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人民網>>教育>>高考頻道_教育頻道_人民網_權威全面報道高考>>各科備考>>作文 |
|
【字號 大 中 小】 | 打印 | 留言 | 論壇 | 網摘 | 手機點評 | 糾錯 |
【文題】
古人曾寫過這樣的詩句:“一種春聲渾難忘,最是長安課歸時。”表現了對放學之后那歡快、嬉鬧之聲的深深懷戀。今天,我們周圍的聲音多得讓人應接不暇,可是,哪一種才是真正牽動你內心深處的呢?是校園的課鐘,還是窗外的風雨?是新歲的爆竹,還是夢中的短笛?或者,那是……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體自選(不要寫成詩歌)。③題目自擬。④不少於800字。⑤不得抄襲。
【寫作指導】
千萬種聲音中,能觸動內心世界的,必定是使我感受最深的聲音。
這道題立意不難,任何一種或幾種聲音,隻要與“真正牽動……內心深處的”聲音相關就行,從正、反、實、虛各個角度立意均可。
1、 捕捉材料中信息(關鍵詞)的限制:今天、聲音、一種、牽動你內心深處的、你
審題的關鍵詞是“真正牽動……內心深處的聲音”,“聲音”引入文章要表達的對象,“牽動”是一個感受的過程﹔而“牽動你內心深處”是文章要表達的中心,需要突出的主旨。“聲音”可以是自然的,可以是社會的,也可以是生活的或藝術的等等。文章重在表達牽動的過程:即為什麼牽動,怎樣牽動。整篇文章應表達對聲音的懷想、由衷贊美等感情情。
2、文章可以實寫,比如可寫由聽到書聲、風雨聲、教誨聲、音樂聲等帶來的審美感受﹔也可以虛寫,比如將藝術作品(一幅畫、一首詩等)中的某些圖景幻化為聽覺感受,從而進入審美境界。
自然界的實實在在的聲音,風聲、雨聲、燕子泥喃、小麥拔節聲﹔人的聲音社會的聲音,師長的教誨聲、父母的叮囑聲、朋友的嬉鬧聲、“嘈嘈切切錯雜談,大珠小珠落玉盤”的琵琶聲、“如怨如慕,如泣如訴,余音裊裊”的洞簫聲等等,這些聲音裡,哪些是最觸動內心的引發你無限遐思的聲音,這些聲音憑著什麼特點,又是怎樣讓你動了真情,感受至深?從自然界的實實在在的聲音,風聲、雨聲、燕子泥喃、小麥拔節聲等角度由實到虛﹔從人的角度社會的呼吁角度,師長的教誨聲、父母的叮囑聲、朋友的嬉鬧聲、“嘈嘈切切錯雜談,大珠小珠落玉盤”的琵琶聲、“如怨如慕,如泣如訴,余音裊裊”的洞簫聲等等角度,寫出最觸動內心的引發你無限遐思的聲音。
3、對聲音的感受應該是深刻的,聲音的感受是有感染力的,震撼力的﹔表現的“聲音”不應該是低俗的,不健康的。
【誤區警示】
1、審題不准確:沒有看到“真正牽動你內心深處”這一關鍵性提示語。
2、假大空的聲音:媽媽的罵聲,如“快去做作業”……呼吁“宇宙和平”、陸游臨死前的嘆息聲……
3、寫成了“那句話,牽動你內心深處”。與聲音無關。
4、若即若離:硬貼題簽。寫一個故事,寫“助人”“自強”“關愛”等,與“聲音牽動你內心深處”關系不大。最后貼上“聲音牽動你內心深處”。
5、寫幾個片段,光寫“聲音沒寫牽動”缺乏內在聯系,幾個片段中,有的不屬於聲音的范疇。再比如寫一個人的故事,結尾聽到路邊的鳥鳴,於是來個“聲音牽中心不明:
6、 羅列幾種聲音,自然界的、生活的、藝術的、但材料散亂無序,不知在表達什麼主旨——缺乏一種立意的指向。相當一部分同學的內容龐雜,能把聽到的所有聲音都堆在一篇文章中,形成“雜音”,記敘文沒有一條主線,議論文沒有明確的中心。思維中沒有“歸類”的意識。文章通篇議論,漫無中心。
