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名化”教师、“妖魔化”教育要不得--教育--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污名化”教师、“妖魔化”教育要不得

胡乐乐

2012年11月06日16:10    来源:人民网-教育频道    手机看新闻

近一段时间以来,浙江温岭令人震惊的教师虐童事件引发全国媒体和社会各界舆论的高度关注。在强烈谴责之余,最近有知名时评人评论说,“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是,近来一系列虐童案扎堆曝光后,在家有幼儿的家长心中产生了不小的恐惧,一种严重不信任幼教——甚至整个教师群体的情绪,在社会中蔓延,”并认为,“虐童后遗症下,警惕师生关系重蹈医患覆辙”。

按照该文的说法,“医患关系,有人说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积累的不信任到了爆发的边缘。”也就是说,师生之间、老师与家长之间,已经到了不信任爆发的边缘。真是这样吗?

我认为,有如此担心是匪夷所思的。我自己是一名从教有几年的年轻教师,从我对教师职业的理解和身边教师的了解来看,我们非常爱护我们的学生,我们学生也非常信任我们。所以,客观来说,我认为我国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是家长和社会各界值得信任的。众所周知,许许多多的教师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寒来暑往,无怨无悔;春夏秋冬,无私奉献;三尺讲台写春秋,一生杏坛育桃李。像张丽莉这样伟大的老师的出现,绝不是偶然的个案。近年来,涌现出一大批新时代爱生敬业的优秀模范教师,受到学生的爱戴、家长的尊敬和社会各界的赞誉。当然,虽如此,其中也的确存在让人深恶痛绝的少数人违背师德和社会公德,甚至违反法律,影响恶劣的现象。对此,学校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从来都不掩饰,也绝不手软,一经发现,依照相关法律和规定严肃处理,包括直接清除出教师队伍。

有些媒体喜欢用能夺人眼球的字词、事件、标题来吸引读者,一些评论也往往将个别案例扩大化,夸大问题、放大污点,也许并非有意为之。尽管如此,将不信任与师生关系挂起钩来,与全社会都极为尊崇的师德大爱搅在一起,就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在学校教育中,老师对学生的师爱,是一种超越血缘关系、家庭出身和利益关系的纯洁之爱。正所谓,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广大人民教师心存满满的师爱,教育学生身心健康地茁壮成长,为社会和国家辛勤培育各级各类优秀人才。因此,任何污名化教师和妖魔化教育的说法做法都是错误的,不能接受的。教师和教育需要社会各界的关心,同时也需要社会各界的客观评价和理性建议。(作者为中国海洋大学教育系讲师)

 

教育图库  更多>>

张艺谋获博士学位送墨宝

娱乐圈最有才最苛刻老师

盘点全球最勾魂小美女

 

跟刘邦学职场升迁秘笈

杨澜罕见学生照曝光 图

 央视美女主播成功秘诀

揭秘董卿如何三级跳

女大学生创意人体彩绘

日本校服为何是水手服

 

(责任编辑:袁勃、林露)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