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壁壘,促進高校專業調整升級
日前,我國不少高校公布了本科生轉專業“新政”,力圖暢通專業間流動機制。與過去轉專業選擇范圍有限、轉出條件嚴格、轉出名額管控相比,如今轉專業總體遵循“轉出不設限、轉入有條件”的原則,為學生提供至少2次、至多7次的轉專業機會。
一方面,多數高校明確取消學習成績、學分排名、挂科門數、綜合表現等學術和非學術要求,允許學生憑個人意願,在大一至大三學年期間,於學院內部、學科大類內乃至全校范圍自由申請轉專業,且不再限制轉出比例,真正實現轉出“零門檻”。同時,鼓勵各院系在滿足教學質量的前提下盡可能多地開放接收名額。盡管具體操作和放開程度不同,但學生普遍擁有多次重新選擇專業機會已成事實。
另一方面,轉出大門敞開,並不意味著轉入沒有門檻。囿於辦學資源的有限性,供小於求的專業必然會進行選拔,從提交轉入申請的學生中擇優錄取。根據已公布的政策看,有些高校設立統一的轉入選拔考試,有些高校則完全交由學院或專業自行考核。不同學校在轉入后的學分認定、學制安排等方面要求不盡相同。
有利於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
專業轉出不設限,將“以生為本”和“人盡其才”的現代化辦學理念落到了實處,意味著學生選擇權和受教育權的擴大,意味著對全體學生自主發展和個性化發展的尊重。
許多學生在填報高考志願時,要麼對大學專業認知不清,尚不明確自己喜歡或適合什麼專業,要麼由於外部壓力或機會博弈放棄心儀專業。進入大學后,經過一段時間的探索,學生對學校、專業以及個人的志趣專長都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不少學生會期望調整專業方向。
如今,高校拆除轉出門檻、拓寬轉入通道,轉專業成功率也大為提升,有助於學生彌補當初志願填報的缺憾或失誤。而且,高校打破學科和專業轉換壁壘,把專業選擇權交給全體學生而非只是尖子生,兼顧了不同學生的個性化發展訴求。允許專業自由轉出的人性化政策,不僅鼓勵學生找到與個人能力、志趣適配的專業,更有利於激發學生自我進步的內驅力和潛力,引導其在擅長的領域扎根生長,從而實現高水平個人發展。
有利於高校專業調整升級
轉專業不設限政策對高校的專業建設和教育改革具有推動作用,伴隨之而來的專業調整和生源競爭有望產生鲇魚效應,帶動各院系共同為提高人才培養質量而努力。
其一,更加開放、靈活的轉專業政策,客觀上會倒逼學科專業布點動態調整、不斷升級。一個專業的學生淨流出率如果持續居高,很大可能是辦學存在問題,需要及時干預。高校可借機追蹤學生的轉專業選擇和需求,據此對現有專業設置進行盤點並及時優化,避免供需失衡。
其二,學生“用腳投票”的專業選擇機制,客觀上會給各專業帶來辦學壓力,使其思考如何留住或吸引學生,從而無形中促進專業建設。高校可以專業調整為抓手,充分調動院系提升辦學成效、增強辦學吸引力的積極性主動性。轉專業新政實際上給院系帶來更大的辦學自主權,院系應借此機會對自身的人才培養體系、方案和實踐進行審思和優化。
多措並舉平衡專業間熱度
轉專業“新政”確實可能導致專業冷熱界限更加分明,但並不意味著冷門專業會“更冷”甚至消失。從已有實踐來看,一些大學放開轉專業限制后,並未出現預想中“冷門專業無人問津、熱門專業擠破腦袋”的情況,且不乏學生從所謂的熱門專業轉入傳統認知的冷門專業的情況。況且,哪些專業屬於熱門、哪些專業屬於冷門,本身並無定論,且處於動態變化中。
為了避免專業間熱度嚴重失衡,高校應多措並舉,既做好專業布局和發展的頂層設計,致力於使每個專業都能培養出高質量人才,又引導學生理性選擇,避免盲目跟風。
高校作為具備主觀能動性的辦學主體,專業設置與調整固然要參考學生的專業流向,但不應一味迎合學生的選擇。國家、社會和行業對專業人才的需求是多樣的。高校須基於自身的辦學使命、定位,結合國家發展戰略、社會和行業發展趨勢,統籌謀劃學科專業設置,避免某些專業人才過度飽和或短缺。對於小眾專業,應確保專業人才的穩定供給。同時,高校應該促進專業間平衡發展,縮小不同專業辦學水平的差距,設法提高冷門專業的辦學實力和吸引力,並促進多學科交叉融合,通過提供跨學科課程和項目以及輔修、雙學位等通道,鼓勵學生在多個感興趣的專業領域習得知識和技能。
除了在供給側發力,高校還應加強學生的生涯規劃教育指導,幫助學生深化對不同專業和個人適應性的認知,學會理性決策。推行轉專業“零門檻”的初衷,在於引導學生學其所愛、學其所長,是否轉專業需要綜合考慮成本與收益,尤其是在大二、大三階段。轉專業往往面臨課程補修甚至降級,需要付出更多時間成本。現實中就有轉至新專業后無法融入,最后不得不轉回來的例子。因此,學生應該結合自身志趣慎重考慮,不管轉專業是否成功,利用好所在平台提升自己才最重要。
(作者:萬圓,系華東政法大學教育法研究院副教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