7、 缺失真情:由於缺乏對題旨的把握,缺乏真材實料,缺失審美情趣,為文時往往借助貼標簽來回應標題。其實,考生未必感受到某種“牽動”,語言干澀,硬著頭皮說“牽動”。文章應當有些激情,或者輔以適當的議論。胡編亂造,必然虛情假意。
8、 入題太慢:文題的關鍵字眼“牽動”“聲音”千呼萬喚始出來,更有甚者,千呼萬喚不出來。我們在寫考場作文時要直奔主題,決不“架床疊屋”(無論記敘文還是議論文都適用),開篇就點題。
9、 內涵不豐:缺少牽動體驗的過程(品味美的過程正是表達真切細膩的情感過程)。缺少對牽動的內涵的點化或分析。對牽動,隻停留在感知的階段,不能升華。
【寫作素材】
自己最熟悉的聲音:校園的聲音、家庭的聲音、自然界的聲音、與環境保護有關的聲音等。
(一)校園的聲音。
1、老師上課時神採飛揚的講解及抑揚頓挫的語調,讓我終身難忘,更讓我體味到老師的那種“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的敬業精神。
2、老師循循善誘的批評教導聲,如雨露般滋潤著我茁壯成長。同學的鼓勵聲,給我勇氣和自信。
3、我的特異功能——聽聲知人。由走路、說話聲判斷出聲音的主人,可見友情的融洽與醇美。
4、同窗的夢囈。同窗平素酷愛綠裝,軍訓時,更是夢語不斷。這讓我感受到了同窗處處以軍人自律,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
(二)家庭的聲音。
父母的嘆息聲鞭笞著我永不停息﹔父母的腳步聲散發著濃濃的親情﹔父母的叮囑聲綿延著厚重如山的關懷。
(三)與自己興趣愛好有關的聲音。
1、聽《好大一棵樹》的感受。我希望自己能像樹一樣,做一個在風雨中昂起頭,冰雪壓不服,胸懷在藍天,深情藏沃土的人。當自己失敗不自信時,從《陽光總在風雨后》、《相信自己》等音樂聲中,找回了前進的勇氣。
2、賽場上觀眾為運動員歡呼吶喊的聲音,令我熱血沸騰並激勵著自己勇往直前。
3、從自己的呼吸聲中,感受到“逝者如斯夫”的緊迫並警醒自己時不我與。
(四)自然界的聲音。
1、雨敲石板發出的叮咚聲引人沉浸在“天街小雨潤如酥”的溫柔與“夜闌臥聽風吹雨”的悲壯等美麗意境中,從而讓人洗去心靈的污濁,升華思想。
2、黃河波濤滾滾,撞擊兩岸的氣壯山河之聲讓人感受到拼搏的壯美。
3、冰雪融化、燕子泥喃、蜜蜂嗡嗡、小麥拔節、小草的萌動等春天的聲音告示著人們:一年之計在於春,莫負大好時光。
【范文】
故鄉的喚鴨聲
或許你陶醉於細雨落泥板那份聲音的婉轉與惆悵﹔
或許你迷戀於秋風掃落葉那份聲音的霸氣與徹底﹔
或許你賞心於微浪拍古船那份聲音的厚重與底蘊﹔
但是,我卻最愛故鄉的喚鴨聲,最愛那份淳朴的旋律與回憶……
我是在一個充滿詩意的水鄉長大的,門前門后都是碧波蕩漾的荷花塘。家家戶戶都響起了喚鴨聲,喚鴨進籠。每在晚飯之前,奶奶往門口一站,對著鴨兒的天堂“咯咯,咯咯……”地喚起鴨子。這呼喚聲,高低起伏,沒有文字的修飾,舌頭不停地在口腔翻動,幻化成一個個跳動的音符。那聲音不似秦腔粗獷豪放,而似黃梅調婉轉悠揚。而此時鴨兒卻如同聽了魔咒一般,再清澈的水,再肥嫩的魚蝦,也阻擋不了它們“回家”的腳步。有時,我會調皮地過去拽它們的毛,想逮住它們,但它們機靈地四處逃散。此時,奶奶便要我進屋,然后“咯咯,咯咯”地喚起鴨子,鴨兒們就又乖乖地回來了。我再出去時,奶奶已經逮住一隻雪白的鴨,我撫摸著它那細軟的額頭,柔順的絨毛。依稀記得裊裊炊煙下奶奶如銀絲的鬢發。
