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2019年我國人均預期壽命為77.3歲 2020年文盲率降低為2.67%

人民至上 高素質人才提升國力

2021年07月01日07:22 | 來源:北京青年報
小字號
原標題:人民至上 高素質人才提升國力

  從新中國成立初期的5.42億人口,到2020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布的14.1億人口,目前我國人口約佔全球總人口的18%,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國﹔從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人均預期壽命不足35歲到2019年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我國人均預期壽命為77.3歲,70年的時間提高了42.3歲﹔從新中國成立之初全國高達80%的文盲率到2020年文盲率降低為2.67%,我國人口素質不斷提高……

  在黨的領導下,中國人再不是被西方蔑稱的“東亞病夫”,而是健康智慧自信的現代國民。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始終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中國正從人口大國向人力資源強國邁進,通過培養高素質人才進一步提升綜合國力。

  1950

  陳鳳蓮

  (上世紀50年代掃盲班學員)

  關鍵詞·掃盲

  從大字不識到帶領朋友上掃盲課

  “黑咕隆咚的天上出呀出星星,黑板上寫字放光芒,學習二字認得清,認得清,老年為啥要識字,不識字不知大事情,過去咱們不識字,糊裡糊涂受人欺,哎嗨哎嗨喲……”已經83歲的陳鳳蓮唱起60多年前上掃盲班時學會的掃盲歌,句句記得清晰。

  新中國成立之初,全國5.4億人口中,文盲率高達80%以上。1950年9月第一次全國工農教育會議在北京召開后,一場大規模的識字掃盲運動在全國各地迅速展開。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新中國先后四次開展掃盲運動。其中,西南軍區文化干事祁建華發明的“速成識字法”在全國范圍廣泛推行,使很多戰士、工人、農民在短時間內脫盲。

  陳鳳蓮1939年出生在山西省臨汾市襄汾縣西王村,父母都是農民,她從小沒有上過學,大字不識一個。15歲那年,正趕上全國掃盲運動,陳鳳蓮所在的村子大喇叭天天喊話,號召大家去學認字。“我覺得自己沒文化,就特別願意去。”

  陳鳳蓮每天下午去上課,每次大概兩個多小時,老師是村裡學校的老師或者是村裡有文化識字的人。

  “西南軍區祁建華創造速成識字法,他為文盲想辦法,幫助工農學文化,學呀學文化,用呀用處大,建設咱們的新國家,哎嗨哎嗨喲。”陳鳳蓮又唱了一首當年學的掃盲歌,她說,上課期間,老師教了不少掃盲歌。陳鳳蓮愛唱歌,天天在干農活的時候唱,帶動了周圍不少好朋友一起去上課,她就這樣一直上到18歲左右。“學完之后,我認字不少,就以這個為基礎又上了一段時間的農民夜校。”陳鳳蓮說,掃盲班成了她學文化最多的地方。

  1998

  渠金照

  (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區鄉村醫生)

  關鍵詞·鄉村醫生

  鄉村醫生有了國家免費提供的衛生室

  “以前的愛國衛生運動主要是除四害,當年村裡都會發老鼠藥、蚊蠅藥等,還會通過廣播進行除四害的宣傳,但總體來說,手段比較單一。現在跟以前相比,有了很大的不同。”

  渠金照是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區的一名鄉村醫生,他是1968年出生,初中畢業后跟著父親學醫,后來成為村裡的赤腳醫生。1998年,30歲的渠金照獲得了鄉村醫生資格証書。

  渠金照說,作為醫生,他除了給村裡人看病之外,還負責公共衛生的教育宣傳。“我一年會做6次左右的公共衛生教育宣傳,這項活動已經持續五六年了。”他說,“剛開始時確實比較艱難,村裡的人並不是很想聽,需要一個個去動員。但現在注重養生的人越來越多了,健康意識都在逐步增強。”

  2015年1月,國務院發布了《關於進一步加強新時期愛國衛生工作的意見》。意見中明確,要加強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醫療衛生機構在提供診療服務時要積極開展健康教育,推動重點人群改變不良生活習慣,形成健康生活方式。渠金照說,與早些年相比,現在健康教育做宣傳的途徑更多,“比如可以在網上、微信上宣傳,以前隻有村裡的一個廣播喇叭。”

  除了進行健康教育之外,渠金照每年還給高血壓、糖尿病病人、孕產婦、精神病患者,以及低保戶、五保戶等做四次健康服務。

  值得一提的是,渠金照的衛生室也是國家免費提供的,並且還會定期給予運行費。他說,“原來是在我自己租賃的小房子裡。2016年,我從租賃的小房子中搬到了國家免費提供的衛生室,還配備了電腦、一體機、藥櫃等基本設施。”

  2013

  金彩虹

  (四川省阿壩州小金縣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事業管理局局長)

