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人民網首頁|教育頻道|尋找學霸

prev
  •  
  •  
  •  
  •  
  •  
  •  
next
  東經116度63分,北緯38度07分,河北省廊坊市最南端的一座小縣城,喚作“大城”。


  小縣城也有“最高學府”,大城一中。


  2004年,38歲的楊明章帶著一身書卷氣息,從縣委大院走進一中校園,由“楊主任”變成“楊校長”,為了這一次華麗的轉身,他足足等了15年。


  他儒雅親和,嗜“讀”成癮,藏書逾4000冊,倡導“一本書主義”﹔他研習愛與美的教育,在校園戾氣漸溢的時代,發起學子愛心公益活動,從點滴小事入手,身體力行﹔他變身“教育電台”,全方位汲取知識,為學生演講幾百場,隻求在應試教育的鐵幕上撕開一道淺小的缺口,鼓些美好的空氣進去,讓單純的靈魂心懷向往。


  校長本色是書生


  校園是知識與智慧的殿堂,唯有才情極佳者才足以征服一屆又一屆的學生。


  他是同學們眼中“問不倒的人”,是大儒。校長卻言:褪去浮華,惟書生耳。


  校長的“書生”生涯始於1976年,那一年他10歲,是小村庄裡打草放羊的小羊倌。一本泛黃的《格林童話》他從天色泛亮讀到油燈初上,反反復復不舍得鬆手,奇妙稚趣的童話世界點燃了他所有的想象。隔著兩裡路射擊蒼蠅左眼,一個鼻孔可以吹動七架風磨,這些在他看來是那樣不可思議,一篇《六人走遍天下萬事如意》楊校長至今記憶猶新。


  “當時真覺得整個世界都有了色彩,再放羊的時候,總感覺它要跟我說話。”憶及兒時,楊校長的話語充滿童趣。


  求知的閘門一旦開啟便再難闔上。楊校長讀書涉獵廣泛,每遇感興趣的內容便窮追不舍。


  高中時期,一部《我怎樣學習和寫作》讓他成為高爾基的忠實擁躉,他為拜讀到如此佳作而隱隱興奮,至后來得見梵高傳世名作《星空》時才豁然明白,那種絢麗澎湃的感覺恰如整個星空的綻放燃燒。大學時代,從《馬卡爾楚德拉》到《克裡姆?薩姆金的一生》,高爾基文集全20卷他都一一研讀,他人所作傳記評述也極盡搜羅,畢業時,其論文《論高爾基短篇小說的風景描寫藝術》成為學校該領域的拓荒之作,一舉震撼了所有老師。


  “我曾前后四次夢到高爾基,第一次他帶我游覽美麗的伏爾加河,最后一次言歡於中國的小酒館。”高爾基與他,仿若故人入夢,隻余親切。


  雷打不動的“一本書主義”


  從“楊學生”到“楊主任”,再到“楊校長”,無論在人生的哪一階段,楊校長從不允許任何事剝奪他與書為伴的生活。於是在從教之初,他便立下“每周至少讀一本書”的規矩,一堅持就是十年。如今,他將自己的“一本書主義”延伸為“無論收入多少,學業或工作多忙,都要堅持每月至少買一本書、讀一本書”,在頻繁的師生交往中吸引著越來越多的追隨者。


  校長非閑差,他讀書的時間就像魯迅筆下“海綿裡的水”,是擠出來的。


  他有一個帆布包,每逢出差旅游,不帶土特產、紀念品,隻裝書。2011年,天津機場,楊校長去新疆出差,飛機晚點了10小時,就在打牌聊天聲一片的候機室中,他安安靜靜地讀完兩本書:比爾?波特的《空谷幽蘭》和周國平的《把心安頓好》。


  楊校長愛讀書也酷愛藏書。初時薪水微薄,他縱然要向食堂賒賬也堅定地踐行著他的“一本書主義”。收入增加后他每年都要專程赴京買書,並虔誠地稱之為“朝聖之旅”,他是北京圖書大廈、風入鬆書店、萬聖書園等大大小小幾十家書店的常客,最多的一次竟帶回120多本書。網購時代的來臨更為他平添便利,僅2012年他就網購了500多本書。


