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孩子都能考高分 家長反倒陷入“拆盲盒”的惶恐?

2021年12月08日09:03 | 來源:中國青年報
小字號

原標題:孩子都能考高分 家長反倒陷入“拆盲盒”的惶恐?

某地教育部門日前發布減負新政,其中要求降低考試難度的細則引起了輿論熱議。這條細則寫道:“各學科考試難度系數,小學不低於0.95(即平均分不低於滿分的95%),初中不低於0.85,初中學業水平考試(類似畢業考)不低於0.70。” 也就是說,對於小學,滿分100分的情況下,不管什麼區域,什麼學校,要求人均95分或以上。

教育部門積極落實雙減的態度值得肯定。可是,這個讓孩子人人都能考高分的政策,卻讓不少家長焦慮。考試難度降低了,家長孩子的壓力能不能相應減少?這就需要討論一個問題:考試難易和負擔多少,是否有直接關系?實際上,絕對負擔的多少,和自己(家長)的期望值相關,與考試的難易程度關系不大。舉個例子,上世紀80年代高考,有時某個科目,一個班也沒有幾個及格的,但恐怕沒有人會說那時的負擔比現在重。原因比較復雜,至少有一點,當時的學生與家長對分數的追求沒有那麼高。再難的考試,如果想得低分,都極其容易﹔再簡單的考試,想得滿分,都要一定的付出。考試難度降低了,如果一個班,全班倒數都能考90多分,在高考1分撂倒一操場人的情況下,家長反倒可能更焦慮,孩子們的負擔未必能減輕。

有統計數字顯示,在近10余年時間裡,北京高考的平均分顯著增長。與此同時,培訓機構的開班數量、相關營收數字也在迅速增長。中學生的負擔降低了嗎?估計沒有人敢拍胸脯、打包票。

降低考試難度,最大的利好是讓更多人有了分數的獲得感,“高分考生”比比皆是,讓人覺得“現在孩子怎麼都這麼厲害”。但是,孩子個個都厲害了,競爭的激烈程度也就可想而知。很多優秀的孩子,並不會因此就減輕了負擔,因為最后拼的是一分兩分的差距。多年前,一位老師曾無奈地給我介紹,他們班數學滿分120,平均分118﹔物理滿分100,平均分98。刷題教育流行,某種程度上恰恰是因為考試容易了,拼的是不出錯,出錯少,於是很多優秀的孩子一年苦學下來,就為了少扣一兩分。清華丘成桐班把錄取年級下調到初三,就是為了解放這類優秀學生,讓他們從初三年級的無效學習中解放出來。

考試是教育質量監測的一個重要手段,能有效管控教育質量。教育測試往往呈正態分布,即高分與低分學生較少,多數學生成績在中間。人為設定一個難度目標,比如平均95分以上,能減輕分數的壓力,但對減少競爭壓力意義並不大。減負規定中的確有降低考試難度的說法,但這是針對一些考試中的難題怪題、超綱題而言,而不是為了迎合討好學生家長。在中高考制度短期不可能調整的背景下,人人都得高分,反倒讓很多家長產生了“拆盲盒”(他們不知道在未來的中高考競爭中,孩子會怎樣)的惶恐。

雙減首先要求提高校內教育質量,最大程度滿足學生的教育需求,包括多樣的教育需求,讓學生學習回歸校園。其次,才是減法,減去不必要的課內作業負擔,以及課外輔導班負擔。

倘若學校不能滿足學生與家長的教育需求,家長與學生可能還是會離開校園走向培訓機構,走向市場。如果這樣的事情大面積發生,我們的減負就等於失敗了,就等於重新回到了原點。在這個問題上,無法回避一個敏感的問題,即什麼是合理、正確、理性的教育需求,如何解決和面對非理性的教育需求。

引導家長觀念的轉變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鑒於此,我們必須關注家長的核心需求,盡可能滿足包括文化課學習在內的基本教育需要,給學生和家長提供追求更高教育的機會、空間。在目前的環境下,做減法容易,做加法難,但這不應成為我們隻做減法,甚至錯誤做減法的理由。(陳志文)

(責編:遲翔宇(實習生)、溫璐)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