然而家家戶戶一同喚鴨就不一樣了。吃罷晚飯,平日寂靜秀美的村庄一下響起了各家的喚鴨聲,音調高低不同,此起彼伏。有尖細刺耳的嗓門,也有不緊不慢、舒緩的音色。東邊的剛落,西邊卻又響起。有的拖著長音,余音裊裊,似與另一頭的人打招呼。各種各樣的喚鴨聲在河畔、葦葉、家家戶戶傳來傳去。回音夾雜在一起,你卻感受不到繁冗與喧鬧。搬一把搖椅,靠在門口。晚風吹拂葦葉,波浪輕拍古船。閉上眼睛,聆聽世界,我隻想把時間和空間定格在那裡,定格在這生我養我的美麗故鄉。
漫長的學業讓我離故鄉越來越遠。外面響起了知鳥的鳴叫,又是一年暑假來臨。爺爺打來電話,問我回不回來,我分明聽到爺爺渴盼的語氣,但爸爸媽媽卻讓我留下來學習。突然,電話那頭傳來那無比熟悉的音律,勾起了我那童年最純真的記憶:荷花塘、古船、鴨兒們,還有那垂老的奶奶。電話那頭奶奶的呼喚,令我幡然醒悟。我就像一隻在水塘裡嬉戲而忘記回家的鴨兒——不要再迷戀清澈的水和肥嫩的魚蝦,不要讓喚鴨人為你而著急。我應該回家了。
於是,我踏上了歸鄉的列車。傍晚,點點斜陽,洒下余暉,將寂靜的山村映照得溫暖而又敞亮。荷塘旁,一老一少,一高一矮,和著一陣陣喚鴨聲,繪成一幅最牽動人心的畫面。
【點評】
文章以“故鄉的喚鴨聲”為題,點明寫作對象,引發讀者閱讀興趣,擬題巧妙。文章主體部分對喚鴨聲的描寫生動細致。文章敘事簡潔,抒情含蓄深沉。結尾的描寫既呼應前文,又巧妙點題,深化主題,含蓄雋永。
父親的笛聲
依稀想來,已有幾年未踏上這一條洒滿月光的小路了。小路是父親親手用鵝卵石鋪成的,在月下泛著朦朧柔和的光。路的那頭,連著那河邊的小屋,連著我的父親。父親呵,你是否依然執著地坐在岸邊,哀怨地吹著笛子,等著兒子的歸來?
父親愛好吹笛。小的時候,父親的笛聲載滿了我童年的樂趣,像那條絲帶一樣的小河,牽引著我的童心在父親愛的港灣裡晃悠。父親很疼我這個惟一的兒子,老喜歡用粗糙的雙手捏我的臉蛋,不顧我疼得哭起來,還兀自傻呵呵地笑。每天日暮時分,父親帶我到河邊的草地上放牛。他常常放開牛繩讓牛自己吃草,自己從背后的草簍裡摸出笛子,鼓起腮,吹出世間最美妙的音樂。我就靠在父親腿上,看著天邊的夕陽將父親的頭發染上點點金色。我愛父親,父親的笛聲最美。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開始討厭起父親:討厭他滿嘴煙味,討厭他的黃牙﹔討厭他背個草簍到學校找我,還從窗外傻傻地盯著我看﹔我還討厭他沒有本事,隻知侍弄幾畝薄地,連我的學費也沒能賺回。我和父親逐漸隔膜了。在被我吼了幾次后,父親不再打著赤腳去學校看我,不再嘮叨著讓我好好學習。他保持沉默,而打破沉默的惟一方式就是吹笛,如怨如慕,如泣如訴。而在我看來,這又成了不務正業的標志。
我到外地上學去了。離去的前一天晚上,我走上那條熟悉的小路,感覺到一絲眷戀與不舍。路像是月光在地上劃過的痕,也劃過我的心。幾年時間裡,我未回過一次家。母親在電話裡告訴我,我走后,父親整日像掉了魂似的,茶飯不思,隻知去河邊吹笛子。最終,我應母親的請求回到了家。到家裡已是夜晚,月剛升起,當我懷著無盡的思緒在小路上行走時,遇到了等我的父親。我忽地一下子哭出來,緊緊抱住了父親。我請求父親給我吹笛,父親答應了。哽咽的笛聲又在耳畔響起,響在洒滿月光的小路上,勾起我的回憶。我感覺到父親眷眷的愛子之情,感到愧對父親的笛聲。父親愛我,他為我吹了十多年的笛子,而我此刻才發現它和我的心竟能產生如此強烈地共鳴!
