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合鴻溝,特殊教育數字化轉型在路上
在前不久的第33個“國際殘疾人日”,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台特殊教育版塊上線。“特教政策”“特教師資”“特教經驗”“特教教材”“融合教育”“特教活動”“教學資源”7個欄目亮相,匯集了1000余條特殊教育、融合教育數字資源。
教育部相關負責人表示,特殊教育版塊的建設與上線是推進國家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的重要舉措,是完善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台資源體系建設的重要一環,將助力殘疾學生彌合數字鴻溝。
如何彌合數字鴻溝?特殊教育數字化轉型意義為何重大?科技日報記者就此採訪了相關專家。
彌補教育資源相對不足的短板
“相比健全人,殘疾學習者在獲取和使用信息通信技術方面更易遇到障礙。課程內容僵化、缺乏輔助技術的支持、學習材料不適宜殘疾學生使用、教學方式無法滿足殘疾學生多樣化學習需求等,均可能成為特殊教育高質量發展的絆腳石。”陝西師范大學教育學院特殊教育系教授郭文斌告訴記者。
郭文斌進一步解釋,當前,大數據、5G、人工智能、雲計算、區塊鏈等數字技術迭代更新,加速了教育數字化與產業數字化發展進程。在此背景下,個人、群體、地區和國家之間在獲取技術和信息方面的差異逐漸增大,數字化教學設備和教育資源配置不均造成的信息鴻溝正阻礙著教育公平。
不過,數字化在造成鴻溝的同時,也蘊含著解決這一問題的潛力。當下的特殊教育數字化轉型進程,目的正是化解原有的困局。
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戰略研究基地(北京)副主任童莉莉提及,相比普通教育,特殊教育擁有的資源少,師資、教材、課程等均比較缺乏。而數字化可以在促進特殊教育發展方面提供助力。
“借助數字化,一份優質教學資源可以被復制為很多份,並得到快速傳播和推廣。這是數字化轉型推動特殊教育發展,促進教育公平的路徑之一。”童莉莉說。
郭文斌分析,由於身體功能限制,殘疾學生的學習方式及需求存在顯著個體差異,過去傳統教學方法下,學生隻能採用單一學習方式,殘疾學生的需求難以被滿足,導致很多人學習積極性不高,課堂參與度也比較低。
但是,數字技術可以根據學習者的學習風格、興趣和能力提供定制化的學習體驗,從而較好地滿足不同程度、不同類型殘疾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需求。
此外,數字技術本身就是殘疾學生參與現代社會生活需要掌握的重要技能,是他們終身學習的重要保障,也和他們的未來工作息息相關。因此,在特殊教育中加入數字技術內容很有必要。
“數字素養關乎人在學習生存當中的主體性,因此對於殘疾人等弱勢群體,我們要尤其重視數字素養的提升。”郭文斌呼吁。
建設公共平台助力數字化轉型
常德市特殊教育學校(以下簡稱“常德特校”)校長龍明忠認為,特殊教育尤其需要因材施教。而這種因材施教,需要數字化技術的輔助。
例如,在常德特校,學生的分班依據不是年齡,而是對學生進行測評的結果,這種測評即通過信息技術來實現。能力和需求比較接近的學生會被分入同一個班級。
“使用信息技術后,學生們在課堂上的專注力明顯提高了。所以,我要求老師們每門課程都要融入信息技術。”龍明忠說。
數字化轉型體現在特殊教育的方方面面。
長沙市特殊教育學校黨委書記聶兵介紹,該校將智慧校園建設納入學校五年發展規劃,著力打造機器人教室、人工智能課堂助教系統實驗室等數字化平台,並開設包括機器人編程在內的五大創客優能課程,構建智能化、情景式的數字課堂,力求實現校園管理智能化、學生成長數據可視化、評估系統動態化以及日常教學數字化。
“數字技術變革為創設特殊教育無障礙學習環境提供了便利條件,也提供了開放共享的數字資源。同時,數字技術更能滿足教育主體的個性化需求,這些都是數字技術的能力和優勢。”郭文斌建議,可以在現有平台和資源的基礎上,建設國家特殊教育智慧公共服務平台。這個平台不僅提供教學資源,還應提供針對我國特殊教育教師及家長的數字工具箱,以及包容性教育指導手冊。
同時,國家特殊教育智慧公共服務平台應拓展線上交流板塊,可以幫助特殊教育教師與專家溝通,解答教師在教育教學中遇到的技術問題,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
目前,我國特殊教育的數字化轉型依然存在各地發展程度不一、信息不透明、評價標准不統一等狀況。對此,郭文斌建議,應結合我國各地特殊教育學校整體發展現狀,制定數字轉型時代的特殊教育評估監測方案,以指導地方和特殊教育學校教育教學實踐的數字化轉型策略。“我們可以把國家平台資源及高校的智力資源調動起來,針對特殊教育全環節的數字應用情況實施定期評估與指導。此外,應當注意到數字化是手段而非目的,我們需要關注受教育者的主體性,不能本末倒置。”郭文斌說。(記者 孫明源)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