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花式”校園運動讓孩子玩得好身體棒

2024年06月03日08:23 | 來源:光明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花式”校園運動讓孩子玩得好身體棒

戶外走廊上有吊環,牆上能攀岩,柔道館裡兩兩對抗,蕩槳池裡配合默契……一所小學變身“體育樂園”,改變了人們對於傳統校園的刻板印象。在這裡,學生每天在校時間約10小時,各種體育活動超過3小時。

在遼寧省沈陽市渾南區第九小學,學生可以參與攀岩、滑雪、獨輪車等約20項運動。教學樓前建了三個16米長的大滑梯,孩子們在裡面“縱享絲滑”﹔空地上1400個輪胎堆得像小山,是撕名牌、玩游戲,肆意翻滾的好去處。

“每項運動都經過精心挑選,攀岩可以鍛煉上肢力量,對脊柱側彎有很好的恢復功能﹔賽艇能培養競爭精神和團隊意識,而騎獨輪車則能協調身體、提高認知、調節情緒。”校長侯明飛補充,全校2500名學生中,90%以上都會騎獨輪車。

對體育的重視帶來了“健康財富”。該校肥胖率低於3%,近視率僅為13.88%,遠低於全國平均水平。

“大部分孩子在運動后,不僅考試成績沒有下降,反而表現更出色。”侯明飛說。2023年年底,侯明飛入選第四屆蔡崇信基金會以體樹人校長計劃,並獲得中國籃球協會主席姚明的點贊:“侯明飛校長打造了一所神奇的學校,讓孩子們在運動中玩樂,解鎖人生的無限可能。”

據國家疾控局監測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為51.9%。學生體質方面,有近五分之一的6至17歲青少年面臨超重和肥胖。國家衛生健康委疾控局組織的2019年全國學生常見病和健康影響因素監測與干預結果顯示,中小學生脊柱彎曲異常檢出率約為2.8%,初中、高中階段增長更快。

為促進青少年的全面發展,系列舉措陸續出台,包括在中考中提高體育權重﹔在義務教育階段實施“雙減”政策,進一步減輕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同時,各地各學校積極構建科學、健康的校園體育文化,調動學生主動參與鍛煉,希望通過“花式”運動項目讓孩子們享受樂趣、增強體質。

在北京市昌平區,全區中小學聚焦校園足球普及推廣,90%的學校都有足球隊,全年開展區級、校級比賽4700多場,更多學生走上“綠茵場”﹔在密雲區,集體跑步已成為中小學師生的必修課。

每天30分鐘時長的大課間裡,北京各中小學還創新開展特色體育活動,甚至推出舞獅、擊劍、竹竿舞等運動項目。

北京市教委副主任王攀介紹,除課間體育鍛煉外,北京市要求義務教育階段落實每天1節體育課,高中階段每周3至5節體育課,打造高質量體育課堂。同時,倡導家長幫助孩子制定並落實家庭體育鍛煉計劃,每天開展校外一小時體育鍛煉。

數據顯示,北京近三年學生體質健康狀況呈現持續改善的趨勢。2021年至2023年,中小學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測試優良率提升超過6%。2023年北京市中小學生近視率較2022年下降1%。

“武當武術,威震八方,氣吞山河,舉世無雙!”走進武當山腳下的楊家畈中心小學,一陣陣氣勢恢宏的吶喊聲從運動場上傳來,孩子們剛勁有力、行雲流水般的武術招式也映入眼帘。

在湖北武漢市,武術這一傳統體育項目正逐漸走進更多中小學校園。

從不到6歲起在童夢幼兒園第一次接觸洪門青龍拳,漢陽區鐘家村小學一年級的邵綺瑄已堅持學習洪門青龍拳一年有余。升至小學后,邵綺瑄依然每周末清晨早早起床,和隊友們一同鍛煉。

“身體素質更好了,上小學以來沒請過一次病假。”邵綺瑄的媽媽凌菲菲說,武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更能傳遞中國人的精氣神。她希望,學校能提供更多的體育活動來增強學生體質。

在楊家畈中心小學,每天早上有2000名學生共同“習武”。校長周雪瑩介紹,楊家畈中心小學是一所鄉村小學,僅留守兒童就佔了全校總人數的三分之一。“武術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讓更多的青少年學習武術有助於他們更好地學習、理解中國傳統文化並增強文化自信。”周雪瑩說。

目前,湖北十堰市教育局已把武當武術教學納入學校體育課程教學體系,列為體育必修課程。

北京體育職業學院教師、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健康體能講師張龍鳳說,豐富的特色體育活動、傳統的體育項目供給,可以撬動越來越多中小學生走上運動場、愛上體育鍛煉,有效幫助孩子們減少電子屏幕使用時間,助力他們身心健康成長。

(記者王瑩、喻珮、趙旭、張逸飛、劉藝淳、杜子璇)

(責編:李昉、李依環)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