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
|
【字号 大 中 小】 | 打印 | 留言 | 论坛 | 网摘 | 手机点评 | 纠错 |
又到暑假。这本该是青少年放松身心的时期,但记者调查发现,许多孩子的暑假是在培训班里度过的。此外,暑假作业也越来越多,除了完成学校布置的,还要完成补习班、家长布置的,多位教育界人士表示,现在孩子的暑假作业比30年前至少增加三倍。课业负担太重,让不少孩子精神倦怠,宁愿“宅”在家玩游戏,也不愿意走出门亲近大自然,暑假,处在一个“无处安放”的尴尬境地。
如何让孩子过个充实而有意义的暑假?怎样才能找回童年的乐趣?记者日前进行了一番调查。
现象
一口气报了8个班
“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暑假我给儿子报了5个培训班。”市民陈女士告诉记者。她说儿子中考成绩不是很理想,为了避免高中成绩落后,她决定先期给孩子补课。“我知道他负担重,但没办法。”陈女士无奈地说。无独有偶,市民龚先生也给女儿报了暑假培训班,文化班和兴趣班加起来竟有8个之多。龚先生说,之所以给孩子报这么多培训班,就是希望她把各方面基础都打实,将来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走在前面。
记者随机采访了解到,60%的南昌家长给孩子报了暑假培训班,少则一个,多则七八个。一些家长年年都送孩子上补习班,暑假补课成常态。
作业量比30年前增3倍
学习,是许多孩子暑假的“主旋律”,这当中不仅包括上各种各样的培训班,还包括写“海量”的暑假作业。
“语文,写《暑假作业》,读《三国演义》并写3篇读后感;英语,写《暑假作业》,做6套卷子;数学,写《暑假作业》,做5套卷子,数列、三角函数、函数不等式各做30道大题;物理、生物、化学,完成《暑假作业》。”这是南昌某中学高一学生小辉的暑假作业清单,他告诉记者,这个暑假哪儿都别想去了。
高中生暑假作业繁重,小学生和初中生是不是好一点呢?南昌某小学班主任陶老师告诉记者,虽然教育部发布暑期工作通知,要求小学一至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但有些学校还是会给学生布置暑假作业。此外,即使学校不留作业,家长也会给孩子报培训班,如此一来,学生的课业负担还是加重了。多位南昌教育界人士表示,现在孩子的暑假作业比30年前至少增加3倍。
苦衷
“考不上好学校,谁替他们兜着”
暑假本该是青少年放松身心的时期,现在却几乎变成“第三学期”,个中原因到底是什么?市民邱女士表示,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但在升学压力面前,许多事情不得不改变:“如果让孩子尽情享受假期,今后成绩下滑,考不上好学校,谁替他们兜着?”还有的家长表示,现在父母都送孩子去补习班,如果自己孩子不去就吃亏了,必须去,这样才能不输在起跑线上。
双职工无暇照顾孩子
蒋女士任职于南昌某媒体,丈夫是外企员工,一到暑假,夫妻二人就头疼不已:“不知道怎样安排10岁的儿子!”本打算将远在外地的父母接来照顾儿子,但他们有事来不了,把儿子一人留在家又不放心,无奈之下,蒋女士只好把他送进补习班。采访中,记者发现像蒋女士这样的家长不在少数。孩子一放假,家长的事就多起来,既要照顾他们一日三餐,又要陪他们玩耍。许多双职工家长不堪重负,宁愿花些钱把孩子送进培训班,权当是托管。
此外,有的家长表示,自己孩子暑假特别“宅”,睡到中午才起来,然后看电视、上网、玩游戏,一天下来没干什么有意义的事。市民陈女士说,她特别想让孩子去江西省图书馆看书,但省图离她家太远,孩子一个人去不安全,无奈只得作罢。
隐忧
每天都是补课或“宅”在家,一些孩子心理出现了问题。“两个月有一个半月要补课,比上学还忙,真怕暑假!”12岁的冯同学对记者说。高一学生小辉说,暑假不快乐,因为课业负担太重了。另一名初三学生小杜则一度离家出走,原来他暑假天天在家玩游戏,被母亲责备了几句,一气之下不告而别踏上了去北京的火车,好在最后被父母追回。小杜说,一到暑假他就特别郁闷,不想天天窝在家,但又不知道去哪里。
矛盾
合适的地方没有合适的活动
暑假为孩子找一个好去处,人们的第一反应通常是博物馆、科技馆等公共文化机构,但记者联系这些单位却发现,他们为孩子准备的暑期活动少之又少。
省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没有针对青少年的暑期主题活动,只有一个恐龙展比较适合孩子参观,但内容长期没有更新。省科技馆工作人员说,他们没有暑期青少年主题活动,且参观需要收费。记者了解到,省图书馆倒是有少儿图书室,暑期也有不少主题活动,但囿于场地,只能容纳少量孩子,且整个南昌市只有洪都北大道一个点。
建议
省级骨干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揭茹
把孩子送到乡下体验生活
沉重的课业负担让孩子在暑假喘不过气,揭茹对此表示忧虑:“长此以往,孩子将产生厌学心理,甚至出现自卑、焦虑、强迫症等心理问题。”她建议,暑假应让孩子充分放松身心,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让他们接受文化熏陶。多做亲子互动,陪孩子外出旅游,让他们在名山大川中开阔眼界。此外,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不妨将孩子送到乡下,让他们体会劳动的艰辛与幸福,这对他们的成长十分有益。
江西财大人文学院MSW(社会工作硕士)教育中心副主任 唐斌
公共文化机构应承担丰富暑假生活的责任
唐斌表示,青少年暑假变味的根本原因,是应试教育体制下,部分老师和家长把成绩作为首要追求目标。因此,要还孩子一个快乐的暑假,家长首先应转变心态,给孩子一些自由空间;其次,社会应多开展一些符合青少年身心特点、激发青少年兴趣的公益性活动,尤其是一些公共文化机构,应主动承担起丰富暑假生活的责任;再次,锻炼孩子独立能力,加强他们的安全意识,让他们依靠自己的力量就能把暑假生活安排得充实快乐。(魏莹)
(来源:南昌晚报)
![]() |
||
![]() |
![]() ![]() ![]() ![]() ![]() |
![]() |
新闻排行 | 重点推荐 |
视频新闻 | 更多>>> |
|
重点推荐 |
![]() |
高考资讯 备考辅导 院校报考 互动交流 |
高考最新动态高考视点高考政策各地动态新闻人物家长必读 高考大纲语文数学外语物化生历地政文综理综作文作文素材库满分优秀作文 高校招办访谈招生动态高校信息库院校信息专业动态模拟填报系统志愿填报技巧 在线做题估分高考论坛高考博客圈讨论区考试经验交流试卷上传试卷下载许愿送祝福 |
![]() |
欢迎教育机构、媒体、高校、出版单位联系合作! 电话:65367973 信箱:jypd@people.cn |
呼叫热线 4008-100-300 服务邮箱 kf@people.cn
人民日报社概况 | 关于人民网 | 考生服务 | 招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供稿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 呼叫中心 | ENGLISH
京ICP证000006号 | 京公网安备110000000008号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65)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13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