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和運用系統觀念 深刻理解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習近平總書記在新時代第二次全國教育大會上的重要講話思想深邃、內涵豐富,為建設教育強國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深入貫徹落實講話精神,其必要前提是深刻學習領會。這就需要我們堅持和運用系統觀念,全面理解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深刻內涵,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屬性、人民屬性、戰略屬性,為建成教育強國貢獻力量。
馬克思主義系統論:科學認識新時代教育改革的思想方法
系統論具有悠久的歷史淵源和深厚的哲學基礎。以亞裡士多德為代表的古希臘哲學家開始系統性思考世界本原問題,其“整體在屬性和功用上不同於部分”的思想被現代系統論演繹為“整體大於各部分之和”的著名命題。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體系中同樣包含著豐富的系統論思想。馬克思說,社會“就是一切關系在其中同時存在而又互相依存的社會有機體”。恩格斯指出,“辯証法以近乎系統的形式描繪出一幅自然界聯系的清晰圖畫。”20世紀80年代,錢學森將西方控制論、信息論和系統論“三論”概括為“系統論”,並創造性運用於教育研究工作中。目前,系統論作為一般科學方法論,成為現代哲學方法論的重要補充,普遍運用於包括教育強國建設在內的國家建設和社會發展各領域。
堅持和運用系統觀念,既是對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歷程及其歷史經驗的總結、繼承和發展,也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改革發展的理論與實踐需要。黨的十八大以來,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基礎性思想和工作方法,系統論思維在我國社會改革實踐中得到了創新性發展,逐步成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重要內容。
堅持和運用系統觀念,就是要發展地而不是靜止地、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整體地而不是零散地、普遍聯系地而不是孤立地觀察事物和研究問題。教育強國建設必須堅持和運用系統觀念,其深層寓意在於:教育系統是社會巨系統的子系統,教育強國建設是強國建設復雜系統工程的子系統,隻有堅持和運用系統方法論,把與教育強國戰略相關的基礎要素、支撐力量、重大關系都看作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組成的有機整體,才能妥善處理好各種重大關系,更好地為黨育人、為國育才。
新時代大教育觀:教育是動態發展、龐大復雜的系統工程
新時代第二次全國教育大會擘畫了加快推進新時代教育改革的新藍圖。要如期實現建成教育強國的戰略目標,要求我們堅持和運用系統觀念,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政治高度,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形成立足於教育本體功能和根本任務、超越傳統小教育和現代大教育范疇的新時代大教育觀。
從教育發展史考察,過去的教育主要是指成年人向兒童青少年傳遞生產生活經驗、傳授科技文化知識,引導其培養道德情操、樹立正確價值觀等的社會活動。隨著社會生產力發展,分工日益精細,才在一般的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基礎之上,發展出了由專門機構從事專業教育活動的學校教育。一般來說,我們把施教對象局限於兒童青少年的教育稱為狹義的教育或傳統小教育。隨著生產發展和科技進步,人類追求全面發展,教育概念逐步擴展為廣義教育或現代大教育。這種教育體系以學校為主體,包括了多種形式、多個層次的各類教育形態,並於20世紀中后期發展為與其他社會子系統多維聯結的、龐大復雜的、“活到老、學到老”的終身教育體系。
伴隨著終身教育體系逐漸形成的全新教育觀念集合或系列看法,可稱為現代大教育觀。它突破了就教育論教育的傳統小教育觀,將教育看成社會巨系統中的一個子系統,包括宏觀教育、微觀教育等所有的教育理論和現象。有學者認為,現代大教育觀的提出既是現實的大教育事實的客觀要求,又有唯物辯証法和一般科學方法論作理論基礎,是教育科學發展到20世紀的必然結果。
教育概念及其基本功能會隨著社會的發展與變革而不斷變遷。黨的十八大以來,有關教育本體功能和根本任務的認識隨著馬克思主義理論與中國改革實踐的緊密結合不斷得以發展完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首次以教育政策文件的形式明確提出了“教育強國”概念。黨的十九大報告第一次正式把“教育強國”作為國家戰略目標,強調建設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從科學理論和政策實踐結合的角度,把教育強國建設與中華民族復興偉業緊密相連。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強調了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的整體要求,既保持黨領導教育工作大政方針的連續性,又根據新形勢新要求不斷開創新局面,體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理論創新。2024年召開的全國教育大會明確指出,建成教育強國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夢寐以求的美好願望,是實現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先導任務、堅實基礎、戰略支撐,必須朝著既定目標扎實邁進。
這些都表明,教育系統及其人才培養必須全面服務於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各項事業,促進人民全面發展,充分體現黨的十八大以來逐漸形成的新時代大教育觀。它從全面的、發展的角度,從哲學、社會、經濟、教育等多學科角度,綜合考察教育本體功能和基本規律,既平衡了教育與人的全面發展,又兼顧了教育與社會的現代化進程等系統性關系﹔它傳承了傳統小教育重視學校教育的理念,同時凸顯了現代大教育強調終身教育的特點,把教育看成一種動態發展的、龐大復雜的系統工程。
堅持和運用系統觀念:理解立德樹人功能任務的重要視角
教育功能包括個體功能與社會功能。一方面,教育個體功能主要是指發生在教育內部的、促進個體成長的活動,體現了教育本質和教育目的,因而也被稱為教育本體功能﹔另一方面,教育本體功能又會派生包括社會功能在內的其他功能,因而在教育整體系統中處於基礎性地位。
教育本體功能必定隨時代與社會進步發生變遷。今天的教育本體功能不僅僅是個體發展功能,還包括部分社會功能,它既不偏居於個體本位,也不能完全指向社會本位。這使得教育本體功能既關乎個體成長,也不能脫離社會需求,其根本出發點和歸宿應是促進人的發展和生活的完善。因此,承認教育本體功能促進個體發展的同時,要辯証地看待其與國家、社會發展的密切關系,唯其如此,才能認清新時代建設教育強國過程中教育本體功能的理論意義和時代價值。
立德樹人作為教育本體功能,是我國教育方針的精髓要義,是教育現代化的根本任務,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的核心所在。建設教育強國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緊緊圍繞立德樹人這個根本任務。
立德樹人是立德與樹人辯証統一的有機體,彼此互為前提與目的,它包含了“立什麼德”與“樹什麼人”等核心問題。所謂“立什麼德”,本質是要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實施新時代立德樹人工程,核心是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即教育引導青少年學生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信心,筑牢馬克思主義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仰之基。所謂“樹什麼人”,目標是實現“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培養“立報國強國大志向、做挺膺擔當奮斗者”的青年人才。至於如何立德樹人,則需要把教育與生產勞動、社會實踐緊密結合起來,通過德智體美勞“五育”並舉培養全面發展的人。
新時代大教育觀賦予了教育與個體、教育與社會之間關系一種全新的理解,要求我們“跳出教育看教育”,把教育從小領域切換到大系統、從小教育觀上升為大教育觀,把實踐教育學與理論教育學結合起來,從教育與個體的簡單互動關系上升到支撐國家戰略與滿足民生需求的復雜均衡關系層面上來。
(作者:張學文,系新華文摘雜志社編審)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