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青島:以職業教育突破足球人才培養困境

2025年03月20日08:39 | 來源:光明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青島:以職業教育突破足球人才培養困境

初春的青島上合示范區,海風裹挾著咸濕的氣息掠過青島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綠茵場。

“我們剛剛完成足球運動與管理專業綜合評價招生工作,30名學生將在2025年9月進入學校學習,這也標志著青島在‘3+2+2’長學制貫通培養足球人才邁出了關鍵一步。”青島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體育教育學院副院長徐芊說,所謂“3+2+2”長學制貫通培養,是指3年中等職業教育階段的足球運動專業培養,2年高等職業教育專科階段的足球運動與管理專業,2年職業本科教育階段的足球運動與管理專業三個教育層次,以此形成中職、高職、本科貫通培養通道。

徐芊表示,體校培養的球員文化課薄弱,退役后難轉型,而普通學校踢球的孩子又缺乏系統訓練。此外,中國的足球市場還特別缺少復合型人才——既懂運動康復又能制定訓練計劃的足球理療師,會數據分析又能指導戰術的科技教練,以及兼具管理能力和青訓經驗的職業經理人。

“這就像一條輸送帶,小學階段還能輸送苗子,但進入初中后,90%的孩子因學業壓力被迫放棄足球道路。家長普遍擔憂‘踢球沒文化’,很多有天賦的孩子初一就退隊了。”北京體育大學中國足球運動學院院長任定猛說,“青島推行的‘3+2+2’長學制貫通培養體系,打通了人才成長的‘斷頭路’。”

前3年即中職階段,在保証文化課基礎上完成專業訓練﹔中間2年即高職階段對接職業俱樂部實訓,同步學習運動科學﹔最后2年即本科階段專攻足球管理、運動康復等方向。“這相當於給球員配置‘雙保險’——即使未能成為職業球員,也能獲得本科學歷轉型為教練、球探等專業人才。”任定猛坦言。

作為“十四五”期間全國首批足球發展重點城市,青島在2023年實現了中超、中甲、中乙及女足、五人制聯賽的全級別覆蓋,職業足球俱樂部規模數量和發展層級位居全國前列。數據顯示,青島足球產業年產值已突破50億元,涵蓋賽事運營、裝備制造、康復醫療等8個細分領域,對復合型足球人才的需求缺口高達1.2萬人。

“青島需要一所真正扎根產業鏈的足球職業學院。”青島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黨委書記李岷說,“當傳統體校還在‘重競技輕產業’的框架內徘徊時,我們選擇用職業教育打通人才培養的‘任督二脈’,形成從青訓啟蒙到職業競技、從賽事運營到康復保障的完整鏈條,開創職業教育服務足球全產業鏈的新模式。”

中國國奧隊助理教練侯志強是青島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首批引進的高水平教練員。侯志強說,這種貫通培養模式特色是縱向銜接、橫向融通。縱向上,中職階段重在夯實基本功,高職階段強化專項技能,本科階段則要提升戰術素養與產業運營能力。橫向上,學校將與專業俱樂部、國際級裁判員和教練員聯合開發足球領域校企共建課程、實習實訓等項目﹔與專業高校共建足球職業教育研究中心等。

徐芊說,通過縱向銜接、橫向融通,學生在18歲前即可完成2000小時專業訓練+1200學時文化課程,文化素養與職業資格“雙達標率”預計高達98%。不僅解決了實訓設備更新慢、教學內容滯后等職業教育痛點,更推動產業鏈與教育鏈的“雙鏈互動”。

(記者 劉艷杰 通訊員 王延兵 閆召媛)

(責編:李昉、郝孟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