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科技創新要敢讓年輕人“挑大梁”

2024年11月29日08:29 | 來源:科技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科技創新要敢讓年輕人“挑大梁”

日前,2024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全體大會在溫州舉行,峰會的年度議題是“青年創新塑造新質生產力”。也許有人會問,年輕人真能擔起塑造新質生產力的大任嗎?答案是“能”,而且正當其時。

在科技領域,年輕人“挑大梁”、成大事的典范數不勝數。1958年,年僅34歲的鄧稼先成為我國原子彈理論研究負責人。1961年,35歲的於敏受命攻關氫彈理論。“人民科學家”王小謨在擔任國產第一部三坐標雷達總設計師時隻有34歲。我國爆炸力學的奠基人和開拓者之一鄭哲敏,在開始攻關爆炸成型技術時,也僅有36歲。現在,“嫦娥”“神舟”“北斗”等航天團隊,平均年齡都隻有30多歲。

不僅是我國,其他國家也有很多類似的案例。2024年諾貝爾化學獎的三位得主就是典型代表:1998年,大衛·貝克推出“羅塞塔”蛋白質結構預測軟件時年僅36歲﹔2010年,戴米斯·哈薩比斯創立“深度思維”公司時隻有34歲﹔2020年,約翰·江珀領銜研制出“阿爾法折疊2”蛋白質結構預測模型時也隻有35歲。

科技創新特別是原始創新,是一項需要付出艱辛努力的創造性勞動。年輕人由於精力充沛、思維活躍,往往能夠應對“急難險重”任務的挑戰,也更容易取得“靈光一現”的突破。而且,年輕人更樂於擁抱和接受前沿科技理念、科研方法,在關鍵技術攻關中具有自己的特點和優勢。比如,在當今智能化時代成長的青年科研工作者,更熱衷於使用人工智能解決傳統技術難題。

讓年輕科研人員“挑大梁”,也是科技事業后繼有人的需要。在科研團隊中,我們既要有能夠擔當“定海神針”的老專家,也要有勇於“沖鋒陷陣”的年輕人。老專家反映了今天的厚度,年輕人則決定著未來的高度。隻有讓一茬茬年輕人在科研一線經風雨、受磨礪,才能為國家科技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后備軍”。

讓年輕人在科技創新中“挑大梁”,要遵循人才成長規律和科研規律,在技術攻關中敢於給他們壓擔子,並對他們可能遭遇的失敗給予一定的寬容度。要優化創新生態,倡導唯才是舉,把優秀年輕科技人才及時發現出來、盡快使用起來。老專家擁有年輕人所不具備的經驗優勢,要甘當鋪路石和領路人,熱忱幫助、引領年輕科研人員成長進步。

當然,我們倡導讓年輕人“挑大梁”,並不是盲目“唯年輕是舉”,而是要破除論資排輩,不拘一格降人才,讓有能力解決關鍵問題的年輕人在關鍵崗位發揮關鍵作用。

我們堅信,在建設科技強國的新征程上,將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成為科技創新的“弄潮兒”,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貢獻青春力量。(胡定坤)

(責編:李昉、李依環)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