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新物質形態“時間准晶體”面世

有望為量子計算、精確計時等領域帶來重大影響

2025年03月20日08:58 | 來源:科技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新物質形態“時間准晶體”面世

美國華盛頓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科學家攜手,成功在鑽石上“雕刻”出一種全新的物質形態:時間准晶體。這項突破有望為量子計算、精確計時等領域帶來革命性影響。相關研究論文發表於新一期《物理評論X》雜志。

鑽石或石英等晶體具有高度有序的結構。此外,鑽石中的碳原子相互作用,形成重復且可預測的模式。正如普通晶體內的原子在空間中重復排列一樣,時間晶體內的粒子也會隨著時間推移,排列成重復且可預測的模式。換句話說,時間晶體內的粒子以恆定的頻率振動或“滴答”,使其在3維空間加時間這4個維度上形成有序的結構模式。

時間准晶體與時間晶體有什麼區別呢?在材料科學領域,准晶體內的原子在每個維度並不遵循相同的模式。同理,時間准晶體的粒子在不同維度以不同頻率振動。

2016年,美國馬裡蘭大學科學家研制出首個時間晶體。在最新研究中,他們更進一步,創建出了首個真正的時間准晶體,這是一種全新的物質狀態。

研究團隊首先在一小塊毫米大小的鑽石內構建了准晶體,隨后用氮束轟擊鑽石。氮束的能量足以敲除碳原子,留下空穴。電子進入這些空穴,每個電子都與其“鄰居”發生量子級相互作用。時間准晶體由鑽石內超過100萬個空穴組成,每個准晶體的直徑約為一微米。

研究團隊表示,在理論方面,時間晶體和時間准晶體的存在証實了量子力學的一些基本理論。在實用方面,因為對磁性等量子力極其敏感,時間晶體可用作永遠不需要充電的量子傳感器。時間准晶傳感器則可同時測量多個頻率,從而更全面地了解量子材料的壽命。此外,時間晶體理論上可在不損失能量的情況下永遠運轉下去,可用於長時間存儲量子記憶,因此有望促進量子計算機的發展。(記者劉霞)

【總編輯圈點】

時間准晶體的出現,首先對於量子計算機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它的獨特性質是在不損失能量的情況下運轉,這就為構建長期穩定的量子比特提供了可能。此外,時間准晶體的穩定振動模式,也可用於創建高精度的量子門操作,這是實現復雜量子算法的基礎。同時,時間准晶體對磁場和其他量子力極為敏感,這意味著它們可以被用作極其精確的傳感器,在醫學成像、地質勘探、環境監測,甚至安全通信協議等領域發揮特長。可見,這項研究有望為多個科技領域注入新的活力。

(責編:郝孟佳、李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