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南開大學:在弘揚踐行教育家精神中彰顯使命擔當

南開大學黨委書記 楊慶山 南開大學校長 陳雨露
2024年06月12日08:58 | 來源:人民網-教育頻道
小字號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教師隊伍建設,多次發表重要論述。在第三十九個教師節到來之際,習近平總書記致信全國優秀教師代表,號召全國廣大教師以教育家為榜樣,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

習近平總書記在南開大學考察時強調,專家型教師隊伍是大學的核心競爭力。學校將以實際行動弘揚踐行教育家精神,以愛國主義鑄魂育人,始終將建設高素質專家型教師隊伍作為基礎性工作,涵養南開“大先生”、“四有”好老師,譜寫“素質提升 德業雙馨”新篇章。

將愛國主義作為教育家精神在南開的核心表達。習近平總書記將“心有大我、至誠報國的理想信念”放在了教育家精神內涵的首位,賦予了人民教師崇高使命。南開大學把愛國主義是南開的魂作為教育家精神在南開的核心表達。

百年南開校史,就是一部南開教師愛國奮斗的歷史。從嚴修、張伯苓創校先賢“知中國,服務中國”的教育初心,到西南聯大時期南開“先生”教育救國的生動實踐,再到新中國成立以來,楊石先、陳省身、葉嘉瑩、周其林等學術大師以學報國的奮斗歷程,南開教師始終與國家和民族命運緊密相連,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己任。

當前,學校更是把愛國、報國、救國、興國、強國作為南開教師代代相傳的“傳家寶”,把重溫“愛國三問”作為每名南開教師的“必修課”,不斷面向廣大教師,通過理論學習、國情研修、基層實踐等多種方式,厚植教師家國情懷,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凝聚力量。

通過涵養“大先生”推動教育家精神在南開落地生根。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把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作為建設教育強國最重要的基礎工作來抓”。南開大學深刻領會專家型教師隊伍是大學的核心競爭力,一直把建設政治素質過硬、業務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質教師隊伍作為大學建設的基礎性工作,始終抓緊抓好。

南開“允公允能、日新月異”的校訓傳統與教育家精神高度契合。“為什麼要做教師?如何成為一名優秀教師?在南開如何做一名優秀教師?”這是每名南開新入職教師的“必答題”。南開大學把學習踐行教育家精神作為重要政治任務,融入學校工作要點、融入教師黨建思政日常、融入校園精神文明建設,堅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多措並舉不斷強化教師黨建和師德涵育。校黨委常委會、黨委中心組帶頭學習領悟教育家精神,制定實施教師黨建和思想政治質量提升60條措施,完善教師榮譽體系,大力選樹優秀教師典型,以一批南開“大先生”為學、為事、為人的風范引導廣大教師敬業修身。同時,嚴格落實師德師風第一標准,構建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學院(單位)具體落實、教職工自我約束的師德師風建設工作機制,引導廣大教師自覺規范職業行為,嚴守底線紅線,堅決懲處師德師風失范行為。

近年來,學校教師隊伍質量持續優化提升,涌現出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全國模范教師、全國三八紅旗手等一批優秀教師代表,他們教書育人的先進事跡,生動詮釋了教育家精神的價值追求和崇高品格。

把育人成效作為南開踐行教育家精神的“試金石”。教師是高校工作者的第一身份,不論教學科研還是管理服務,都要立足於育人、服務於育人,把培養好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作為師者最重要的職責使命,把育人成效作為重要的評價標准。

為此,南開大學牢牢抓住“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個教育的根本問題,始終堅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特別注重發揮教師的示范引領作用,當好學生成長成才的引路人,把思政教育與學科前沿融入教材、融入課堂、融入學生實踐,讓學生既學知識也學思想,不斷涵養青年學子愛國報國的“公心”與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

近年來,南開大學通過教育教學改革等系列措施,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出台“南開卓越公能人才培養體系3.0”,制定實施本科教改“南開40條”,研究生培養質量提升“南開30條”,開設“名師引領”系列通識課,院士名家走上講台與本科生面對面。

同時,南開大學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學校思政課建設作出的重要指示要求,不斷擦亮南開特色“大思政課”品牌,舉全校之力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以“金課”標准建設“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課,推動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同向同行。近年來,學校完善課堂教學、校園文化、社會實踐“三位一體”育人模式,做優同學、同研、同講、同行“師生四同”育人品牌,推動在全國各地鄉村基層布局建設中國式現代化鄉村工作站,引導廣大師生投身鄉村振興偉業,把科研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

南開大學將時刻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切囑托,不斷提升教師工作科學化水平,引導教師牢固樹立“躬耕教壇 強國有我”的志向抱負,彰顯愛國奮斗、求是創新、鑄魂育人的南開師者擔當,奮力答好“教育強國 南開何為”的時代命題,在弘揚踐行教育家精神中持續發力,久久為功,彰顯南開使命擔當。

(責編:李昉、熊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