而言,此次考核非常關鍵,因為這項成績將作為過程性考核的分數,納入中考體育總成績。

九月的一個周末,天空飄著小雨,北京市昌平區某體育中心的跑道上卻依舊人頭攢動。“預備,跑!”跑道的一角,十幾名孩子被分為幾個小組,在多名教練的指揮下進行50米跑測試。一位在旁等候的家長告訴記者,他的孩子四年級,正在參加體測培訓班。“馬上要參加體測了,想最后再努把力,能多一分是一分!”九月正值體測考試前夕,記者觀察到,不少家長為孩子報了對體測項目進行針對性訓練的培訓班。小區、公園、體育場,隻要是可以開展跑步、跳繩等運動的場所,無論是工作日還是周末,都能看見孩子們跟著教練鍛煉的身影。

體測培訓班為何這麼火?花錢報體測培訓班是否有必要?體育鍛煉也能突擊補習嗎?如何才能讓青少年養成真正良好的鍛煉習慣,愛上體育運動?記者就此展開了採訪。

“明知是廣告,但的確戳中了家長的內心”——

體測培訓班成為家長首選

“暑假開始,報名體測培訓班的孩子明顯比平時多了許多。”北京市一家體育培訓機構教練陳木木告訴記者:“我們機構平時主要向孩子提供綜合性的體能訓練。但從暑假開始,要求給孩子進行體測訓練的家長越來越多,我們就分不同年級開設了專門的體測培訓班。”

為了在十月份的體測中拿到滿分,海澱區六年級學生曉琳已經在體育機構突擊補習了一個暑假。曉琳的媽媽王女士表示,身邊的家長和孩子都很重視這次體測,管它叫“體育小中考”。“我們家孩子平時不太愛動,除了體育課之外很少鍛煉。暑假剛開始的時候,我們在機構做了一次模擬體測,各科都達不到及格分,可把我急壞了。”為此,王女士給曉琳報了暑期體測沖刺班。“報班花了差不多8000元,包括45節課,一節課一個半小時,每個班有8個學生,一周需要上三到四次課。”她還透露,曉琳的不少同學也報了體測培訓班,花費少則幾千元、多則上萬元。“隻要能提高成績,再貴的班我們都願意報。據說好一點的‘一對一’教練,500元一節課都約不上。”王女士表示。

與曉琳在體育鍛煉上“臨時抱佛腳”不同,西城區四年級學生樂水算是一個運動愛好者,上小學之前就學蛙泳,現在正在學自由泳和爵士舞,平時運動興趣很濃厚。為了備戰體測,樂水的媽媽薛女士為她制定了詳細的鍛煉計劃:放學后跳繩1000個,睡覺之前做50個仰臥起坐,再拉伸一下練習坐位體前屈,這已成為樂水的日常。即便如此,談到體測,薛女士仍然難掩焦慮:“我在手機上刷社交軟件的時候,經常會刷到一些帖子,告訴家長‘體測少一分,中考排在你前面的人就是一操場’。點進去以后才發現,這是體育培訓機構的廣告。明知是廣告,但的確戳中了家長的內心。我也不敢拿孩子的分數冒險,保險起見,就給孩子報了體測培訓班。”

那麼,家長花了上千元報的體測培訓班,實際效果怎麼樣?

“體測培訓班對於提升孩子的體育成績還是有幫助的。”王女士說,“一個假期訓練下來,曉琳的跑步成績從不及格到了及格,仰臥起坐進步到了良好,跳繩不光能拿到滿分,還可以獲得額外加分。”薛女士認為,課外的教練在動作指導上很細致,也有針對性。“在上體測培訓班之前,孩子和他們班同學的運動姿勢普遍都存在問題。現在孩子的姿勢被糾正了,成績也提高了。”

但是採訪中,家長們也表達了自己的顧慮。王女士表示:“雖然孩子被迫動起來了,但曉琳的訓練積極性一般,她覺得這些測試項目很累,也很枯燥。她以前做完作業還有時間參與自己喜歡的活動,現在沒有精力玩別的了,光練這幾個考試項目就夠累的了!”薛女士告訴記者,孩子平時熱愛運動,但是卻對體測項目興致不高,也糾結於體測項目要不要專門補習。“我們都覺得,孩子的壓力提前了,家長的壓力也增加了。”

