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
|
【字号 大 中 小】 | 打印 | 留言 | 论坛 | 网摘 | 手机点评 | 纠错 |
对于太多的中国人来说,没有什么能像高考这样让人紧张、激奋、难忘,也许因为高考总和青春、命运、希望、奋斗、爱、温情这些充满张力的词语相连,那些有关高考的细节,那些曾经感动你的人和事,即便已经过去很多年,回想起来依然清晰如昨。扬子晚报征集“戳中你泪点的高考故事”消息发布后,立刻就引起了读者的强烈共鸣……
薛南
许植基
1959年参加高考 许植基 常州 已退休
妈妈的那碗蛋炒饭
54年前的1959年7月,我参加高考。那几天奇热,饭放到第二天,要馊的,又没有冰箱。母亲想出一个办法,煮饭时,先盛出一些放到钵子里,用脸盆盛上井水,将盛饭的钵子浸到脸盆中,经常换水,这样,第二天饭还新鲜。高考第一场考语文,母亲一早就炒了一碗蛋炒饭,一个鸡蛋,加上香葱,油汪汪的。这是我以前从没有过的待遇。母亲看着我美滋滋吃完,又端给我一碗汤,然后递过一块毛巾抹嘴。母亲说,蛋炒饭吃了不饿,熬饥,又可以中途不上厕所。临出门,母亲一脸慈笑地安慰我:孩子,定定心,一定能考好。我昂首进考场,感觉极好。十年后观《红灯记》,李玉和唱“临行喝妈一碗酒,浑身是胆雄纠纠”,大概就是这种状态。果然,我顺顺当当以第一志愿考上南京大学中文系。
刘永和
1977年参加高考 刘永和 江苏省特级教师
苦斗
初中两年半,高中两年半,1974年夏天,我高中毕业于南京市江浦县高里中学。从此,我“失业”了,没有书读,没有工打,没有兵当,唯一的选择:回乡务农。
夏天,首次割稻,一刀见血。我是农民,命中注定;暑假回乡,从学习割稻开始。当时种“双季稻”,我刚刚毕业正赶上“头季稻”夏天收割。妈妈如此这般教,我依葫芦画瓢学;第二天天没亮跟着妈妈去干活,天上朦朦胧胧的月色,田里隐隐约约的水稻。第一刀下去感觉不对,左手拇指割开深深的一道口子,血流出来。
秋天,“三日肩头,四日脚头”。秋季除了收割“二季稻”,还有更重的体力活就是挑担子:挑稻子,挑把子,挑河泥等。特别是交公粮,一担稻子一百多斤,要肩挑至10里之外的公社粮站。不能泼撒,不能掉队,中途顶多歇“一肩”。一趟下来,左肩右肩血肉模糊,心跳每分钟120次。妈妈心疼地说:三日肩头,四日脚头,连挑四天,什么都好了。于是,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肩上的衣服粘着破皮的肩膀,我坚持下来了。
冬天,“挑不挑,一头两大锹”。我当农民的时候,是中国农民最为辛苦的时代,“农闲”时期比“农忙”时期更忙:兴修水利。住在农户家中,睡在堂屋的泥地上,一层稻草一床被,穿着衣服裹着被。天不亮起床抢饭吃,走到工地天开始麻麻亮,于是干活记工分。挑河堤像流水线:取土与卸土,一道田埂相连,一人耽搁大家受阻,于是任何人不能“偷懒”;而且,“挑不挑,一头两大锹”:挖土的人根本不看你是谁。简单的工地午餐后继续干活,直到实在看不见路了,才收工回去,于是再抢饭吃——就是米饭和青菜汤,但是,不抢就会吃不饱。
春天,“眼是孬种,手是好汉”。春天是播种的季节,书上写得诗情画意,而实际上非常辛苦。就拿拔秧和插秧来说,天不亮下田拔秧,拔50个秧1分工,插50个秧(约水田1米宽50米长)3分工。干得快一天能做20分工,是挣工分的季节。看着长长的秧田,心里想着,这要插到什么时候?我的腰还能坚持下来吗?妈妈跟我说:眼是孬种,手是好汉!果然,孬种是眼睛,好汉是双手,我终于也能够坚持到胜利。
1977年冬的某一日,挑河堤时工地广播:刘永和、柯长法、张文虎……通过了预考,立即回家,复习3天,参加高考。当我翻开语文试卷,作文题目赫然出现在眼前:“苦斗”。于是,我决定先写作文,四季的劳苦,四年的奋斗,从笔下流淌出来。
![]() |
相关专题 |
· 高考频道_教育频道_人民网_权威全面报道高考 |
![]() |
||
![]() |
![]() ![]() ![]() ![]() ![]() |
![]() |
新闻排行 | 重点推荐 |
1北大卖猪肉校友谈高考:我那时裸考 现在拼爹 22013年高考江苏作文题 32013年高考安徽作文题 42013年高考江苏卷作文题点评 5江苏高考作文作者不确定看到的是蝴蝶(图) 62013年高考福建作文题 72013年高考浙江作文题 82013年高考湖南作文题 92013年高考湖北作文题 10人大附中特级教师评2013年部分省高考作文题 |
视频新闻 | 更多>>> |
|
重点推荐 |
![]() |
高考资讯 备考辅导 院校报考 互动交流 |
高考最新动态高考视点高考政策各地动态新闻人物家长必读 高考大纲语文数学外语物化生历地政文综理综作文作文素材库满分优秀作文 高校招办访谈招生动态高校信息库院校信息专业动态模拟填报系统志愿填报技巧 在线做题估分高考论坛高考博客圈讨论区考试经验交流试卷上传试卷下载许愿送祝福 |
![]() |
欢迎教育机构、媒体、高校、出版单位联系合作! 电话:65367973 信箱:jypd@people.cn |
呼叫热线 4008-100-300 服务邮箱 kf@people.cn
人民日报社概况 | 关于人民网 | 考生服务 | 招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供稿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 呼叫中心 | ENGLISH
京ICP证000006号 | 京公网安备110000000008号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65)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13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