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清華大學師生圍繞主題教育深入開展學生社會實踐

2023年10月18日11:07 | 來源:新華網
小字號

原標題:清華大學師生圍繞主題教育深入開展學生社會實踐

  清華大學檔案館裡保存著一幅《密雲水庫總布置圖》,繪制時間為1958年6月,繪圖和描圖均為水利系1958屆畢業生。隨這幅圖紙一起館藏的密雲水庫相關檔案共計164盒429卷,它們見証了清華大學師生“真刀真槍做畢業設計”,親身參與密雲水庫設計與建設的難忘歷史。時代各有不同,青春一脈相承,清華大學長期堅持實踐育人傳統,形成了“學生主動探索中國大地”、“真刀真槍做社會實踐”的生動圖景。

  2023年,清華大學參與社會實踐的師生總人數再創新高,共1482支支隊、15416人次師生走出“象牙塔”,“自覺向群眾學習、向實踐學習”,強化永久奮斗的價值追求。

  寓教於行 拓展大學校園教育的邊界

  作為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一環,社會實踐是在校園圍欄以外的“社會大課堂”,是“校園+社會”育人模式的核心載體。清華大學新開必修課《思政實踐課》共組織440余支支隊實地調研,2023年暑期,來自各院系、校機關、后勤等部門的300余名教師深入參與指導學生社會實踐,共同打造“行走的思政課”。在清華大學老校長蔣南翔誕辰110周年之際,學生政治輔導員赴江蘇宜興實踐支隊前往蔣南翔校長故鄉宜興高塍,在專業教師指導下與本科生骨干一道參與美育空間的規劃改造,並為當地孩子們准備了剪紙、風箏繪制、扎染、拓印等活動課程和勵志課堂,在工藝美術大師的引導下共同觀摩了非遺紫砂工藝。

  “在團結村我們看到了一片大有作為的廣闊天地,堅定走好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一定能實現美好生活的向往。”機械系2020級本科生向錦來在實踐路上收獲頗豐,他隨著“思源骨干”因材施教培養計劃第十七期學員前往遵義,通過在息烽集中營、遵義會議會址等地集中學習黨史,開展鄉村振興主題調研與主題宣講,體悟踐行共產黨人的赤誠初心。

  投身一線 在各領域爭當排頭兵和生力軍

  立足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清華師生勇擔歷史使命,砥礪前進,積極運用專業知識為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貢獻力量,在重點領域“大興調查研究之風”,“真刀真槍”投身社會實踐。

  電機系“夢之網”支隊聚焦“科技創新”,連續10年在新疆、四川、貴州搭建光伏微電網,點亮無數鄉村兒童的求學之路,並通過主題支教活動在孩子們心中播撒新能源技術的種子。工物系“汾韻鄉情”支隊聚焦“鄉村振興”,將青年智慧注入山西洪洞鄉村文化創新事業,隰縣小西天的懸壁絕唱被搬上熒幕,廣勝寺琉璃擺件、大槐樹尋根問祖紀念牌以全新的樣貌出現在世人眼前,古老的三晉文化由此煥發新顏。生命學院“青海鳥島”支隊聚焦“綠色發展”,連續17年對青海湖植被、鳥禽、保護動物開展觀測,捕捉高原月痕的生命之聲,深度參與青海湖野外生態保護和國家公園創建,接力守護萬千生命的美好家園。美術學院“工行四海”支隊聚焦“社會服務”,用專業知識幫助大連地鐵4號線換上新裝,為城市添上一抹絢麗的青春色彩。

  行勝於言 力行“行動讓改變發生”

  生逢盛世,定當有為。清華學子秉承“行勝於言”的校風,揮洒青春汗水,用實際行動展現“清”年力量,爭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四有青年”。清華大學首創“鄉村振興工作站”模式助力鄉村振興,2017年以來在21個省市的32個工作站長期駐點,累計組織近600支支隊,吸引全國200余所高校的8000余名師生參與,完成4萬平米閑置房屋改造設計,輻射服務30余萬村民。2023年暑假,工作站共派出100支支隊1600余名師生赴30個省份、100個區縣開展主題實踐,在鄉村振興中發揮青年作用。

(責編:郝孟佳、熊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