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嵌入信息技術 打破高校家校共育時空阻隔

2024年06月25日08:23 | 來源:光明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嵌入信息技術 打破高校家校共育時空阻隔

   在高等教育領域,家校共育囿於雙方溝通不暢、信息獲取不全及合作意願不強等主客觀因素影響,其教育實踐活動常效果不夠理想。但需要明確的是,家長作為學生第一任教師,是其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過程中的長期參與者和主要影響者。而在大學這一人生關鍵階段,家長的有效參與,對於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至關重要。正如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提出的,“隻有學校而沒有家庭,或隻有家庭而沒有學校,都不能單獨承擔起塑造人的細致、復雜的任務。”隨著網絡大數據、人工智能、雲計算等信息技術的逐漸成熟與應用普及,高校應探索將其嵌入家校共育實踐之中,打破家校合作的時空阻隔,實現教育信息的科學預測、及時反饋,構建基於新技術支持的家校共育新模式。

  數字化平台打破家校共育時空阻隔

   大學生群體地域分布較復雜,傳統家校共育實踐的組織和開展會受到時空限制。引入數字化平台,不僅能夠提升信息的傳遞效率,還能增加家長與教師互動頻率,使破解家校共育時空阻隔成為可能,進而實現全面、及時的學生關愛與培養。

   數字化平台作為信息交流主陣地,應確保其普遍適用性及可操作性,用戶界面設計應簡潔、直觀,使家長和教師能夠輕鬆操作,並通過模塊化設計,為家長和教師個性需求提供定制化功能,以提升平台的使用體驗感和滿意度。同時,數字化平台作為信息獲取集散地,需設有信息共享功能,如信息公告欄、實時聊天工具和視頻會議功能等。家長可通過平台及時獲取學校各類通知和學生在校表現,還能與教師進行實時溝通交流,了解學生學習進展和存在問題,更好地參與學生學習全過程。此外,為確保數字化平台落地實施與推廣,作為家校共育組織者,學校需為家長和教師提供必要的技術支持與實踐培訓,確保其熟練使用平台各項功能,並建立有效反饋機制,不斷改進平台功能、提升用戶體驗,進而實現信息跨時空高效傳遞與互動,為學生全面發展提供教育合力。

  大數據技術優化家校共育方式

   通過大數據技術,可對大學生日常學習生活中形成的海量數據信息進行收集、篩選、處理與分析,進而形成對學生的全景式認知,為家校共育制定科學化、個性化教育方案,以避免傳統家校共育過程中出現的“大水漫灌”現象。

   借助大數據技術,高校可實時收集學生在校期間的學習數據、行為數據和心理數據,包括但不限於課堂出勤率、作業完成情況、考試成績、課堂參與度、心理測評結果等。利用大數據分析技術,對收集的數據進行多維度分析,進而深度挖掘學生學習模式、行為習慣和心理狀態,此舉可發現學生的優勢和短板,預測其未來學習表現和發展潛力。同時,基於數據分析結果,可生成詳細的學生綜合評價報告,為家長和教師提供全面、精准的數據參考。以大數據技術為依托建立學生成長檔案系統,記錄學生學習和成長數據,供家長和教師隨時查閱學生成長軌跡和發展情況,並利用關聯性數據思維,為學生提供個性化教育方案。

   借助大數據技術,高校可探索建立“教育數據庫”,識別家長和教師在家校共育實踐中的問題和不足,並通過家長學校、線上課程和教育講座等多種形式,為其提供針對性的教育指導與培訓。此外,高校還可探索成立校級、院級、班級聯動的家校共育委員會,圍繞人格培養、習慣養成、親子溝通等內容,對年級教育困惑、班級具體問題進行多維度大數據分析,並依據客觀數據討論和制定家校共育工作計劃和措施。高校還可收集優秀家長與教師經驗,以及家校共育成功案例,對家校共育模式進行基於數據分析的規律性認識,並予以宣傳推廣,激勵和帶動更多家長參與家校共育。

  數字技術創新家校共育內容

   大學生學業知識的學習難度、心理情感的復雜程度、職業規劃的現實需要等,客觀上導致高校家校共育內容遠比基礎教育階段繁雜,甚至可能出現家長和教師付出很多,實際上卻收效甚微的問題。而數字技術的運用可以為教育管理和教學提供智能化支持,以幫助家校共育內容更加精准、更加科學。

   通過機器學習,計算機可以在監督學習、無監督學習、強化學習三種模式下,從家校共育大量數據中認識並掌握規律,進而建立智能化教育管理系統,實現學生信息自動化管理和分析,提升管理效率。高校還可嘗試開發虛擬導師系統,為家長與教師提供在線輔導,解決教育過程中產生的疑難問題。

   同時,自然語言處理中的情感分析系統,通過對文本中的情感進行分析與判斷,可以自動識別其情感傾向,從而幫助家長與教師了解學生的情感反饋和需求。特別是在校園App、社交平台、自媒體平台等領域,利用自然語言處理可對學生情感狀況進行智能評估與監控,及時發現並預警潛在問題,即時向家長和教師反饋,以助力情感干預更加精准化、更有時效性。

   此外,知識圖譜作為一種大規模的語義網絡,能對海量數據進行存儲與檢索,並基於學生興趣和優長,智能推薦相應的學習資源和職業規劃建議。在專業學習上,家長和教師可根據學生學習軌跡,掌握其學習動向,並根據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定制專屬學習內容,形成家校共育的專業知識與技能學習合力。在職業規劃上,對於有特定職業意向的學生,知識圖譜還可以推薦相關課程,對學生進行有效指導。

   (作者:林晶 許哲寧,分別系東北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部教授、博士研究生)

(責編:李昉、郝孟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