“短時間過度鍛煉,對孩子的健康是有損害的,也違背了體測的初衷”——

日常體育鍛煉演變成突擊補習,有損身心健康

體育鍛煉,本該是循序漸進、日積月累的過程,卻演變成了臨陣磨槍的突擊補習。家長讓孩子上體測培訓班,真的有必要嗎?

對此,北京師范大學體育與運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毛振明有自己的看法。“孩子在體測前報班突擊,這是一件既讓我高興,同時又感到擔憂的事。”毛振明說,“高興的是,那些平時不太督促孩子進行體育鍛煉的家長,終於為這件事感到焦慮、擔憂,繼而重視起孩子的體育鍛煉情況了。家長們花錢給孩子報體測培訓班,其實也是為孩子的身體健康進行投資,從這個角度來看,是值得肯定的。”

“但是許多家長臨考前才想起報班補習,說明這些孩子平時在體育鍛煉上欠的債太多了,需要在考前拼命‘還債’。短時間過度鍛煉,就和暴飲暴食一樣,對孩子的健康是有損害的,也違背了體測的初衷。”毛振明向記者解釋,“在四、六、八年級設置體測環節,目的不是為了為難學生、給學生家長增添負擔,而是要讓孩子提前動起來,讓體育鍛煉貫穿中小學的全過程﹔從考試設計思路來說,也一直堅持的是‘低區分度、高分數’的原則。舉個例子,之前北京體育中考總分30分時,最后孩子的平均分可以達到29分左右。因此,家長們對體測的難度不必過分焦慮,關鍵是要提早督促孩子進行日常鍛煉。”

看似簡單的一句“進行日常鍛煉”,但在記者的採訪中,在不少孩子和家長那裡卻難於登天。讓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動起來,為何那麼難?

“時間真的不夠用!”北京家長劉女士告訴記者,一般情況下,孩子豆豆在學校就能把作業寫完。盡管如此,豆豆每天還是要將近夜裡十一點才睡,因為回家之后,他還要把時間分給數學英語進行深入學習。周末的時間表,也被一些學科類培訓班佔據。“孩子連睡覺時間都不夠,哪裡有時間去鍛煉?”

“家長選擇讓孩子在課外時間去上學科培訓,而不是進行體育鍛煉,反映出兩件事:一是我們國家還沒有形成崇尚健身、熱愛鍛煉的文化﹔二是當前教育功利化的傾向仍然存在,家長‘成績至上’的想法還比較普遍。這都是導致青少年日常鍛煉不足的重要原因。”毛振明表示。

當被問及為何很少主動鍛煉,曉琳坦言,自己的父母不擅長運動,也沒有日常運動的習慣,下班回來不是坐在電腦前加班,就是躺在沙發上看手機。周末空閑時間,父母也更願意帶她去圖書館、商場,而不是去戶外。

“當前,不少家庭體育鍛煉的習慣和能力比較欠缺。”毛振明指出,這也是孩子動不起來的原因之一。“其實日常生活中,我們是可以以家庭為單位進行很多體育鍛煉的,比如和孩子一起打羽毛球、乒乓球,一起跑步、跳繩等等。但是很多家長自己平常不重視身體鍛煉,所以在面對自己孩子時,也沒有意識去培養孩子的鍛煉習慣,更別提指導了。”

毛振明還指出,手機和電子游戲的流行也是阻礙孩子運動的因素。“現在的電子游戲太多,游戲的誘惑力也很強。如果我們的體育課能做得那麼好,能讓學生樂此不疲,這個問題可能就不突出了。”

“跑完步再學習,頭腦都更清醒了”——

怎樣讓孩子真正愛上體育、擁抱鍛煉

在採訪中,不少家長反映孩子擠不出時間鍛煉,或是抱怨鍛煉佔據了原本學習的時間,擔心影響孩子學業。事實果真如此嗎?