  關鍵詞·新農合

  新農合參保率從66%提高到100%

  “脫貧三五年,一病回從前﹔得了闌尾炎,白種一年田。”“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就為存點養老錢。”這些順口溜曾是農村居民看病難、養老難的真實寫照。分別於2003年和2009年開始建立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和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讓農民們盼來了“看病不太貴、養老不犯愁”的好光景。

  2003年10月,北京市通州區正式啟動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農民自願參加。原通州區新農合辦公室副主任周秋欣記得,新農合實施之初大家都很難接受,互助意識差,參保率也低,各鄉鎮採取了村集體補貼、黨員帶頭等多種形式動員大家參保。通過幾年的運行,農民們看到了新農合帶來的實實在在的好處,開始主動向她詢問何時參保、怎樣參保、參保費用。

  “永樂店鎮的劉阿姨患尿毒症多年,需要長期治療,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之后,4年就醫總費用370372元,報銷金額及大病補償金額共計237683元,個人隻需要交很少的一部分,避免了家庭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周秋欣舉例說。

  四川省阿壩州小金縣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事業管理局局長金彩虹從2013年參加工作以來就一直從事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工作。她被稱為“高原背包客”,在海拔3000米以上、偏遠貧困的兩河口鎮挨家挨戶走訪宣傳政策,用700多天將兩河口鎮的參保率從66%提高到了100%。

  “村上有一位李大哥,每次我到他家跟他說參保,他就說‘我不想參保,每年交點錢,老了也拿不到很多,還不如用這點錢圖個眼前實在’。”金彩虹說,她用大白話的方式進行政策講解,“我還告訴李大哥,你不用擔心,萬一不幸發生意外,個人賬戶沒領完都是要退還的。李大哥聽了我的講解后,最后終於參保了。”

  現在,新農合已與城鎮居民醫保整合為城鄉居民醫療保險,新農保與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合並為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2020年,全國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超過13.6億人,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超過5.4億人,其中貧困人員的參保率都達到99.99%。文/本報記者 董鑫

  2021

  林珊珊

  (北京和平裡街道民旺社區服務站工作人員)

  關鍵詞·抗疫

  推廣疫苗接種 構筑免疫屏障

  在5月一個很普通的工作日,來自北京和平裡街道民旺社區服務站的林珊珊和同事一起,為有需要接種疫苗的居民們安排車輛,扶著老人上車,將他們送到接種點后,引導居民們排好隊有序接種。這樣的工作,林珊珊和同事已經持續做了好幾個月。

  國家衛健委6月20日通報,截至6月19日,全國新冠疫苗接種超10億劑次。這場新中國成立以來實施的規模最大的接種工作迎來一個重大裡程碑節點。

  去年新冠疫情暴發以來,不少人將疫苗研發接種看作是終結疫情的重要方式。2020年12月15日,我國正式啟動重點人群新冠疫苗接種工作。今年3月下旬開始,國家加快推進國民全人群免費接種。在疫苗接種工作取得重要突破的背后,離不開很多社區工作者的默默付出。

  林珊珊是北京和平裡街道民旺社區服務站工作人員,從今年1月1日起,林珊珊參與到社區疫苗接種推廣工作中。“當時是面向重點單位以及重點人員,從2月起我們在地壇體育館開始全面接種,接種人數開始上升。3月底到5月底這段時間,是接種人數最集中的時段。”為了更好地構筑免疫屏障,林珊珊所在的社區也採取了很多方式來推廣疫苗接種工作,同時為接種疫苗的居民提供了很多服務。“我們社區老年人特別多,一開始老年人有些顧慮,為了響應國家號召,我們一是在社區廣泛動員,二是開通了班車服務。”林珊珊介紹說,社區距離接種點坐車不太方便,而走路又稍微有點遠,於是他們將信息收集好后和街道聯系,街道安排車輛后,他們帶著老人到現場接種疫苗,接種完之后再送回社區。

  此外,社區裡還有科技園區,有多家企業,林珊珊和其他社區工作者也參與幫著組織團體接種疫苗。林珊珊介紹說,街道領導和他們一起到園區單位進行動員,核實人數以及接種信息等。“各單位可以整體組織,我們跟單位聯系好之后把時間排開,我們先去接車,到單位接好人送去打疫苗,打完之后我們再送回來。”

  從開始接種疫苗至今,除了定期的場館消毒外,接種點在節假日都是正常開放。除了疫苗接種外,社區日常的管理工作也沒有停下,各項工作都在有條不紊地運行中。林珊珊說,雖然這半年來工作繁忙,任務瑣碎,但社區工作人員全都投入其中,為構筑人群免疫屏障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記者 郭琳琳 統籌 徐鋒 劉曉雪)

 

(責編:溫璐、熊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