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中國和東盟教育交流合作不斷深化(國際視點)

本報記者 楊 一
2025年02月12日08:58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在老撾郵電技術學院,學生們在中國援建的教學樓裡上課。
本報記者 孫廣勇攝

泰國春武裡技術學院與中國多所鐵道學院保持技術交流。圖為軌道專業的學生們進行實操訓練。
本報亞太中心分社 普拉維攝

西哈努克港工商學院由柬埔寨西港特區公司聯合中國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共同創辦,是柬埔寨首個中文大學。圖為學生們行走在校園。
柬埔寨西港特區公司供圖

2025年是中國—東盟人文交流年。教育是中國與東盟人文交流的重要組成部分,人才是中國和東盟國家發展的重要支撐。近年來,雙方各級教育合作不斷深化,人才培養合作取得豐碩成果,對促進中國同東盟國家互學互鑒、深化友誼合作具有積極意義。

“千校攜手”助力人才培養

2024年8月,以“搭建中國—東盟教育交流合作平台,促進中國—東盟人文交流,推動中國—東盟區域發展”為主題的首屆中國—東盟千校攜手大會在中國貴州舉行。會上,14組“中國—東盟千校攜手計劃”項目學校代表舉行簽約儀式,交流發展經驗,為更深入的教育交流合作擘畫方向。目前,該計劃已吸引雙方1500多所學校參與。

“中國—東盟千校攜手計劃”於2023年12月底啟動實施。大連理工大學和馬來西亞理工大學是“結對子”學校。據大連理工大學國際合作與交流處處長王玨介紹,自雙方開展合作以來,該校已有700余名師生參與各類交流活動,如選派學生參加馬來西亞理工大學舉辦的“加速亞洲綠色發展”暑期營活動、共同舉辦亞洲低碳國際會議等。“學生們在活動中鍛煉了團隊協作、即興演講等多項能力,也加深了對馬來西亞社會文化的了解,有助於我們培養更多具有跨文化交流背景的人才。”王玨表示。

“我們同大連理工大學建立校際合作關系以來,開展了師生互訪、科研合作等豐富多彩的活動。”馬來西亞理工大學對外與全球關系協調員李秋婷對記者表示。接受記者採訪時,李秋婷正帶著學生在大連理工大學進行為期5天的調研交流活動,兩校學生組隊協作,加深彼此的了解和友誼。

數據顯示,2023年以來,中國與東盟雙向留學人數超過17.5萬人。多個合作項目推動雙方各級各類學校建立伙伴關系、擴大互訪范圍,中國—東盟間校際合作持續深化。“千校攜手計劃促進了東盟國家與中國在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等方面的合作,期待未來在科研、人文等領域繼續拓展合作空間。”泰國東方大學校長瓦塔林對記者表示。

數字教育拓展合作空間

渦輪的左右手定則、程序仿真驗証……在河南新鄉職業技術學院牧野工匠學院開設的海外線上培訓授課上,該校智能制造學院國際教學團隊的老師正用英語講授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課程。課堂上,來自印度尼西亞三寶壟教育大學的450余名學生認真地聽著老師的講解,不時低頭做筆記。課后,印尼學生踴躍提問。

2023年12月,新鄉職業技術學院與印尼三寶壟教育大學共同舉辦“中國—東盟智能制造牧野工匠學院”揭牌儀式,國際課程開發是牧野工匠學院建設的主要內容之一。項目採取聯合培養方式,側重智能制造及新能源汽車教學主題。

數字化教育為雙方合作開辟了廣闊平台。2023年8月,中國—東盟數字教育聯盟成立,旨在圍繞加強數字教育領域合作研究、推動優質數字教育資源共建共享、推進區域內數字教育標准制定、完善數字教育基礎設施建設、加強數字教育能力建設等領域開展合作。目前,已有264家國內外高校參與,首期提供300門優質課程,涵蓋傳統文化、實踐技能培訓和數字素養等類別。

“數字技術正在推動教育創新,東盟和中國的教育工作者應共同努力,利用數字技術來創建更具包容性、公平性、高質量的教育體系。我們應進一步加強合作,推動教育數字化轉型。”馬來西亞技術大學技術管理與創業研究院院長艾哈邁德·巴卡爾說。

東盟秘書長高金洪表示,東盟正在積極制定政策,促進成員國之間的數字人才流動,實現資格互認,鼓勵聯合培養,“中國將數字教育納入學校課程,重點關注編程、人工智能等領域,堪稱典范。東盟國家可以從與中國的合作中獲益良多。”

職教合作帶動經濟增長

中老鐵路開通運營3年多來,不少掌握專業技能的老撾年輕人活躍在鐵路沿線。“除了之前的專業培訓,上崗前,老撾國立大學孔子學院的教師還給我們培訓了中文,方便我們與中方伙伴溝通交流。我的弟弟正在老撾鐵道職業技術學院讀書,未來也想投身鐵路事業。”中老鐵路孟賽站客運工作人員麗卡欣對記者表示。

中國援建的老撾鐵道職業技術學院於2023年建成,是該國第一所鐵道職業技術院校。據介紹,學院與昆明鐵道職業技術學院開展“2+5”合作模式,即老撾教師赴昆明參加為期2年的教育能力和師資培訓后,中方派遣專家組前往老撾開展為期5年的教育技術合作。2022年初,40名經過選拔的老撾籍教師來到昆明鐵道職業技術學院學習,除語言培訓外,他們還接受了機車、車輛、工程等6個鐵路主要專業的培訓。2023年底,這批教師走上工作崗位,成為老撾鐵道職業技術學院的第一批鐵路教師。

近年來,中國與東盟在職業教育領域的交流合作不斷深化,培養了一批實用型人才。2024年3月,中國職業教育領域第一所海外應用技術大學——柬華應用科技大學迎來首批160名本科生,專業涵蓋新能源發電工程技術、汽車服務工程技術、網絡工程技術等6個本科專業﹔8月,以“城市更新,更新生活”為主題的中國—東盟建筑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論壇暨特色合作案例成果展在貴陽舉辦,中國—東盟建筑職業教育產教融合共同體正式成立﹔9月,中國與印尼的校企通過組建中印尼教師和企業工程師聯合工作坊,共同編制專業標准、課程標准,共建教材與在線教學資源,實現兩國職業教育專業課程體系對接、學分互認﹔12月,2024中國(廣西)—東盟職業教育發展交流會在南寧舉行,中外人士共同探討職業教育國際合作與交流新模式……

柬埔寨國家技術培訓學院院長約克·索提表示,開展國家間的職業教育交流,有助於提高職業教育質量,學生們可以接觸不同的教育體系和教學風格,獲取新的知識和技能,拓展全球化視野。

中國—東盟中心秘書長史忠俊指出,職業教育是中國—東盟教育合作的重要內容,對促進就業創業、助力經濟社會發展、增進人民福祉具有重要意義。中國和東盟各國都非常重視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加大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力度,雙方合作前景廣闊。

(本報曼谷2月11日電)

《 人民日報 》( 2025年02月12日 15 版)

(責編:李依環、李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