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

临沂科技职业学院学生为何受企业青睐

2024年10月10日08:25 | 来源:科技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临沂科技职业学院学生为何受企业青睐

在临沂科技职业学院,教师在实训基地教授学生操作技能。

在临沂科技职业学院,教师在实训基地教授学生操作技能。  

  近日,临沂科技职业学院(以下简称“临科”)智能制造系负责人高瑞霞收到了一封来自南京顶正包材有限公司的感谢信。信中写道:“贵校的学生以其出色的专业技能和积极的工作态度获得了部门主管和公司领导的认可。尤其贵校学生刁望贺在‘凹印调墨新员工技能提升专班’中表现优异,在同梯次14名学员调墨技能竞赛中荣获第一名,并获1000元奖励。”

  此前,该学院智能制造系还收到了来自青岛海尔制冷电器有限公司的感谢信。信中写道:“贵校学生以其极高的专业素质和极高的工作热情,为企业生产作出了巨大贡献。”

  短时间内收到的两封企业感谢信,成为临科智能制造系高素质人才培养的真实写照。

  用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

  仝瑞鹏是临科智能制造系的一名学生。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忙于准备金砖国家职业技能大赛。

  为了让系统熟练完成从一堆黑、红、黄三色小球中捡出特定小球并放到指定位置的任务,仝瑞鹏几乎把所有业余时间都用来学习钻研。这项任务并不容易,因为这一系列动作涉及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编程、单片机编程、电子机械等多方面知识。要想让系统实现相关动作,操作者既需要具备熟练的操作技能,又要有灵活的应变能力。

  幸运的是,临科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实训基地(以下简称“实训基地”)为他提供了足够的软硬件支持。投资高达1.5亿元的实训基地包含了工业设计与虚拟仿真实训中心、智能制造实训展示中心等七个功能区。从一楼到五楼,随处可见的“行业最好”设备确保了学生们“赢在起跑线上”。但漂亮大楼、先进设备并不是这所学校的终极目标,“用冠军培养冠军”才是他们的理念。

  在实训基地数控维修与装配车间,临科教师王龙正在指导学生们对复杂零部件进行加工。学生们使用的四轴数控机床相对复杂、工序较多且精度不好把握。王龙说,这恰恰是学生们需要着重锻炼的技能点。在入职临科前,王龙获得过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如今,他的梦想是培养更多冠军。王龙说,培养冠军,教师需要多指导、与学生多交流,让学生深入企业参与实践,多练、多悟。

  仝瑞鹏就是这种培养理念的受益者。他在课堂上读专业书,进入企业车间做专业事。在“学校—企业”的双重经历中,仝瑞鹏不断摸索着机电一体化的“门道”,各方面技能日益成熟起来。

  在临科智能制造系,还有很多像仝瑞鹏一样的学生。比如,学生张培培在“冠军导师+一流装备”的加持下,不仅获得了2023年度国家奖学金,还获得了全国大学生创业综合模拟大赛总决赛二等奖等十余项奖项。

  以产业思维办好职教

  作为职教大省,山东是全国首个部省共建的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和首个部省共建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新模式试点省份。目前,山东有88所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高职院校。成立于2020年的临科属于山东省内的职教新生力量。

  如何从强手如云的职教大省中脱颖而出?因地制宜、变道超车是临科党委书记沈如茂给出的答案。

  临科所在的山东省临沂市是著名的红色老区,也是工业大市。这里拥有4026家规上企业、1602家高新企业。智能制造是临沂市的主导产业之一,但产业发展面临人才短缺等难题。破解这些难题成为临科的发力点。

  “我们坚持主动融入、重点突破,汇聚政、行、企、校资源,实现全链条人才培养和产业赋能,打造‘看得懂、学得会、投得起’的智能制造示范样板。”沈如茂说。

  在智能制造系的大楼中,记者看到两张表。一张是智能制造领域的技术分解表,分解后的技术相应地细化、落地到智能制造系的工业机器人技术、工业互联网应用等9个专业;另一张则是对临沂三区九县产业的精准分析。而这些产业的人才需求,总能在临科找到对应的供给。

  “新学校,没有历史包袱。”这句话让临科展开拳脚,用产业思维办职业教育。记者看到,众多企业成为这所学校的“合伙人”。产业思维下,院校与企业有效协作,合力培养人才。

  记者采访时,临科与临沂水利集团正在共建生态环境研究院,这是临沂市首个行业研究院。临沂水利集团党委书记张韬表示,他们需要环保、科技领域人才,而他们的需求与学校学科专业高度吻合。

  大企业青睐、小企业追捧,这印证了临科人才培养路子的正确性。高瑞霞说:“接二连三的感谢信只是开始,相信我们会做得更好。”(记者 王延斌 通讯员 林 强)

(责编:李昉、郝孟佳)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