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教育效能:助力每個學生都有出彩機會

2022年03月29日08:34 | 來源:光明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教育效能:助力每個學生都有出彩機會

也許你還記得,無孔不入的學科類課外培訓班廣告,逐年攀高的學區房價格,下課后熱鬧喧囂的“海澱黃庄”,孩子們越來越重的書包、越來越多的補習、越來越少的課余時間……

也許你還記得,幼兒園收費的參差不齊,一座難求……

這些曾經被抱怨過、吐槽過的教育問題,都已在悄然轉變。

今天,當教育秩序平穩推進的時候,很多長期存在的“短板”正在被一個個有針對性的計劃補齊:義務教育“薄改”計劃、學前教育行動計劃、特殊教育提升計劃、高中普及攻堅計劃……

補齊短板需要久久為功,教育領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也將在一定時期內存在。在剛剛結束的全國兩會上,學前教育普及率問題、鄉村學校辦學質量問題、各地散發疫情時“停課不停學”的信息平台建設問題、“雙減”后課堂“提質增效”問題等,都是代表委員關注的焦點。

接下來,教育還將有哪些蛻變?記者採訪了教育部相關負責人及有關人士。

1.變化最大的,是“雙減”后的校園

“雙減”后,學生們在校園的時間變長了,放學后可以走進豐富多彩的課后托管班。北京市西城區學生家長劉盈給兩個女兒分別報了“文學劇社”和“創意手工”,除此之外,還增加了一個小時的作業輔導課,周一到周五,孩子下午五點半放學,完成作業再回家,讓她輕鬆不少。

在基礎教育綜合改革實驗區的山西長治,推行“5+2+1”課后服務模式,即課后服務除每周5天、每天原則上不少於2小時外,還可以在雙休日中選一天進行。同時推行“菜單式雙選”制度,中小學校列出課后服務“菜單”,由學生自主選教師、選內容。據了解,長治市開展課后服務的義務教育學校609所,學校覆蓋率達到100%。“這樣一方面更好地讓教育回歸校園主陣地,另一方面,課堂的‘提質增效’也讓家長學生放心。”長治市教育局基礎教育科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長治87所學校組成“項目化學習”聯合體,開展教師“大教研”活動30余次,舉辦“長治教育大講堂”8期,組建名師工作室25個,開展各類教師專項培訓130余場次,學生學習能力和課堂教學效率明顯提高。

四川成都出台了《中小學高質量課堂教學指導意見》,成都市教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他們堅持以學定教、以教促學,優化教學方式,推動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深度融合﹔堅持“按需施訓”,開展課堂教學大比武,加強教學視導,改進課堂評價,提高學生課堂學習效率,讓學生在校內學足學好。

除了學校學習質量提升,作為“指揮棒”的考試評價方式,也影響著家長的選擇。2021年,上海市完成中考改革后首次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完成初中外語聽說測試、理化實驗操作考試,並修訂出台《上海市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實施辦法》,讓一些擔心減負后孩子在高中會不會“跟不上”的家長放心了。

教育部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通過深化改革,學校教育主陣地作用得到強化,基礎教育生態明顯改善,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有效緩解,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的良好氛圍更加濃厚。”

2.“家長們的關注,時刻都挂在我們心上”

但在教育發展過程中,我們依然可以聽到一些家長的煩惱。

一些地方,普惠園特別是公辦園數量太少,不能滿足家長需求﹔剛剛過去的寒假,課外補習現象並沒有完全銷聲匿跡﹔一些薄弱校和優質校之間仍有較大差距,家長們依然有“擇校”的想法……

在“十四五”這五年,教育的發力點在哪裡?家長們的難題能被解決嗎?教育部有關負責人表示,“家長們的關注,時刻都挂在我們心上”。我國基礎教育改革發展與黨中央的要求和人民群眾的期盼還有差距,還面臨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從學段上看,學前教育普及水平在基礎教育各學段中是最低的,保障體系還不夠完善﹔從區域上看,鄉鎮寄宿制學校和鄉村小規模學校辦學條件亟待改善,鄉村學校辦學質量亟須提升﹔從結構上看,部分地方公民辦比例還不夠協調,民辦義務教育佔比仍偏高,既增加了人民群眾經濟負擔,也不利於堅持教育公益屬性﹔從變革上看,信息化水平還不夠高,還存在優質數字教學資源不夠豐富、應用場景不夠廣泛、師生信息素養有待提高等問題。”

這些發展中的問題要如何解決?教育部黨組書記、部長懷進鵬表示,教育行政部門要堅持從政治上看教育、從民生上抓教育、從規律上辦教育,胸懷“國之大者”,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有效實施基礎教育發展提升重大項目計劃,用事關未來的計劃辦好最代表未來的基礎教育,讓教育效能助力每個學生都有人生出彩機會。

3.“十四五”這五年,補短板、提質量

“十四五”這五年,教育將面臨哪些改變?教育部有關負責人用六個字給出答案:補短板、提質量。

2021年底,全國各省(區、市)全面通過縣域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國家督導評估認定,這是一個新的裡程碑。實現基本均衡后,義務教育向哪裡走?下一個發展目標是什麼?

教育部有關負責人說,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要推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這標志著我國義務教育踏上了優質均衡發展的新征程。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要在進一步改善農村學校教學生活文化條件、有序擴大城鎮學位供給的基礎上,聚焦縮小縣域內城鄉辦學質量差距,加大教師培訓力度,有序推進骨干教師交流輪崗,切實做到師資均衡配置﹔要完善集團化辦學和學區化管理運行機制,強化優質帶動,加快提升薄弱學校和農村學校辦學水平﹔要實施基礎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深化信息技術應用改革,有效保障師生利用線上教育資源教與學成為新常態。

該負責人表示,從“有學上”到“上好學”,這一步要邁穩。“十三五”期間,學前教育毛入園率提高了10.2個百分點,普惠水平提高了17.5個百分點。但還要充分認識到,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基礎還比較薄弱,有的地方還沒有建立起公辦園科學合理的成本分擔機制,對普惠性民辦園補助還不到位,有的雖然收費不高,但運行比較困難,質量難以保障。“‘十四五’期間要著力擴大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健全成本分擔機制,加大教師補充力度,有效保障教師待遇,推動學前教育持續健康發展。”

普通高中階段教育在“十三五”期間實現基本普及,毛入學率達到91.2%,2021年進一步達到了91.4%。教育部有關負責人認為,縣域普通高中作為縣域基礎教育的龍頭,對帶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促進鄉村振興具有重要作用,同時肩負著為國家培養輸送優秀人才的重要使命。縣中不能弱,必須越辦越好。

教育部有關負責人表示,特殊教育的需求也要被看到,隨著特殊教育的發展和適齡殘疾兒童義務教育普及水平的提高,“十四五”期間特殊教育要在拓展學段服務、深化融合教育上下功夫。

(本報記者 姚曉丹)

(責編:郝孟佳、熊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