  如今,楊校長藏書已逾4000冊,他將其命名為“笑長書屋”,對師生開放,每遇有緣人還可免費相送。


  “我工作了這麼多年,沒攢下什麼錢,但人活著總需要有點奢侈感,我的書就是我最珍貴的奢侈品。”多少年過去了,楊校長依然保持著他的寧靜儒和。


  愛是付出還以為虧欠


  “教育應該多一些母性,多一份善意。”楊校長研究“善良教育”已有多年,而其精神導師就是1979年諾貝爾和平獎的獲得者德蘭修女,那是一個可以用愛改變世界的人。


  “我當時讀到她的言論集《活著就是愛》,覺得她真是一個慈悲的天使。我特別渴望了解她的一切,哪怕是一個故事,一句格言。”於是就有了這樣一份書單:從廈門尼西書屋郵來《仁愛一生》﹔從上海天梯書屋郵來《貧民窟的聖人》﹔從北京溪水邊書屋郵來《特裡薩嬤嬤》﹔從北京圖書大廈購得《德蘭修女傳》、《特蕾莎修女箴言錄》……


  2006年,楊明章在中國教育報上發表文章《用帶光的行走溫暖世界》,獲得該報首屆“全國教師隨筆大賽”二等獎。“德蘭修女不曾使天地翻覆,使風雲變色,她所做的,是每一個平凡人都有能力做到的:照顧病人、垂死的人、被遺棄的人,為他們洗腳、抹身,當他們被世上其他人踐踏如泥的時候,還給他們做人的尊嚴,如此而已。”雖不能至,心向往之,楊校長每每掩卷方覺晨光熹微,他願把從德蘭修女身上學到的慈悲傳遞給更多的人,跟隨她,去過服務的一生。


  對於時下逐漸蔓延校園的暴戾之氣,楊校長認為應向教育本身問責,若想學生善良寬容,老師必當身體力行。如今楊校長已經形成自己對“愛”的理念——“愛就是付出還以為虧欠”,時刻保持一顆赤誠謙卑的心,做得愈多,虧欠感反而愈強烈﹔虧欠感愈強烈,就會促使自己做得更多。


  正是源於“虧欠感”,他先后發起“一中學子公益行”、幫助家鄉殘疾人游北京的“博愛一日游”、“大城一中志願者牽手家鄉孤兒北京一日游”等活動,吸引了新華社、中央電視台等十多家媒體全程跟蹤報道。


  “想我一介書生,長於讀書思考,拙於組織行動﹔長於面對老師學生,拙於應對官方媒體,做的這些不過出於一個‘愛’字罷了。”


  他是一個小型“教育電台”


  “科比為什麼選擇‘24’作為球衣號碼?”“李亞鵬、王菲離婚后,你還相信愛情嗎?”“請給我們簡單介紹一下《時間簡史》這本書吧。”……楊校長的演講課堂,學生提問五花八門不設禁區。為了讓學生在繁重的課業壓力下獲得短暫的休憩,開闊視野見識一下外面的世界,這樣的演講已經有幾百場。


  “學生的思維天馬行空,有人重歷史,有人愛時政,有人聊文學,有人侃八卦,要在這群年輕人中游刃有余,我不但要繼續做書生,還得做‘網虫’。”楊校長笑言到。


  在每周末,他會檢視自己所學內容,若沒完成一本書的任務,就是開夜車也絕不拖欠。他有QQ、微博、微信和人人網賬號,每天至少要花3-4個小時進行閱讀,並在這些新媒體平台上進行精品推介。其中,屬QQ空間開通得最遲,但在兩個月的時間內訪問量便已突破8萬,點贊回復者多為一中學子。據不完全統計,他們已分散到世界30多個國家,他們關注他的動態,聆聽他的教誨,看他推薦的書,做他發起的事,尊他一聲“永遠的楊校長”。


  “永遠的校長談不上,但一日為師,終生有責,我願終生陪伴學生成長!”鐵打的學校,流水的學生,他卻以自己的學識、善良與真誠,將萬千學子凝聚在一起,以他為軸,向心公轉。


  實習生 呂春妍/文


  如果你身邊也有心存夢想,勇於堅持,並在某方面有所建樹的學霸,那麼請推薦給我們! 電話:010-65367970 郵箱:zhaoyingzi@people.cn

往期推薦

  • 昵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