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理工大学:厚植兵工文化 谱写宣传新篇

2024年,高等教育被赋予了新的战略地位和历史使命。这一年,各地高校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加速构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及优势学科体系,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努力答好“强国建设、高教何为”的时代课题。岁末年初,人民网教育频道面向高校推出“校长发布”特别专栏,邀请大学书记、校长畅谈学校改革发展的最新成果,展现新时代高校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生动实践。
2024年,沈阳理工大学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以“爱国奉献、自强不息、求真务实、追求卓越”的沈理工兵工精神为精神滋养和文化底蕴,不断开展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与培育时代新人注入强劲动力。
聚焦政治引领,构建理论武装适配融通新模式。学校经过多年的学习实践,形成了校院两级中心组学理论为引领示范、“三会一课”学理论为基础支撑、个人自学理论为拓展深化的 “三位一体”协同联动学习模式,全面提升师生理论素养。建设了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等校内外专家组成的理论宣讲团,打造了“国防大讲堂”“兵工文化大讲堂”等理论宣讲阵地,树立了“校长与青年学生面对面”活动品牌,通过程式宣讲、解说式宣讲、分享式宣讲、演绎式宣讲等多种形式,让党的创新理论在校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扎实开展主题教育,唱响主旋律,壮大正能量,做大做强主流思想舆论。学校在主题教育中的典型经验做法多次被人民网、中央广播电视台、中国教育报、学习强国等国家、省市媒体报道。
聚焦兵工特色,构建文化传播多元矩阵新格局。沈阳理工大学始建于1948年,是我军为培养新中国急需的兵工专门人才在东北地区创建的第一所本科军工高等学校,是共和国“兵工七子”之一。在艰苦卓绝的发展历程中培育的沈理工兵工精神,成为沈理工人的红色基因被代代传承。学校依托全国科普教育基地、辽宁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兵器博物馆赓续红色基因,兵器博物馆以其丰富的馆藏、深厚的历史底蕴与多元的教育功能特点,先后走进央视《焦点访谈》《军迷行天下》栏目,成为爱国主义教育、思政教育的鲜红名片。依托特色宣传阵地宣传兵工文化,构建了校史馆、兵器博物馆、兵器广场、“四史”环廊、人民兵工长廊、“一站式”学生兵工社区等校园红色文化阵地,成为师生“行走的思政课”的打卡课堂。星火志愿者服务团、“井冈山精神”宣讲团、青春筑梦宣讲团、“理响之声”青年宣讲团、“长工精神”宣讲团奔走相传,让革命精神和红色基因传承发展。“国旗护卫队”“马院青年党员突击队”等社团开展“爱我国防”演讲比赛等系列品牌活动,打造了特色鲜明的爱国主义教育名片;140支“筑梦沈理”兵工学子实践团奔赴省内外140所高中宣讲学校办学治校良好形象,兵工精神飞入千万学子心间。
聚焦多元传播,探索宣传效果叠加增效新路径。学校整合各类媒体资源,打造全方位、多层次的传播矩阵,讲好沈理工故事、传播好沈理工声音。在校报、校内广播等传统媒体上,借助学校官方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平台提升宣传成效。在官方微信平台创新性推出“琴园微月刊”“琴园微新闻”“一线视界”等栏目,以图文、短视频、话题互动等形式开展创意宣传,官微一年内20余篇原创作品浏览量超万次。学校运用新兴技术创新提升宣传成效,《“四史”教育之中国海军走向深蓝》虚拟仿真教学,让人们沉浸式感受到中国国防海军力量的强大,使学校的兵工特色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彰显出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命力、创造力、影响力。加强与国家、省市媒体联动,沈阳理工大学在《人民日报》视频号讲述“沈阳故事”火热“出圈”。仅一年时间内,沈阳理工大学好声音频现国家级媒体36次,大幅提升了学校的知名度与影响力,更为传播兵工文化、弘扬时代精神搭建了广阔平台。
聚焦多彩活动,打造文化育人融合共进新态势。深入实施“文化治校”发展方略,开展“一院一品”校园文化建设精品项目活动,实施以楼宇环境建设为主的兵工精神的文化环境升级改造,打造一批人文情怀和兵工精神相互交融的文化育人场所。承办了辽宁省高校“厚植家国情怀 培育时代新人”校园原创文化精品巡展巡演活动、2024年辽宁省大学生武术锦标赛,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脉,厚植家国情怀,培育时代新人。举办了兵工社区文化节,16个学院师生全面参与其中,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文化育人场景。“感知中国”来华留学生社会实践和文化体验活动、俄罗斯留学生暑期夏令营活动备受社会关注,让留学生们深度领略中国文化魅力与科技发展成果。
岁月轮转,从未改变的是拼搏者的身姿;时代焕新,始终清晰的是开拓者的轨迹。在新时代的浪潮中,沈阳理工大学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进一步深化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为培养更多具有爱国情怀、兵工精神的时代新人而努力奋斗,让兵工文化在传承中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为国家的国防事业和高等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作者系沈阳理工大学校长)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