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科學課程不是“副科”

2024年07月09日08:32 | 來源:光明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科學課程不是“副科”

實現拔尖創新人才自主培養,是我國進入新時代的一項重大戰略任務。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為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等頒獎並發表重要講話時指出,要深化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完善科教協同育人機制,加快培養造就一支規模宏大、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創新型人才隊伍。實現這一目標,離不開科學教育。結合當前科學教育發展狀況來看,我們必須更新觀念、走出誤區,科學理解科學教育的意義、內涵、實施路徑,在教育“雙減”中做好科學教育加法。

充分認識科學教育的基礎性作用

科技是國之利器,國家賴之以強,企業賴之以贏,人民生活賴之以好。與之相應,科學教育是建設教育強國、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要基礎,是一體化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抓手。

做好科學教育加法,首先應高度重視科學教育本身的戰略性功能和基礎性地位。然而,從現實情況看,中小學及相關各界對科學教育重要性認識不足的情況仍普遍存在。例如,實施科學教育,需要配備既懂科學又懂教育、水平過硬、責任心強的科學教師,以保証科學教育落實見效。但當前我國中小學科學教師大多以兼任教師為主,無論是專業能力還是精力投入上均處於較低層次,無法保証科學教育的高質量開展。

科學教育不是教育裡的“備選項”,科學課程不是課程中的“副科”,不能輕忽對待。學校、師生、家長均應認識到:科學教育關乎學生能否得到全面發展、科技能否實現自立自強、人才大國能否最終邁向人才強國,需要高度重視、科學部署、切實推進。

形成科學思維、夯實科學素養

當前,我國科學教育已蓬勃開展起來,但實施中存在比較突出的應試教育傾向,學生的高階思維能力尚未得到足夠重視和有效訓練,導致學生學了很多學科知識,卻並不清楚“何為科學、科學何用、如何運用”。

具備基本的科學素養,是當今時代發展對全社會提出的現實要求。科學素養主要是指學生在學習、理解、運用科學知識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價值標准、思維方式和行為表現,特別強調的是科學態度、科學思維、科學探究等高階思維及相關能力。批判質疑態度是科學高階思維的顯著標志,培養青少年的問題意識和批判精神,引導他們獨立思考,多角度分析評估各種可能並最終做出科學決策是科學教育中高階思維訓練的一大重點。培養學生養成尊重事實、嚴謹求真、理性客觀的科學思維也是科學教育的應有之義和內在要求。科學探究能力是科學素養的一大核心品質,要讓學生通過科學教育理解科學並提高科學探究能力,激發其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鼓勵他們像科學家一樣思考問題,培育具備科學家潛質的青少年。

隻有深刻理解科學教育的本質,才能在其實施過程中突破長久以來形成的應試教育觀念。因此,科學教育的教學目標要強調促進學生以科學素養為核心的高階思維能力的提升﹔教育過程要關注在生活情境中的真實體驗,鼓勵學生培養發散性思維,理解科學原理的呈現,激發科學探究興趣,培養科學精神,從而產生思想、建構主張﹔教學范式要注重科學思維在各學科中的有機融入,並在教學過程中結合開放式討論、探究式引導等策略方法實現思維培養的具體化和實效性。

面向全體、多方協同,培厚科學發展土壤

從根本上講,科學教育既擔當著培養科技創新人才的“專項任務”,又擔負著提升全民科學素養的基礎性重任。尤其在當今時代,科技發展與人們的日常生活聯系日益緊密,科學素養已不再是科學研究者、科技工作者的“專屬能力”,而是一種人人都應具備的基本素養。因此,科學教育應更加凸顯面向全民的普及性質,在提高全民科學素養的基礎上發現人才、培養人才,為科技創新集聚大規模的高素質后備力量。隻有讓科學教育真正面向全體、惠澤全民,才能讓創新在全社會蔚然成風,不斷培厚有利於科學發展的現實土壤。

同時,科學教育必須理性、穩健地扎實推進,要不得半點浮夸和功利。如果只是用“出成績”“展成果”“拿獎項”等傳統指標作為衡量標准,科學教育就會徘徊在“精英教育”“應試教育”的漩渦中,難以真正產生效果。隻有在不斷試錯中引導學生思考問題、調整方向、繼續探索,才能取得進步、邁向未來,讓學生真正領略科學的奧妙與魅力。

科學教育不僅僅是“校園裡的教育”,更不只是“課堂上的教育”。作為國家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科學教育是一個由多主體多要素構成的有機整體。除了學校,科學教育還涉及家庭、政府、企業、科研機構、各類場館等主體類型以及不同教育環節所包含的各個要素。因此,為助力科學教育做好加法,必須加強系統觀念,重視統籌協調,完善關於科學教育的頂層設計和配套保障,避免隻有學校甚至隻有任課教師、科學課程單打獨斗、孤軍奮戰的局面。要打破傳統主體、要素間的邊界,強調不同主體、要素為共同目標協同配合,整合功能發揮各方優勢,從而達成整體協同效應、提高創新能力。要秉持系統觀念,統籌兼顧、系統謀劃、綜合施策,以確保各個主體有效協同、各個環節高效運行。既要加強大中小學縱向一體化布局,體現科學教育貫穿教育鏈全學段的理念,又要構建多元主體橫向協同育人格局,充分調動校內外力量多方參與﹔同時,實現教師、課程、資源、評價等各教學要素之間的緊密聯系、聯動部署、全面升級,構建協同育人的“大科學教育”新格局。

(作者:賀學琴,系中國人民公安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

(責編:李昉、李依環)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