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構建特色勞動教育體系 鍛造全面發展的時代新人

2023年05月01日14:36 | 來源:人民網-教育頻道
小字號

勞動教育是新時代黨對教育的新要求,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制度的重要內容。為更好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近年來,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深刻把握勞動教育基本內涵,聚焦“樹立勞動觀念、提升勞動能力、培育勞動精神、養成勞動習慣”有機統一的勞動教育目標,分類建好勞動教育的教學課堂、科研課堂和社會課堂,構建全覆蓋的勞動教育體系,形成了具有北航特色的勞動教育育人模式。

高規格打造勞動教育課程體系

2022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結合工作實際制定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勞動教育工作方案》,以馬克思主義勞動觀教育為重點,優化勞動教育課程設置,開展“勞動月”活動,豐富貫穿全年的勞動主題教育活動,營造勞動光榮的勞動文化氛圍。

目前,學校已逐漸形成以《機械工程技術訓練》為代表的勞動教育基礎課程群、以《勞動文化導論》為代表的勞動教育通修課程群、以《3D 打印創新勞動教育》為代表的勞動教育專業課程群等,結合學科專業開展生產勞動和服務性勞動,普及與學生職業發展密切相關的通用勞動科學知識,培育創造性勞動能力和誠實守信的合法勞動意識。

除專業技能的學習,北航將每年5月確定為“勞動教育月”,集中組織“勞動嘉年華”活動,通過多樣的趣味勞動體驗項目增添勞動體驗的樂趣,引導師生學習勞動知識、掌握基本勞動技能,從而達到“勞動所得·勤以致樂”的目標。

高質量開展日常生活勞動教育

北航勞動教育立足學生個人生活事務處理,引導學生自覺做好宿舍、實驗室衛生,積極參加勤工助學,提升誠實勞動意識,鍛煉勞動工作能力,提高勞動自立自強品質。

北航將宿舍及實驗室衛生習慣培養納入新生入學教育環節,旨在加強學生宿舍及實驗室衛生習慣養成,通過組織“宿舍文化月”“21天工位打卡”等活動,鼓勵督促學生做好值日、集體勞動,保持學習生活環境的整潔。

此外,學校不斷完善勤工助學崗位管理機制,自上而下統籌、各部門聯動,每年設立勤工助學崗位不少於940個,年總工時不少於376000小時,涵蓋教學助理、行政服務助理,以及社區助老、垃圾分類督導、交通秩序協助管理、導醫咨詢、博物館講解等學校公共服務類崗位,引導學生通過自身勞動參與學校管理和校園建設。

高標准組織服務性勞動教育

學校將勞動教育與校園生活緊密結合,組織開展各類校園公益勞動,增強學生勞動意識,參與美麗校園建設。通過開展有北航特色的專業志願服務活動、社會實習實踐,樹立服務意識,強化社會責任感。

北航分類開展參與式、體驗式勞動教育,在校園網格化管理模式下,依據學院規模將科研教學場所、辦公場所、美育場所、室內外公共區域等劃分至所有學院,以航空館內飛機清潔維護、教室清理、校園綠化等勞動項目為抓手,實現每名學生每月至少參與1次公益勞動。按照項目制實施,北航常態化開設“實用廚藝”現場課、“航味巧技”實踐課,同學們在實踐中學習中西式點心的制作工藝,在體驗中掌握基礎廚藝勞動技能。

北航試點推行勞動教育校外實踐課程。按照“弘揚勞動精神,培養學生正確勞動價值觀和良好勞動品質”的課程目標,組織學生前往校外實踐基地,通過“理論講解”“動手實踐”等環節,學習了解農作物生長相關知識,感受勞動的樂趣與艱辛。

高水平營造校園勞動文化教育

北航聚焦國家和社會需求,加強生產性勞動和創新性勞動教育,以定制化生產實習,搭建課堂教學與行業一線的橋梁,通過完善創新創業培養體系,提升學生發現問題和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

北航通過邀請勞動模范進校園,開展勞動教育主題學習。現已邀請王新芳、方文墨、郭銳等多名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走進校園、走進課堂,用真情真事講述勞動育人的真諦,以真實事例彰顯勞動人民的力量,使學生近距離聆聽勞模故事,感受勞動創造價值,體會平凡勞動中的偉大。

同時,北航持續推進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全面實施“科研課堂”計劃,不斷開展定制化的生產實習、完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充分發揮“挑戰杯”“互聯網+”“馮如杯”等科研競賽的育人作用,引導學生制作自主創新的科研成果,在動手實踐的過程中創造有價值的物化勞動成果,發揮自身特長和能力進行勞動創造,為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強化現代化建設人才支撐奠定堅實基礎。

此外,北航充分利用自媒體平台,將勞動教育與思政教育緊密結合,鼓勵學生記錄自身勞動過程,挖掘身邊老師同學、教工后勤中“最美勞動者”范例。依托校院兩級網絡媒體平台,全方位宣傳創新創業、志願實踐、勤工助學、堅守崗位等勞動典型,激發學生勞動熱情,引導學生尊重勞動、尊重普通勞動者,營造“勞動光榮、創造偉大”的校園文化氛圍。

今后,北航還將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將勞動教育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與德育、智育、體育、美育相融合,傳承空天報國紅色基因,注重教育實效,實現知行合一,培養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文/張弛)

供稿來源: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責編:郝孟佳、熊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