文文是成都某高中一年級的學生,盡管學業緊張,但一有空閑,她就會和好友相約去學校健身房﹔周末,她還會專門去校外的體育場館進行鍛煉。她告訴記者,鍛煉是她緩解壓力的有效方式:“跑完步再學習,頭腦都更清醒了!”

“適當運動可以提高工作、學習效率。”北京體育大學教授張一民向記者介紹,“有研究証實,大腦連續工作兩個小時,如果選擇被動休息,需要20分鐘消除疲勞﹔而通過主動鍛煉,5分鐘就能恢復人體植物神經系統的緊張度和平衡性,極大縮短恢復時間、提高效率。”

“在青少年階段,體育鍛煉對孩子身心發展的促進作用是基礎性和全方面的。鍛煉不僅可以提高孩子青春期內分泌系統的調節能力和新陳代謝能力,幫助體格生長,還可以促進大腦發育。運動時大腦分泌的內啡肽和多巴胺,能讓人產生愉快的感覺。”張一民說。

如何讓久坐的孩子運動起來?毛振明認為,當務之急是要扭轉家長的觀念。“家長不能把孩子的體育鍛煉和身心健康完全當成學校、社會的責任,自己首先要重視、關心孩子的健康,為他們的終身幸福著想。”

對此,張一民也表示贊同。他以為,父母的言傳身教對孩子的影響是巨大的。“我認識許多熱愛體育鍛煉的父母,孩子的鍛煉習慣和身體素質基本很好。”張一民建議,家長在日常生活中要為孩子制定鍛煉計劃,並和孩子一起動起來。“孩子放學回家后,家長可以陪孩子進行慢跑、跳繩等力所能及的運動,既增進親子關系,也促進雙方的健康。”

針對採訪中部分家長反映的校內體育課針對性不強,導致孩子體育技能掌握不到位的問題,張一民表示,學校在開齊開足體育課、著力保障學生每天校內外各一小時鍛煉時間的基礎上,要加強體育課的合理安排,對運動能力弱一些的孩子,要制定針對性的教學計劃,循序漸進地引導他們養成鍛煉習慣。同時,學校可以用好“課后三點半”以后的時間,請體育教師仔細地教學生們運動的正確動作。“比如說仰臥起坐,很多同學的錯誤做法是用手去抬腦袋,那麼老師應該及時糾正,讓孩子感受如何用腹肌發力把身體抬起來。”

此外,想要讓孩子對體育鍛煉感興趣,體育教師還要充分考慮孩子的年齡特點,在鍛煉項目的形式豐富上下功夫。“老師可以把一些看起來比較枯燥的項目,通過游戲化的形式,變得更有趣味性和競技性。以跳繩為例,不僅可以單人跳,也可以讓兩個孩子相互比賽,看誰跳得多。”張一民說。

毛振明告訴記者,自己和團隊正在研究如何將孩子們鍛煉的“日負荷”指標加入到體育中考中去。日負荷就是通過運動手環監測心率,評估孩子日常的鍛煉量和鍛煉效果。“通常來說,運動時人的心率達到最高心率的60%以上,就可以算作是有效運動。據此我們確定了兩個監測指標,有效運動量和日常運動量。運動心率達到最高心率的50%以上,比如日常的走路、走樓梯,這些運動還達不到有效鍛煉的標准,但它也是你身體活動的積累,尤其是對孩子減肥、增強體質、增加身體協調性和靈活性很有好處。”毛振明表示,如果“日負荷”指標和分值能進入體育中考中去,這根“指揮棒”就能更好地督促孩子們自覺動起來。“孩子們如果能養成課間能起來活動就不坐著、上下樓能走路就不坐電梯的鍛煉習慣,我相信為了體測考試突擊補習的現象將得到扭轉。”對此,毛振明充滿期待。

(本文部分採訪對象採用化名)

(記者 唐芊爾 通訊員 趙盈喬)

(責編:郝孟佳、李依環)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