路很美,很美,是月劃過的痕。月是路的魂,而父親的笛聲則是我的心魂。
【點評】
小作者以笛聲為線索行文,而又把父愛熔鑄於笛聲之中:年少時愛父親,其笛聲最美﹔年齡稍長時厭父親,吹笛被看作“不務正業”﹔到外地求學時復蘇了愛父的情感,其笛聲與我的心產生強烈的共鳴。笛聲始終牽動著“我”的內心深處,“是我的心魂”。這笛聲,其實已經不再是一般意義上的笛聲了,而是如山般深沉的父愛的象征。
細節描寫生動傳神、耐人尋味,是本文的突出特點。小作者僅用“用粗糙的手捏我的臉蛋”“兀自傻呵呵地笑”“討厭他滿嘴煙味,討厭他的黃牙,討厭他背個草簍到學校找我……”等幾個細節,便把“父親”的質朴、憨厚、隱忍、痴心的形象勾勒出來了。全文結構嚴謹,語言清新,文採斐然,意境優美,真情款款,富有鄉村風味。掩卷思之,令人回味無窮。
來源:冠華作文網
相關專題 |
· 高考頻道_教育頻道_人民網_權威全面報道高考 |
![]() |
||
![]() |
![]() ![]() ![]() ![]() ![]() |
![]() |
新聞排行 | 重點推薦 |
117歲男孩不願去學校 半夜起床擦地擦家具 2為求靚穿黑絲踩高跟 藝考考生被累趴 316歲男孩獲哈佛面試邀請卻首選高考 4高校自主招生成腐敗易發區 根源在於教育行政化 5雖無省內知名高中 高考指標兩年奪冠 6海南高考8日起報名 可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7雲大自招:考生須手寫千字自薦書 8藝考成部分考生曲線高考之路 92014年內蒙古高考美術類統考開考 10即將高考女兒患癌單身爸爸求助“私人定制”謊言 |
視頻新聞 | 更多>>> |
|
重點推薦 |
![]() |
高考資訊 備考輔導 院校報考 互動交流 |
高考最新動態高考視點高考政策各地動態新聞人物家長必讀 高考大綱語文數學外語物化生歷地政文綜理綜作文作文素材庫滿分優秀作文 高校招辦訪談招生動態高校信息庫院校信息專業動態模擬填報系統志願填報技巧 在線做題估分高考論壇高考博客圈討論區考試經驗交流試卷上傳試卷下載許願送祝福 |
![]() |
歡迎教育機構、媒體、高校、出版單位聯系合作! 電話:65367973 信箱:jypd@people.cn |
呼叫熱線 4008-100-300 服務郵箱 kf@people.cn
人民日報社概況 | 關於人民網 | 考生服務 | 招聘英才 | 廣告服務 | 合作加盟 | 供稿服務 | 網站聲明 | 網站律師 | 呼叫中心 | ENGLISH
京ICP証000006號 | 京公網安備110000000008號 |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証(0104065) | 中國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自律公約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14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