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他把學生看成自己的孩子

——記我的導師、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

王佳寶
2024年09月10日08:38 | 來源:科技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他把學生看成自己的孩子

張伯禮(左)與學生王佳寶。 王佳寶供圖 

張伯禮(左)與學生王佳寶。 王佳寶供圖 

  師者不僅是知識的傳授者,更是精神的傳承者。我很幸運,在求學期間能遇到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成為他的學生。在大眾眼中,他是濟世國醫,仁心仁術、德術並彰﹔在學生眼中,他是親切的“張老師”,因材施教、潤物無聲。

  讀本科時,我曾讀到過張老師抗擊SARS的報道,后從不同途徑,了解到他致力於推動中醫藥現代化,為人民群眾健康服務,所以決心報考他的博士生。

  考取后,我曾擔心:張老師太忙,很難抽出時間教我。不過,后來我發現,盡管張老師每天日程排得很滿,但指導學生始終是日程表上最重要的內容之一。他會悉心指導每位學生,針對不同學生量身定制教學方案。

  讀博期間,新冠疫情突如其來,正常的學習、科研工作一度被打亂。那時,張老師細致地關心我們每個人的課題進展,並鼓勵我們圍繞中醫藥如何在疫情防控中發揮作用,尋找新課題。檢索文獻后,我決定瞄准“三方三藥”之一的宣肺敗毒方的藥理作用,研究其如何治療新冠。

  在張老師指導下,我成功揭示了宣肺敗毒方通過抑制中性粒細胞遷移,緩解急性肺損傷的作用機理。這是我讀博期間一項重要的研究成果。

  張老師常用自己選擇研究方向的故事激勵學生。20世紀70年代,中醫藥專業多數研究生都選擇研究古代典籍,而張老師通過細心觀察和臨床實踐,對舌診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經過反復思考,他向導師提出了研究舌診客觀化的想法,並得到了支持。隨后,張老師致力於研究中醫診斷學,開創了舌象色度學和紅外熱像學等研究方向,為中醫四診現代化奠定了基礎。

  張老師認為,育人的根本在於立德,教育的根本在於塑造學生的價值觀。

  針對一些大學生不求上進、懶散等問題,張老師於2009年成立了“勇博勵志班”。這個班每年從新生中招收學員,通過學生自我組織、自我約束、自我激勵等管理模式,促進他們成長成才。

  張老師說:“教育是神聖的職業,愛是它的真諦。愛就要包容,愛就要尊重,愛就要保護。尊重學生至關重要,我們要把學生看成朋友,看成自己的孩子,保護他們的自尊心,鼓勵他們進步。”

  為進一步激勵、資助家庭貧困的優秀學生,張老師先后捐出他所獲得的吳階平醫學獎、何梁何利獎等獎項的獎金,設立“勇搏”基金。

  作為張老師的學生,我也感受著他無微不至的關懷。臨近2022年春節,受新冠疫情影響,包括我在內的部分學生未能及時回家。張老師得知后,自己出錢,讓一位師姐購買了一些日用品,代表老師看望大家。

  生活中,張老師對我關懷備至,但在科研中,他對我們要求很嚴。我的論文、報告等都經過數次檢查才提交,但返回來時,依然能看到張老師在上面留下的密密麻麻的修改痕跡。他還常會查看我們的實驗數據,要求我們詳細記錄並做好備份,絕不允許出現數據造假。

  張老師說,當今中醫藥發展面臨千載難逢的機遇,也面臨史無前例的挑戰,讓中醫藥更好地為人民健康保駕護航,是年輕中醫藥人義不容辭的責任。在他的指引下,我們一定不忘初心,做一名合格的科研人。

  (作者系天津中醫藥大學助理研究員、中醫內科學博士)

(責編:郝孟佳、李依環)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