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屆“互聯網+教育”創新周開幕,數字化視角聚焦未來教育
人民網北京8月14日電 (記者郝孟佳)13日,第八屆“互聯網+教育”創新周在北京開幕。作為“2022中關村創新創業季”系列精彩活動之一,本屆創新周以“創新教育服務供給 推動教育數字轉型”為主題,旨在進一步提升教育科技創新能級,引領教育服務創新方向,探索教育數字化轉型新路徑。
第八屆“互聯網+教育”創新周啟動儀式。 主辦方供圖
北京市海澱區人民政府副區長程培衡表示,現階段,教育服務供給與教育數字轉型之間的“最后一公裡”還需要進一步打通,“互聯網+教育”的融合育人成效還需要進一步呈現,以“互聯網+教育”促進“雙減”工作持續推進的機制和方式還需要進一步建立完善。
程培衡認為,面對“互聯網+教育”發展過程中的階段性困難,大家要繼續發揚敢為人先的拼搏精神,齊心協力、聚智聚力,引領教育服務創新方向,探索教育數字化轉型發展路徑。
“面向新的發展階段,面向未來人才培養的期待,教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發揮著重要作用。”北京市委教工委副書記、一級巡視員李奕認為,當前階段,要高度關注教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關注學生的成長環境和其可獲取的資源。
李奕指出,應該更加關注教育的需求側,關注學生對於教育供給端提供的各式服務和產品消費的狀態,特別是消費的偏好、消費的節奏和適合學生的消費內容。
國家教育咨詢委員會委員、中國教育學會名譽會長、北京師范大學資深教授顧明遠在視頻寄語中指出,要把學生培養成有祖國情懷,有真實本領,敢於擔當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就一定要注重學生的核心素養,培養學生的內驅力。
英雄航天員、中國航天員大隊特級航天員王亞平在視頻寄語中表示,隨著技術的快速發展,教育插上了信息化、智能化、數字化的翅膀,更加便捷高效的教學方式,更為豐富多彩的教育內容,更具個性化的評價手段,為大力培養投身科技強國戰略的人才提供了強勁動力。“我們躋身航天強國之列不僅是一代代中國航天人砥礪前行的奮斗成果,背后更是科教興國戰略貫徹實施的必然結果。”
中國教育學會副秘書長趙應生強調,對待新一代信息技術與教育融合發展,實現教育的數字轉型,應秉持理性的態度。一方面要充分認識到新技術的應用可以帶來更高的學習效率,創造更多的學習機會,提供更加豐富的學習資源,有利於促進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質量和改進教育治理。另一方面,也要清醒地認識到,不同地區和群體在數字化條件下,有可能會因為客觀條件的局限性而形成新的數字鴻溝,從而產生新的不均衡。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黨委副書記馬濤表示,當前,以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物聯網等為標志的新一輪科技革命正在全球范圍內興起,日益影響著人們的生活、工作、思維和學習習慣,並對教育產生深刻影響。傳統的教育組織模式、教師角色、教學評價甚至教學倫理等都在不斷解構和重構。“教育工作者應切實把數字化當作教育改革發展的重要任務﹔切實把提升教師信息素養作為重要基礎,提升教師的信息技術能力、認知能力、應用能力和數字化終身學習能力﹔切實把邊研究、邊應用作為實踐模式。”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