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
|
【字号 大 中 小】 | 打印 | 留言 | 论坛 | 网摘 | 手机点评 | 纠错 |
舒圣祥
和往年一样,高考作文总是那样吸引公众眼球。
今年的作文题,除天津卷是“×而知之”的命题作文外,几乎都是材料作文。全国卷的“同学关系”,湖南卷的“我愿意”,浙江卷的“看青春”,四川卷的“过一个平衡的生活”,上海卷的“更重要的事”,新课标卷的“经验与勇气”,辽宁卷的“沙子与珍珠”,重庆卷的“大豆与豆腐”,湖北卷的“方与圆”……这些作文题,着重考核的是学生的思辨能力。平日不习惯“作沉思状”,没有读过几本课外书,没有想过几个哲理问题,很难写好这类作文。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在作文中释放积极价值和正能量,本就是文学和文化的重要使命。在一个暂时未开设思辨课程的国家,通过高考作文的方式引导学生们平时多做些思辨训练,其实也挺好。想想看,一大群学生坐在教室里讨论所谓哲学、所谓人生的问题,那不就是素质教育应有的学习场景吗?
“若有所悟是否就是对于思想桎梏的解脱?”“艺术品是否与其他物品一样属于现实?”“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比较有什么意义?”——据说这些是参加法国高考的考生曾经面对的作文题。相比之下,他们的作文题似乎更注重思辨。
崇尚思考,读书如此,作文亦应如此。在生活化和多元化的视野下,在今年高考作文题面前,学生不能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而必须关注社会思考人生。让考生们学着思考看起来暂时“不着边际”的问题,迈过高考这道青春门槛,这没有什么不好,即便是“故作沉思状”。
(来源:湖南日报)
![]() |
||
![]() |
![]() ![]() ![]() ![]() ![]() |
![]() |
新闻排行 | 重点推荐 |
1北大卖猪肉校友谈高考:我那时裸考 现在拼爹 2江苏高考作文作者不确定看到的是蝴蝶(图) 32013年各省市高考试题答案公布 快来给自… 42013年高考数学试题及参考答案(山东理科… 52013年高考江苏作文题 62013年高考英语试题(新课标Ⅰ) 72013年高考文科综合试题(安徽卷)清晰版 82013年高考数学试题(新课标Ⅰ理科卷) 92013年高考安徽作文题 102013年高考江苏卷作文题点评 |
视频新闻 | 更多>>> |
|
重点推荐 |
![]() |
高考资讯 备考辅导 院校报考 互动交流 |
高考最新动态高考视点高考政策各地动态新闻人物家长必读 高考大纲语文数学外语物化生历地政文综理综作文作文素材库满分优秀作文 高校招办访谈招生动态高校信息库院校信息专业动态模拟填报系统志愿填报技巧 在线做题估分高考论坛高考博客圈讨论区考试经验交流试卷上传试卷下载许愿送祝福 |
![]() |
欢迎教育机构、媒体、高校、出版单位联系合作! 电话:65367973 信箱:jypd@people.cn |
呼叫热线 4008-100-300 服务邮箱 kf@people.cn
人民日报社概况 | 关于人民网 | 考生服务 | 招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供稿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 呼叫中心 | ENGLISH
京ICP证000006号 | 京公网安备110000000008号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65)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13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